稀土上演「一日游」,AI概念全線反彈


市場復盤

01 主要指數

上證指數今日收盤3205.57點,跌0.54%

深證成指今日收盤10968.37點,跌0.55%

創業板指今日收盤2192.19點,跌0.91%

02 行業表現

// 今日領漲:

綜合金融:0.92%

房地產:0.91%

汽車:0.61%

// 今日領跌:

有色金屬-1.65%

醫藥:-1.51%

鋼鐵:-1.29%

03 個股漲跌

// 上漲:2029股

// 下跌:2889股

04 成交情況

兩市成交額8197.23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479.31億元。

05 資金流向

北向資金賣出13.44億元。其中,滬股通賣出21.73億元,深股通買入8.29億元。

盤面解析

01 盤面回顧

今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小幅低開開盤後市場震蕩反彈,盤中一度集體翻紅,但不久後再度走弱集體轉綠,滬指回落至3200點附近;午後三大指數略顯分化,滬指於3200點附近低位震蕩,深成指、創指進一步走弱,創指跌近1%。

截至收盤,滬指跌0.54%,深成指跌0.55%,創業板指跌0.91%。

個股漲少跌多,兩市超2800股下跌。

滬深兩市成交額再度萎縮跌至8197.23億元。

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13.44億元。

02 盤面詳解

今天凌晨美聯儲發布了6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會議紀要顯示,幾乎所有美聯儲官員都預計今年還會加息,消息面上對市場情緒依然有所壓制。北向資金今日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凈流出,兩市成交額連續第三天萎縮,三大指數盤中沖高回落,收盤集體下挫,中信一級行業板塊僅8板飄紅。

盤面上,AI概念股全線反彈,光通信、CPO等算力概念領漲,消息面上,2023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今日在上海開幕,首發首展新品達30餘款。昨日浙江印發《關於促進平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平台企業科技創新,優化人工智慧算力平檯布局。

其餘TMT板塊亦跟隨回暖,存儲器、6G、AI機器人、網路遊戲、AI算力、半導體、液冷伺服器、晶元、文化傳媒等分支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汽車產業鏈再度活躍,攝像頭、無人駕駛、汽車配件、汽車整車、新能源整車、汽車晶元等概念均有不錯表現。養殖業、房地產板塊午後異動拉升。

下跌方面,昨日領漲的稀缺資源板塊今日陷入調整,稀土、稀土永磁、鋰礦概念領跌兩市。稀有金屬、鹽湖提鋰、鈷礦、小金屬等板塊全面下跌。

醫藥板塊全線走弱,中藥、仿製葯、創新葯、CRO概念板塊位於跌幅榜前列。醫療服務、醫藥電商、新冠特效藥、疫苗、醫療器械等分支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新能源板塊集體走低,銀行、基建、家電、白酒、石油、餐飲旅遊等板塊表現不振。

03 市場觀點

短線來看,近期A股市場縮量震蕩走弱,盤面板塊輪動較快,北上資金維持凈流出格局,但從宏觀角度來看,市場或仍處於計價增量政策預期下的經濟基本面改善預期窗口,考慮到之前多個層面的同步降息以及近期國常會推出的各項刺激消費舉措,後續或仍有增量政策落地,因此A股市場在估值以及風險偏好層面或均有修復空間,從當下股債性價比來看,權益資產配置價值仍較為凸顯。後續仍需觀察盤面風險偏好改善的情況及周內美財長訪華進展。

東方證券表示,從技術上看,近期A股市場連續沖高後進入蓄勢整理,但從大的技術形態上來看仍是寬幅震蕩態勢,後期量能如果能回升到萬億上方,將有力提振投資者信心,板塊上,受益於政策和預期轉暖的行業,有望獲得更多市場資金關注。

光大證券認為,在存量博弈格局下,市場熱點輪動較快,業績主線或是最穩妥的選擇,可繼續關注新能源車、火電、旅遊、消費電子等中報預期改善的板塊;同時,「AI+」方向的遊戲、算力、光通信等板塊在短線調整後,有望迎來情緒修復的窗口;此外,中美高科技領域博弈又升級,半導體、6G、機器視覺等主要的科技自主概念或將再次受益。

消息速遞

1、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票房收入同比增673.49%

7月6日,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演出票務信息採集平台數據監測分析,2023年二季度,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12.44萬場,環比增長80.60%;演出票房收入118.13億元,環比增長137.20%;觀眾人數4038.44萬人次,環比增長84.81%。

2023年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19.33萬場,與去年同比增長400.86%;演出票房收入167.93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673.49%;觀眾人數6223.66萬人次,與去年同比增長超10倍。

(資料來源:貝殼財經)

2、新一代數字地球技術平台星圖地球智腦引擎發布

在北京舉行的2023第二屆數字地球生態峰會上,由我國科研人員研發的新一代數字地球技術平台——星圖地球智腦引擎今天(7月6日)發布。該系統深度融合地球大數據、分析解譯演算法與超級計算機,構建起可計算數字地球核心引擎,通過密集型「智能計算」為用戶提供地球數據智能處理、地球信息智能感知、地球場景智能重建能力,並向互聯網用戶開放各類計算能力介面,以便快速構建雲上應用,為地球科學研究、遙感行業應用、大眾日常生活等提供高質量的時空內容服務。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

以上內容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我司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所有觀點不作為投資建議。基金投資有風險,投資者在投資前請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公司旗下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者在投資金融產品金融服務過程中應當注意核對自己的風險識別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自己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並獨立承擔投資風險。本基金存在因凈值變化導致的收益波動風險,該風險由投資人自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