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旅客都要核酸檢測!「不可能的任務」是怎麼完成的?

導語

長安君(ID:changan-j):隨著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嚴防境外輸入,成為了目前疫情防控的重點。截至3月28日,深圳境外輸入病例累計達30例。

3月23日,深圳口岸部門發出提示:

這一政策的出台,迅速獲得了不少市民的支持。同時這也意味著,有一批工作人員將化身深圳守門人,在入境「第一關」,為百姓築起一道安全屏障——

深圳灣口岸:全程閉環,24小時守護

在深圳灣口岸的戰疫一線,有近百名工作人員,他們來自南山區委政法委、南山區應急管理局、街道辦、衛生健康局、交通運輸局等各個部門。

檢疫、流調、接收、分流是深圳灣口岸運轉重要的四步,每一步都環環相扣。

工作人員們24小時運轉,一棒一棒接力、一站一站交付,實現了全程閉環管理。

從為旅客測量體溫、引導填寫健康申報表,到比對數據核查、開展核酸檢測採樣,再到暖心的翻譯服務、車輛調度、安置隔離點聯絡……工作人員們互相協作,彼此配合,共同構築起一條「無縫銜接」的轉運鏈。

炎熱天氣里,他們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一站就是七八個小時,在茫茫人流中奔波,耐心為旅客提供服務。

「穿上防護服後,半小時頭髮都濕透了,衣服濕了又干,幹了又濕。」

有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全副武裝」,考慮到上廁所和換裝不方便,他們就盡量少喝水;由於場地狹隘,中午吃盒飯,他們只能隨便找處角落,席地而坐。

夜幕降臨,當這座城市安然而眠的時候,深圳灣口岸卻燈火通明,他們「三班倒」堅守一線、守護深圳……

無論多麼辛苦,唯一不變的,是他們疲倦臉上的笑容。

此次將核酸檢測範圍擴大到所有旅客,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有網友為「最嚴舉措」留言叫好,但隨之而來的,是通關時間的延長。

但他們的辛苦堅守最終還是得到了大多數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市民鍾先生說:「工作人員整天暴露在高風險環境中,還要一個個嚴格篩查到位,他們更辛苦。這麼多『工序』也是為了保障安全,沒什麼好抱怨的。」

深圳機場:措施有力、服務貼心,築牢「空中防線」

同樣嚴陣以待的還有深圳機場。

疫情防控期間,深圳機場多措並舉,為入境旅客提供安全保障服務,嚴防境外疫情輸入風險,築牢「空中防線」。

入境航班停靠前,國際值機室會提前梳理中轉旅客後續航班、中轉行李等信息。航班停靠後,工作人員則會第一時間協助海關測量旅客體溫,進行初步排查。

辦理海關入境手續後,將集中引導旅客前往海關醫學排查室進行第二次體溫測量及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

對排查完畢無發熱癥狀的旅客,全程引導至地面交通中心交接點,由相關部門進行後續安排。

陳建芳來自寶安區松崗街道,疫情期間,她主動報名支援深圳機場抗疫工作。目前她主要負責指導入境人員填寫個人信息的工作。

她說:「每當有國際航班抵達,大家就開始忙碌起來,工作再辛苦也沒有一個工作人員抱怨,大家心裡想的都是怎樣才能更好更快地幫助旅客。」

他們說,現在做的所有努力,只為口罩摘下來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他們說,請放心,深圳的大門,有我們在守。

謝謝你們,為我們流過汗、拼過命!

你還知道哪些疫情防控期間

各地嚴防境外輸入

有力度、有溫度的好舉措?

快來評論區留言告訴長安君吧!

聲明:本文轉自深圳政法,在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