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信宜「80後」將鵝卵石變加工藝術品

看到小溪邊、河邊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鵝卵石,你會想到什麼呢?一般人可能只會覺得漂亮,用來做擺件,但來自信宜的「80後」能人羅祖勝,卻能看到鵝卵石的加工價值,加以雕琢,這些石頭馬上就身價翻倍。

走進信宜市水口鎮大甲村的鵝卵石加工廠,只見一塊塊長江鵝卵石在打孔機、打磨機的雕琢下,變成了花盆、魚缸、硯台和筆筒等精美的鵝卵石工藝品。「這些都是客戶下的訂單。」羅祖勝說,目前這些工藝品十分暢銷,甚至供不應求。現在每個月,他支付給員工們的工資就達15萬元到18萬元。

一心做「石」業

羅祖勝原是從事鋁合金窗加工行業,但他一直擁有收集各種鵝卵石的愛好。2019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嗅到了鵝卵石加工、銷售的商機。於是,羅祖勝開始結合自己的愛好,轉場鵝卵石手工藝製作事業。主要是將鵝卵石加工成花盆、花器、魚缸、果盤、茶洗筆洗、收納盆等生活容器,成品通過電商直播平檯面向全國銷售。

要把一塊鵝卵石雕琢成精美的石頭工藝品,石頭的挑選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不僅要考量石頭的材質是否可以打孔,也要精挑細選那些造型、顏色都獨具美感的石頭,且不能有裂縫。「這些鵝卵石經過機器打孔、鑿芯以及打磨、雕琢和拋光等看似簡單的程序就能成型,其實過程也並非說起來那麼簡單。」羅祖勝說。一塊石頭除了選料,還需要切底、畫線、鑽孔、切邊、修邊、雕琢、打磨、拋光等工序,時間也要幾個小時。「每一塊石頭有著自己獨特的形狀和顏色,原本就呈現著古樸之美,所以加工時最大的原則就是因材施技,盡量保持石頭原有形狀。」

從剛開始自己一個人純手工製作,再到招學徒手把手教學。短短几年時間羅祖勝組建了石藝工作團隊、石藝工廠和直播帶貨團隊、展廳、直播間,不僅為信宜數十位手藝人、直播帶貨人員提供了工作崗位,更是在多個電商平台躍居同行業銷售量全網第一,大大提升了信宜石藝的名氣。

成功背後的苦與累只有羅祖勝自己知道。「萬事開頭難,剛開始,我總是一不小心就把石頭鑽穿、鑿穿了。但是經過不斷琢磨,不停地練習,並且去到四川、重慶等地向同行請教,然後再自己動手改良了那些機器,之後那些情況就慢慢改善了。」羅祖勝說,為了讓傳統手藝在現代社會中得到更好的傳承,他帶領匠人們不斷推陳出新,每一件作品都是他們根據石頭外形設計成不同器皿的,從選料設計、水鑽去芯、內弧粗切割到細磨拋光,每一步都要把握好尺度。每件石藝作品都是對手藝人心性的一次歷練,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也正因為他們的堅持,信宜的手藝行業,多了一個新亮點。

「石」品備受追捧

長江鵝卵石都是來自天然,顏色豐富,質地細膩。所以幾乎沒有一件工藝品是相同,即使是一塊石頭切割成兩件產品,其形狀也有差別,這就形成了不可複製,每塊石頭都是根據其具體的形狀、特點具體設計製作,賦予了不同的生命特徵。加之加工出來的煙灰缸、墨盤、筆筒、筆洗、硯台、茶壺、茶洗、茶杯、茶盤、果盤、菜盤、小花盆、魚缸等,不僅外觀自然,而且形態古樸、精緻,一經投放市場,就滿足了人們不同的喜好和需求。雖然一個小花盆或一個茶盤價格高達幾百元,小的煙灰缸也要賣到150多元,但卻備受追捧。

「現在,人們都在追求天然,崇尚環保,因此鵝卵石工藝品的市場會越來越大。目前,我想返聘一些退休的南玉雕刻師傅,擴大生產規模,不斷提升工藝水平。」羅祖勝說著,手上拿起一個鵝卵石打造而成的花瓶介紹說,像這種質地細膩,花紋、線條精美的產品很獨特,就石頭本身而言當屬精品石,更不要說在加工的過程中還要精心製作,精心打磨。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文化和精神的追求也提高,像這樣一件精美的石頭作品,不僅環保、美觀、有創意,還散發著藝術氣息,既能作為擺件裝點生活,還可以作為花瓶收藏,價格在200元起步。

【撰文】李陽詩

【通訊員】高幹

【作者】 李陽詩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