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太升終於攤牌:骨子裡最愛張傑,但唱歌富得流油,是時代的悲哀

文 | 烤娛

伴隨著《明天會更好》的群星大合唱,芒果音綜《聲生不息·寶島季》圓滿收官。年度唱片的16首金曲正式誕生,6大獎項也各歸其主,皆大歡喜的結局,有喜悅、有淚水、有不舍,芒果再一次貢獻音綜經典之作。

那英隊不負眾望,最後拿下「榮耀戰隊」終極大獎,馬嘉祺獲得「最佳新人獎」,《身騎白馬》《寂寞的戀人啊》《美好的事可不可以發生在我身上》3首歌成為「最佳獨唱金曲獎」,張信哲那英獲得「特別貢獻獎」。


整個金曲盛典感動滿滿、細節滿滿,那英隊「我們」主題演唱會幸福與淚水交織,讓人心情無比放鬆,張信哲隊的「人生·人聲」演唱會更像是五部人生電影,每一部都刻到你的心裡。胡德夫與馬嘉祺同框合唱,跨越地域和代際,這就是樂壇薪火相傳的魅力所在。

《聲生不息·寶島季》收官了,作為節目的忠實粉絲,樂評人丁太升的點評視頻也如約而至。這一次他也打開心扉,說了些真心話,但對於張傑的毒舌點評同樣沒能缺席。

丁太升直言,《聲生不息·寶島季》是自己做短視頻以來評價的第一檔綜藝,蹭了人家這麼多流量,節目現在播完了,肯定得跟節目組說一聲謝謝,感謝芒果TV出了這麼一檔有音樂、有情懷、有槽點、有樂子的綜藝。

丁太升這裡確實講了大實話,雖然沒有成了節目組邀請的樂評人,但他現在這檔節目中刷足了存在感,也通過節目漲了不少粉。雖然他的點評爭議很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丁太升是節目的受益者,確實在短視頻平台獲得了話題和流量,其中歌手張傑功不可沒。

丁太升點評《聲生不息·寶島季》的系列視頻,每一期會評價最佳舞台與最差舞台,很多歌手都上過榜,有的歌甚至連續上過多次。遺憾的是,歌手張韶涵一次也沒上過。

丁太升本人非常欣賞張韶涵,所以也替張韶涵感到不公。丁太升覺得,張韶涵在隔壁《天賜的聲音》里是備受矚目的一位歌手,節目中也出了很多的金曲。而到了芒果的《聲生不息·寶島季》,張韶涵就成了小透明,難不成芒果就是一個釜底抽薪,抽過來就不管不顧了。

丁太升對於張韶涵的點評,小編還是很認同的。相較於華晨宇魏如萱、馬嘉祺等歌手的「名利雙收」,張韶涵在本季節目中確實存在感非常弱,全程幾乎都扮演工具人的角色,沒有出圈的舞台,也沒有找到自己最佳狀態,有點「無效參賽」的感覺。

對於《聲生不息·寶島季》第12期節目,丁太升同樣評選了最佳舞台和最差舞台,最佳舞台來自楊宗緯的《山丘》,最差舞台則頒給了告五人、張傑合作的《帶我去找夜生活》。

在丁太升看來,《山丘》是本季節目中唯一一首能夠和那英《掉了》相抗衡的歌曲,甚至比《掉了》更加打動人。楊宗緯放下一切顧慮,回到了作為歌手的本能,演唱得酣暢淋漓,讓人能夠感受到歌手的誠懇、悲壯、不願妥協。

丁太升也指出,《帶我去找夜生活》對告五人來講是一次通告,對張傑來講是又一次炫耀技巧和展示他油膩的大好時機。

丁太升表示,張傑是真的不知道如何做一個好歌手,但這不能完全賴他,所謂蜀中無大將,猴子稱大王。丁太升認為,張傑這樣的歌手能被那麼多人認為是好歌手,除了場面上的客氣話,更多的是時代的悲哀。

《聲生不息·寶島季》節目結束了,丁太升對張傑說了句「咱們後會有期」。看得出來,他們的故事還會繼續延續,甚至謝娜也會參與其中,因為丁太升已經開始點評謝娜在《浪姐4》中的表現了。

丁太升系列視頻之所以能夠出圈,張傑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丁太升對於張傑也格外「偏愛」,每次會換著花樣吐槽張傑「炫技」「油膩」等問題。這一期的視頻除了把最差舞台頒給了張傑,對於他的毒舌點評也同樣出現了。


丁太升此前說過,如果哪一次張傑真的唱的特別好,肯定會把自己心目中的最佳舞台頒給張傑。但他覺得張傑不爭氣,每次把歌都唱得富得流油,一邊炫著富,一邊把歌扔進油鍋里炸。每次都把歌扔到油鍋撈出來,然後彎著腰甩來甩去,舞台都是被他甩的那些大油點子。

丁太升甚至覺得有些委屈,就算是自己昧著良心,也不能把最佳舞台給這樣的張傑。他甚至玩起了「苦肉計」,開始向張傑發出請求。

丁太升表示:「張傑,我想跟你商量一次,你哪次上綜藝能不能不油一回?哪怕就一回,讓我把這個本期最佳舞台給你。往後餘生,你哪怕再油再土,再飆高音再炫技,再沒文化再把握不住作品,再胡亂演繹再不得體,都與我無關好不好?我可太愛張傑了,要是沒有張傑,我們的華語樂壇該多麼寂寞!」

這一連串的吐槽,誰聽了不心疼一下張傑呢?丁太升自己也統計了一下前11期點評視頻給出的最佳與最差,華晨宇得了4次最佳,楊宗緯和魏如萱3次最佳,那英、竇靖童2次最佳,張傑獲得3次最差,楊宗緯、張信哲、畢雯珺2次最差。

丁太升也坦言,對華晨宇是很偏愛的,對楊宗緯是愛恨交織的,骨子裡最愛的肯定是張傑,3次最差都給了他,弄不好就是因愛生恨,否則那麼多歌手,單單季給了他一個人3次最差。

毒舌歸毒舌,丁太升還是希望華語樂壇越來越好。他認為,回顧台灣流行音樂,不僅僅是為了仰望高峰,或者是沉溺於過去的榮耀,而是把它當成一面鏡子,讓我們看清楚今日的困境,鞭策我們做得更好,而不應該只看到誰的粉絲多、誰的流量大、誰的高音飆得更高、誰的技術更加純熟、誰的舞台更加花哨、誰的門票賣得更貴,是時候該回歸作品了。

丁太升也呼籲大家摒棄那些浮華的東西,那不是華語音樂該追求的,我們需要做的,是把流行音樂、文化做到更好,這是每個音樂人不可逃避的責任。

單就這一點,小編還是力挺丁太升的。我們的樂壇有時候需要丁太升這樣敢說一些真話的樂評人,否則音樂人捂著耳朵不聽勸,整天都活在粉絲編織的美夢裡不能自拔,那麼華語樂壇真的沒啥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