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龍山街道丹鳳山村第一書記:創新「2841」工作機制,開創基層社會治理新局面

卧龍山街道丹鳳山村第一書記自到崗以來,始終堅持以「融組織、育人才、強產業、促和諧」為工作目標,聚焦群眾關心關切,打破網格地域限制,統籌部門資源,打造「紅旗網格」,創新「2841」工作機制,開創基層社會治理新局面。

基於兩點考慮。一是建制優化村村莊融合需要。丹鳳山村是三村合一的新村,按照地域劃分的網格致使群眾溝通交流較少,對新村認同感不高。二是精準服務群眾需要。原有網格員較少、自自身知識面較窄等因素,無法及時解決群眾訴求。

劃分八類網格。鄉村振興,不是組織部門單打獨鬥,而是黨組織領導下、各部門齊抓共管。在走訪調研中,我們摸索出了在黨建引領下,統籌部門資源抓社會治理的理念,積極對接宣傳、司法、團工委、衛生院等8個部門的力量,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共同打造「紅旗網格」。由第一書記、村支部書記擔任網格長,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共青團員等「紅色」力量擔任紅旗網格網格員,下設平安網格、蒲公英網格等8個特色網格,更加精準高效的為群眾服務。

探索四步工作法。訪、談、議、評。訪:每周一訪;特殊情況回訪;有問題隨時訪。談:街道指導員與第一書記、支部書記談;第一書記、支部書記與網格員談。議:難點問題眾議;急盼問題實地議;兩代表一委員、黨員操心人、群眾代表參與商議。評:按季度進行評選,運用群眾測評、網格員互評、村兩委及街道指導員考評的方式進行綜合評價。專門設立紅旗網格文明銀行,對排名前三的予以獎勵。

建立一項評價機制。專門設立紅旗網格文明銀行,積累網格積分,對排名前3的網格長予以獎勵,用實際行動帶動網格內工作為鄉村發展、鄉風文明助力。

實施「紅旗網格」以來,網格長、黨員操心人、志願者積極投入到村莊治理中來,開展走訪慰問和志願服務活動20餘次,辦理民意訴求30餘件,解決各類矛盾糾紛6起,評選「紅色先鋒」「最美網格員」9人,黨組織組織力明顯提升,黨員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明顯增強,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