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娟娟
北向資金2023年1月凈流入1412.9億元人民幣,刷新2014年滬港通開通以來北向資金單月凈流入紀錄。凈流入量創紀錄之外,日前北向資金凈流入較2022年底也已發生變化。隨著全球機構紛紛啟動「中國行程」,一位外資機構人士表示,「實地考察之後」他們對中國市場的活力會有新的認識。由此,以港股和美國上市ADR為代表的離岸中國股票可能會讓位於以滬深300指數為代表的在岸中國股票,成為全球機構追逐的目標。
「貴州茅台」讓位「寧德時代」
來自通聯數據Datayes!的數據顯示,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底,北向資金買入最多的五隻個股分別為貴州茅台、中國平安、寧德時代、五糧液、招商銀行。期間,北向資金凈買入貴州茅台159.27億元,為北向資金凈買入最多個股。前五大凈買入個股,期間北向資金凈買入均超過100億元。
來源:通聯數據Datayes!
不過1月,北向資金的「口味」微變。貴州茅台被「寧王」寧德時代超越。寧德時代成為1月北向資金凈買入最多個股,凈買入量高達119.46億元。貴州茅台位居第二,2023年1月北向資金凈買入貴州茅台92.79億元。此外,隆基綠能取代了招商銀行躋身1月北向資金凈買入前五,期間北向資金凈買入隆基綠能62.75億元。
來源:通聯數據Datayes!
行業方面,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底,北向資金凈流入前五的行業為白酒、保險、股份制銀行、鋰電池、空調。其中凈流入最多的白酒行業吸引374.37億元資金凈流入。凈流入第五的空調行業吸引了129.7億元凈流入。
來源:通聯數據Datayes!
不過,2023年1月,白酒雖然仍穩坐北向資金凈流入第一行業寶座,但是證券和光伏電池組件取代了股份制銀行和空調躋身北向資金凈流入前五。其中證券吸引資金凈流入86.01億元,光伏電池組件吸引資金凈流入86.46億元。
來源:通聯數據Datayes!
A股或接棒海外中國資產
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海外中國股反彈力度超越在岸中國股票。
例如,外資機構最常使用的MSCI 中國指數反彈幅度超越了滬深300指數。跟蹤MSCI中國指數的ETF MCHI期間上漲了47.67%,跟蹤滬深300指數的ASHR 期間上漲了20.88%。兩隻ETF均為美元計價,以屏除匯率變化影響。
本輪中國市場反彈行情中,高調呼籲全球機構高配中國的摩根士丹利認為由於政策對海外中國資產的利好幅度更大,前期海外中國資產的反彈幅度大於在岸資產。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摩根士丹利認為要觀察何時這一情況會發生反轉。
高盛首席亞太股票策略師和聯席-亞太宏觀研究主管Timothy Moe2023年2月2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全球投資者來說,與其說「中國重啟」,不如說是「中國增長復甦」。因為「中國重啟」概念下,投資者可能會局限於直接受益於疫情防控政策放開的行業,如實物消費和服務等。Timothy Moe認為,疫情防控政策之外,中國近期推出了一攬子的政策,以穩經濟、促發展。他表示目前MSCI中國指數他看到85點,也即指數還有約15%的上漲空間,如果算上分紅指數總回報,有17%的上漲空間。儘管離岸中國股票率先反彈,不過Timothy Moe也認為未來,在岸股票(滬深300指數)會接過接力棒。
長錢聚焦「新經濟」
如果說1月1400億元的北向資金中不乏交易性資金即熱錢,那麼海外「長線」青睞的中國資產究竟是哪些。日前,挪威主權基金-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公布了截至2022年底的持倉情況,其中中國持倉也因此浮出水面。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為挪威主權基金,總規模超過13677億美元。2022年,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經歷了權益市場大幅調整後,規模縮水。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桂冠被中投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