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則「猥褻」的報道引發了全社會的關註:踹傷猥褻男的男生被解除刑拘,地鐵便衣警察「從天而降」抓捕「色狼」。兩段真實案例像兩道正義的光,再次照亮了「性騷擾」這個陰暗的角落,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一些網友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其實,「性騷擾」一直離我們很近。
有網友得知女同事在電梯遭遇騷擾後,遺憾自己走了樓梯,「要不然下去抓住先揍一頓」:
還有男性網友勇敢分享了自己慘遭「咸豬手」的可怕經歷。
對於這些案例,一些網友開始分析此類事件頻發的原因。
從施害者的角度,這些「禽獸」會挑選時機下手,企圖採取隱蔽方式掩人耳目,事後再通過否認脫身。
從受害者的角度,不少網友覺得,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家庭和學校都沒有給與到位的指導,相關教育缺失,在遇到壞人時會不知所措。
在有些網友看來,性騷擾產生的因素還包括受害者「沒有保護好自己」,「穿著大膽」「打扮招搖」都會為當事人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但這種說法遭到了很多網友的駁斥,對於施害者無法自制造成的違法行為,無論如何,都不該怪罪到受害者一方,「受害者有罪論」不可有。
可也有網友持不同意見:女性要得到社會的尊重,不能空喊男人都是「大豬蹄子」,卻缺乏最基本的判斷與思考,理性看待問題,學會預測風險和避險,也是弱勢群體需要做的功課。
如何應對性騷擾?
話說回來,真正遇到性騷擾時,除了期待法律的嚴懲可以嚇退作惡者的歹意,受害者也要有勇氣站出來,適時給予反擊。
心理博弈,物理回擊都是保護自己的有力武器,遇到騷擾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都應該學會找準時機,當面懟回去,不要「慫」,該害怕的是作惡的人。
有網友吃了幾次虧後摸索出一個字:凶。
還有網友直接用「嘲笑法」趕跑了心虛的猥褻徒:等公交時遇到性騷擾,對方拿出低俗圖片給我看,我一招讓這廝灰溜溜走了。
從技術角度提建議:
最後,希望有過被騷擾經歷的受害者,要嘗試著學會自愈,不為他人的錯誤買單,不要懲罰無辜的自己。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