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驢友挑戰「瀑降」遇險,景區無需一味追求網紅項目

8月23日,兩名驢友在貴州關嶺滴水灘瀑布挑戰「瀑降」時遇險。今年以來,因翼裝飛行、登山徒步等極限運動遇險的事故引起廣泛關注。具有冒險性和刺激性的極限運動,雖然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部分群體的追捧和喜愛,極限運動型旅遊項目和產品也隨之湧現,但業內人士指出,參與者需要經過正規的培訓、循序漸進的學習並配備專業設備,同時景區的項目運營者也要做好充足準備,最大化保障極限運動愛好者的生命安全。

兩名驢友挑戰貴州「瀑降」遇險

8月24日,關嶺縣政府網站通報稱,8月23日20時許,關嶺自治縣公安局接到報警,滴水灘瀑布有2名探險人員被困,接警後,關嶺自治縣公安局立即與縣政府辦、應急局、消防救援大隊、藍天救援隊、縣人民醫院等開展緊急救援。

圖/我們視頻截圖

經初步核實,兩名被困人員與其他4名隊員(其他4人安全)共6人,一起到關嶺縣關索街道辦滴水灘瀑布進行探險活動,2名探險隊員沿滴水灘瀑布第三層(高130米)往下速降,被困於瀑布半中央。8月24日16時許,藍天救援隊隊長王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被困二人目前已無生命跡象。8月25日15時30分,據南都記者從關嶺縣應急辦證實,目前二人已被從瀑布中解救下來,均已確認遇難。

滴水灘瀑布位於貴州黃果樹瀑布以西8公里,總高度和個體都為黃果樹瀑布群之首。滴水灘瀑布總高410米,為黃果樹瀑布的五倍,最下層高度超過100米。兩名驢友進行「瀑降」的位置尚屬於未開發的野景區。據澎湃新聞報道,早在2013年,滴水灘瀑布一項名為「瀑降」的戶外運動就成為驢友們挑戰的熱門項目。

「瀑降」又稱「溪降」,是一種從溯溪運動中分支出來的戶外運動。與溯溪運動方向相反,瀑降是由上游向下游,由瀑布主體沿繩下躍,或順水滑降。該運動存在一定危險性,對參與者的技術、裝備以及專業知識都有比較高的要求。據北京市登山運動協會資料,由於缺少系統的勘察資料和技術支援,「溪降」這一運動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才在國內開始流行,目前吸引了越來越多戶外愛好者。

根據公開報道,2007年有女性驢友成功挑戰「瀑降」天門大瀑布;2017年,有10餘名瀑降愛好者在浙江泰順紅岩瀑布進行「瀑降」。此前也曾出現過驢友在「瀑降」過程中遇險的新聞,2015年一名驢友在浙江朱坑裡瀑布「瀑降」時被捲入瀑布中,不幸身亡。

極限運動進入大眾視野,相關旅遊項目湧現

今年以來,驢友在極限運動中遇險的事件,多次進入大眾視野並引起關注。今年8月,國內知名驢友「飛魚」在雲南徒步他念他翁線路過程中失聯,後確認遇難。他念他翁線路是2018年開闢出的新線路,沿途風景秀美但危機四伏,線路全程120公里左右,徒步耗時約8天,平均海拔在4000-5000米,在國內徒步線路中難度係數較高。

今年5月,一名女翼裝飛行員在張家界天門山飛行過程中,因偏離計劃路線導致失聯,後經搜救後確認遇難。翼裝飛行這一極限運動也因此進入大眾視野,翼裝飛行從跳傘運動中逐漸演變而來,有「最危險的極限運動」之稱,對場地、天氣、裝備以及飛行者的心理狀態和能力都有比較高的要求。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產業研究所所長張金山表示,極限運動的冒險性和刺激性,的確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部分群體的追捧和喜愛。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國內也不斷出現極限運動的愛好者,極限運動型旅遊項目或產品也隨之湧現。

圖/青龍峽景區官網截圖

極限運動受到青睞的同時,一些景區也打起了戶外運動的主意。比如,北京青龍峽景區推出的蹦極、速降、攀岩等極限運動體驗;張家界武陵源黃龍洞景區曾推出直升機高空跳傘運動。在在線旅遊平台搜索,也可以看到不少跳傘、攀岩與旅遊相結合的旅遊項目,比如由跳傘機構推出的「浙江杭州千島湖高空跳傘」、攀岩機構推出的「陽朔戶外攀岩」等。

監管先行,最大程度保障安全

當下,極限運動仍然相對小眾,極限運動旅遊也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景區引入、開展極限運動仍需加強監管。

張金山指出,有極限運動相關項目的景區一定要聯繫遊客提前進行專業化的培訓,盡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作為極限運動項目的提供方或者運營方,應該提前做好應急預案,建設應急救援專業隊伍或是與應急救援機構建立緊密合作關係,積極開展事前培訓以及參與人員的評估或篩選,從而盡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力爭做到及時的救援,最大化保障極限運動愛好者的生命安全。從景區發展的角度來說,一味尋求網紅項目也容易導致同質化,找到自身的特色定位更有利於長遠的發展。

從極限運動愛好者自我保護的角度出發,業內人士指出,從技能培訓到裝備配置,極限運動愛好者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物力進行準備,更要經過正規培訓和循序漸進的學習。業餘愛好者在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和學習的情況下,要從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考量,不要盲目跟風體驗網紅極限運動。

除了審慎參與極限運動之外,參與者也要注意購買相關保險。據新京報報道,今年5月,北京市朝陽法院在通報兩起關於極限運動爭議的案例時,也提醒極限運動愛好者如參加相關比賽,在賽事主辦方購買的保險外,應再行購買專門的賽事保險,並注意保險條款中的免責條款。

新京報記者 王勝男

編輯 李錚 校對 李項玲

圖片 我們視頻截圖、視覺中國、青龍峽景區官網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