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申報:有人可以退幾萬塊錢!專項附加扣除幫你省錢(附攻略)

關注言叔財商課,財富生活,一點就通

這是言叔的第4篇原創文章



近日,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成為網路熱點,多地開通了手機個人所得稅App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功能。

大家都非常關心自己能不能申請退稅、怎麼退、退多少這些問題,相信你也看到了許多朋友圈的「曬單」。



但在退稅過程中,可能有很多同學因為不太了解退稅的政策和可以退稅的項目,導致少退許多錢,也有同學結算下來發現自己還需要補錢,比較疑惑。


明明是收入差不多的同事,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差別?


現在,趕緊打開個人所得稅APP,一起來辦理個稅彙算申報。

註:個人彙算清繳時間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要抓緊哦


文章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一、專項附加扣除填報

二、正式報稅流程

三、舉例說明


好,進入正題:


- 1 -



在正式申請【綜合所得年度彙算】之前,如有以下六項專項附加扣除,請提前在【專項附加扣除填報】模塊填寫信息。


2019年1月1日起,根據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


自2019年起,參與以下六項社會活動的人,一般只需要填寫相應的信息提交,就可以在綜合所得年度彙算里添加這部分扣除,從而獲得更多的稅款。對於工薪階層上班族來講,在每月工資發放環節,同一個人最多可以享受到4項專項附加扣除。


注意:專項附加扣除指的並不是直接扣除稅費,而是在年度彙算的時候減少你的納稅額。


下面,我總結了這六項的基本要求和所需材料,供給大家參考:


1、子女教育:


子女教育

標準

1000元/月/子女

條件

全日制學歷教育

扣稅方式

父母一方扣100%或雙方各扣50%

備查資料

境外教育:錄取通知書、留學簽證等



2、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學歷(學位)

技能/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

①400元/月(定額扣除)②同一學歷(學位)扣除期限≤48個月③本科及以下可選擇由父母或本人扣除①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3600元(定額扣除)②留存相關證書等資料備查



3、贍養老人


贍養老人獨生子女

2000元/月

(定額扣除)

非獨生子女(每人≤1000元/月)①被贍養人制定分攤②贍養人約定分攤或均攤③指定分攤優於約定分攤④指定分攤或約定分攤需簽書面協議被贍養人應符合

父母≥60歲

子女均已去世的(外)祖父母≥60歲



4、住房貸款利息


住房貸款利息標準

1000元/月(定額扣除)

期限

≤240個月

條件①本人或配偶②商業銀行/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③中國境內住房④享受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扣除人本人或配偶

婚前

購買

①婚前分別有首套住房貸款②婚後選一套由購買方按100%扣除或雙方對各自購買的按50%扣除

備查

資料

住房貸款合同,貸款還款支出憑證



5、租房租金:


租房租金標準

①1500元/月,直轄市、省會、計劃單列市②1100元/月,除①外,人口>100萬③800元/月,除①外,人口≤100萬條件

本人或配偶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

本人或配偶主要工作城市相同,只能由一方扣除

扣除人

住房租賃合同的承租人

備查資料住房租賃合同、協議等



6、大病醫療:


大病醫療標準

80000元/年(據實扣除)

條件

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承擔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

時間

辦理年度彙算清繳時

扣稅方式本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可由父母一方扣除備查資料醫療服務收費及醫保報銷相關票據原件(或複印件)等



也就是2020年的房貸利率,不會受到這次定價錨調整的影響。但2020之後,就要看LPR的變化情況了。


申請專項附加稅操作流程


1、下載並打開App"個人所得稅"



2、登錄後點擊首頁的「專項附加扣除填報」



3、選擇「扣除年度」2019年,選擇自己可以申報的專項附加扣除



4、按要求輸入自己的銀行卡號

(注意:必須為儲蓄卡)


- 2 -


正式報稅開始啦

1、準備申報:


打開個人所得稅APP,可以從以下入口進入年度彙算:首頁【常用業務】-【綜合所得年度彙算】



2、填報方式,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



3、確認基本信息,點擊下一步



4、填報數據:


如您確認預填的收入和扣除信息無誤,可直接點擊【下一步】



5、計算稅款:


數據系統將自動計算您本年度綜合所得應補(退)稅額


6、提交申報:


對應補(退)稅額確認後,點擊【提交申報】即可


如存在多預繳稅款,可選擇【申請退稅】,如存在少預繳稅款,則需要補稅


7、綁定銀行卡(儲蓄卡):


至此,整個申報流程就順利完成了,大家可以隨時通過手機APP查看退稅進度(路徑:首頁【我要查詢】-【申報查詢】-【已完成】)。

- 3 -


舉例說明——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舉例:居民個人蘭蘭2019年共取得工資144000元,取得勞務報酬20000元,取得稿酬5000元,轉讓專利使用權取得收入20000元,符合條件的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共計62400元。則2020年彙算時,蘭蘭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計算如下:


年收入總額=144000+20000×(1-20%)+5000×(1-20%)×70%+20000×(1-20%)=178800(元)


年應納稅所得額=178800-60000-62400=56400(元)


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額=56400×10% -2520 = 3120(元)


溫馨提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適用10%的稅率,速算扣除數為2520。詳見文末附表。


已預繳的所得稅額=7608(元)


年度彙算應納稅額=全年應納所得稅額-累計預繳所得稅額=3120-7608=-4488(元),蘭蘭2020年可申請退稅4488元。


附表: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詳見《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正文

以上,是關於2019年個稅申報的話題,和大家一起過了遍流程,希望對您有幫助。如有不清楚處歡迎留言討論。如有不清楚處歡迎留言討論。如對你有用敬請贊同,如身邊的朋友有需求煩請分享

下期,言叔將會分享「信用卡權益」有關的話題。有人玩信用卡可以享受免費機票,免費星級酒店,消費返現各類權益……他們是怎麼獲得的?


歡迎關注!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