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水庫蓄水量創歷史新高,如何守好京城這「盆」水?

33.59億立方米!8月23日15時,密雲水庫蓄水量突破歷史最高紀錄,27年來首次突破歷史最高水位線。8月24日8時,蓄水量達到33.71億立方米。今年的汛期尚未結束,京城這「盆」水的蓄水量仍在持續攀升。

2020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回信。他在信中提出,密雲水庫「作為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已成為無價之寶。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守護好密雲水庫,為建設美麗北京作出新的貢獻。」

近日,記者來到密雲水庫,揭秘如何保護好京城這個「大水缸」。

航拍密雲水庫大壩

現狀

超歷史最高水位線,蓄水量仍在增加

8月26日下午,密雲水庫在晴日的照耀下碧波萬頃、熠熠生輝。密雲水庫管理處庫區管理所水環境管理組組長趙子群眺望水庫,他對這樣的美景並不陌生,「上午,水庫更美,天空沒有雲,天空和水都湛藍湛藍的。」

在水庫庫邊,微風吹起的漣漪緩緩衝向刻有「歷史最高水位線」的石碑,這裡記載著密雲水庫此前蓄水量的最好「成績」:1994年9月16日,密雲水庫歷史最高水位153.98米。石碑下方是一條白色的水位線,8月23日,水庫水位超過這條水位線。

密雲水庫水面已經漫過153.98 米的「歷史最高水位線」標尺

負責在水庫開船巡查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走船隻的這些地方,前一陣子都是路,「如今水位上漲,旱路改水路啦。」不僅如此,曾經水庫水位低,裸露著不少小島,隨著蓄水量的上漲,這些小島也不見了蹤影,水庫真正成了一個「水世界」。

北京是個缺水的城市。1994年以來,密雲水庫的最大蓄水量,最低的年份只有8.653億立方米。今年汛期,經過幾次大雨的洗禮,密雲水庫蓄水量已經是此前最低年份蓄水量的近4倍。截至目前,密雲水庫蓄水量仍在緩慢增加。

在南水北調之前,關於密雲水庫與北京城的關係,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北京人每喝三杯水中,有兩杯來自密雲水庫」,因此為京城守好這「盆」水尤其重要。

船工和水面保潔員駕著手划船在清理水面漂浮物

清潔

每天88人上崗作業,出動船隻28艘

清晨6點,保潔船駕駛員侯佔東和同事開著船隻進入密雲水庫,開始一天的水上漂浮物打撈,他們也被稱為水面保潔員。

侯佔東駕駛的這條船是大船,清晨開工時,它拉著十來條手划船一起駛向水庫,船上還載著各條手划船的船工和水面保潔員。

水庫雖美,但是工作人員經年累月地漂在水面上不是件輕鬆的活兒,侯佔東的面龐、胳膊早已被曬得黑黝黝。水上漂浮物一般由巡查船隻發現,如果漂浮物比較多,侯佔東就開著船過去,啟動打撈按鈕,漂浮物便會隨著船上的履帶傳送上來,集中在集納區域,由工作人員集中處理。

在大船的不遠處,一艘手划船正穿行於被水淹沒的樹枝之間,船工手搖雙櫓,保潔員持打撈網立於船頭,船隻如履平地,拐彎、加速、減速,船工和保潔員像武俠小說里的俠客,將漂浮於水面上的物體「手到擒來」。

水庫巡查船正在作業

今年汛期由於雨水量大,水面保潔員工作壓力增加。趙子群說,往年汛期一般只有潮河或者白河會出現強降雨,水上漂浮物隨著水進入水庫。但是今年汛期,水庫上游每條河流都有強降雨,因此隨上游水源進入水庫的水上漂浮物明顯增加,預計今年的水上漂浮物打撈量將遠超往年,其中絕大部分水上漂浮物都是枯枝落葉。

為了應對這些水上漂浮物,水面保潔員每天有88人上崗作業,出動船隻28艘,保潔員們的工作時長由原來的8小時增加到現在的12個小時。汛期之前每天平均打撈量約為30立方米,主汛期每天平均打撈量暴漲至500立方米左右,現在打撈量有所下降,平均在150立方米左右。

趙子群告訴記者,今年雨水大、水上漂浮物多,因此新聘請了20名保潔人員,增加了8條船。「水面保潔員大多是當地的漁民,他們對水庫十分熟悉,哪裡水深、水淺,地形如何都了如指掌。而且,對天氣情況也能有準確的判斷,什麼時候下雨、什麼時候有風,他們看看天色就能判斷得差不離。」趙子群說,為了確保保潔人員的安全,如遇四級以上大風將停止水面作業,保潔人員將船隻靠岸或者停靠在避風的區域,人員全部上岸。預計到10月12日以後,水面保潔隊將恢復到日常保潔狀態。

監測人員在九松山副壩上進行作業

監測

加密監測頻次保壩體安全

蓄水量的攀升考驗著壩體的安全。今年汛期,密雲水庫潮河站站長王志新和工作人員田守軍、王曉薦、趙慶林往九松山副壩跑得更勤了,加密監測頻次是守住壩體安全重要的方式之一。

資料顯示,密雲水庫由潮河主壩、白河主壩、三座溢洪道及5座副壩等水工建築物組成,九松山副壩是潮河地區的唯一一座副壩。監測人員通過位勢、滲透坡降等分析,判斷九松山副壩滲流的運行情況,以檢驗大壩的安全性。

密雲水庫九松山副壩密林中,工作人員帶著設備艱難前行

完成一個壩體變形點位的監測需要至少三個人配合完成。一位監測人員找到固定點位,另外兩名監測人員分別位於兩個基準點。位於固定點位的監測人員通過水準儀引測大壩的基準點位高度。如果基準點位高度與歷史數據沒有出入,則可以確認壩體沒有出現沉降,也就是說壩體是安全的。

前往壩體變形監測點位的路程並不輕鬆,壩底路面鋪的是坑窪不平的石塊,烈日炎炎下,監測人員扛著監測設備,踩著這些硌腳的石塊兒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王曉薦是本次監測小組中唯一的一位女士,干起活兒來乾脆、利索。

本次監測中,王曉薦的位置在大壩上的一個基準點位,她拿著高度標尺一直站在那裡,等待位於固定點位的趙慶林完成引測後,她才稍微挪動下了位置。記者看了下時間,從站在點位開始到完成一個點位的引測,她至少頂著烈日站了15分鐘。

密雲水庫管理處潮河管理所所長顧拓告訴記者,九松山副壩觀測點位共有8個,這些點位全部測完至少要半天時間。今年密雲水庫蓄水量大,監測人員加大了監測頻次,按照要求一個月需要測量兩次。

潮河輸水隧洞出口,生態補水正在進行

展望

適時適度下泄水量,開展生態補水

截至目前,密雲水庫蓄水量仍在緩慢增加。水務部門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時適度下泄水量,開展潮白河流域生態補水,加快北京地下水戰略儲備基地建設和流域生態恢復。

8月26日上午,記者在潮河輸水隧洞出口看到,生態補水正在進行,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早已完成了對閘室儀器設備的安全檢查。

閘門班班長王奇告訴記者,汛期之前,工作人員每周固定巡視檢查兩次。按照要求,暴雨、地震等特殊情況將增加特別巡視檢查次數,並做好相應記錄和影像資料,發現問題將及時上報。王奇表示,由於今年汛期水量大,生態補水期間,巡視檢查頻次增加到每兩個小時檢查一次。

工作人員同樣加嚴了密雲水庫第三溢洪道工作閘門的檢查頻次。據介紹,第三溢洪道是密雲水庫最重要的泄水建築物之一,最大泄洪量可達6790立方米每秒。目前,該溢洪道工作閘門暫未開啟,但按照要求,工作人員需要每天對儀器設備全面檢查一次。

END

來源:新京報

作者:吳婷婷

圖片:李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