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市場慘淡,亞洲內部運價走弱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HSBC)指出,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環比下跌1.5%,我國集裝箱運價指數下跌1.2%,首要原因是亞洲內部運價走弱,競爭加重。

最近運價的下跌恰好對上了滙豐的觀點,即因為供需失衡,現貨利率正在失掉動力。

但是,在最近的第一季度成果中,班輪公司一起標明,他們能夠在盈餘水平結算合同,而現在低於本錢的現貨運費將不行繼續。

赫伯羅特指出,65%的航程本錢是可變的。因而,行業參與者將有動力更積極地進行空白飛翔和減速蒸汽,以克制供應過剩並支撐運費。

好望角型貨輪繼續表現出色:好望角型貨輪的TCE收益同比上漲10%,突破了2萬美元/天的大關,到達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巴拿馬型貨輪的TCE收益下降了14%。

油輪運價動搖較大,但仍或許保持穩定的盈餘才幹:VLCC TCE運價繼續疲軟,在中東海灣至亞洲的買賣中或許跌至15000美元/天以下。

我們估計,在我國運送和煉油需求改進的推進下,VLCC運價將在近期得到支撐,並呈現連續上升的趨勢

事實上,歐佩克將2023年我國石油需求增加猜測上調至80萬桶/日(上月為76萬桶/日),而4月份的產量下降了19萬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