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 歐時大參】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視察了製藥巨頭賽諾菲(Sanofi)在中部城市馬西-萊托勒(Marcy-l』Étoile)的工廠,並呼籲將藥品生產「迴流」到法國、歐洲。
「移回某些關鍵藥品生產」
在視察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他表示從18日起將發起一項倡議,以便「移回某些關鍵藥品的生產。」
「大家都看到了,在新冠疫情期間,有些常用藥並不是在法國和歐洲生產的」。
事實上,法新社稱,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衛生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某些藥品,如搶救重症病人插管所需要的箭毒(curare)等生產問題還引發了緊張態勢。
我們4月初也報道過,法國醫藥庫存量一度處於「危險的低水平狀態」,巴黎公立醫院當時不得不減少緊缺藥物的使用量、情況最緊急醫院的庫存都是按天數的(法國醫院急救藥「幾天將耗盡」!全法醫護馳援大巴黎?5000獸醫助力抗疫!)
撥款2億歐助「法國製造」
疫情以來,馬克龍已經多次強調過了,要加強法國和歐洲在衛生領域的獨立自主。
例如,在前幾天的講話中,他「反省」道,「在某些產品方面,我們太依賴其他大陸」,並強調「重建離不開歐洲」(馬克龍發表電視講話「明天起找回完整法蘭西」,法國本土全變綠解封升級)。
此次視察藥廠,他的表態又是那熟悉的「強化主權論」。
這不禁讓人想到,法國外長勒德里昂在近日接受《十字架報》採訪時,同樣強調在歐盟主權問題上「必須走出此前天真的心態」:「我所說的歐盟主權與國家主權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歐盟能夠保證主權,各成員國才能在其他強大力量佔領各個領域時依然保持獨立……歐盟不強大,我們就會更虛弱。」
此外,馬克龍還宣布,將為醫療衛生領域的「法國製造」設立一套規劃機制,並撥款2億歐元為藥品基礎生產設施提供支持。
賽諾菲「大手筆」保障法國與歐洲疫苗供應
賽諾菲集團在馬克龍視察當天宣布,將投資4.9億歐元,在里昂的索恩河畔諾伊維爾(Neuville-sur-Saône)設立一座新廠,主要致力於疫苗生產,以便「保障法國與歐洲的疫苗供應」。
目前,賽諾菲集團正在開發兩種新冠疫苗,預計將於2021年面世。
馬克龍在視察時表示,全世界都在爭分奪秒地進行疫苗研發。
預計這筆4.9億歐元的投資將新創200個工作崗位,同時生產三到四種不同疫苗,優於一座工廠只生產一種疫苗的模式。
除了新工廠計劃外,賽諾菲還將投資1.2億歐元建立一個研發中心,主要針對突發性、有大範圍流行風險的疾病開發疫苗。
也就是說,賽諾菲的疫苗相關投入達到了6.1億歐元。
「一箭雙鵰」?
馬克龍對賽諾菲的「大手筆」顯然很滿意,讚賞地稱它「極好地聯結了我們必須進行的兩場戰鬥」。
他指的是哪兩場戰鬥呢?
一方面,是正在消退的衛生危機,另一方面,則是剛剛開始的經濟危機。
「美國優先論」風波化解?
值得一提的是,賽諾菲其實上月捲入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輿論風波,還讓愛麗舍宮不太高興:
其首席執行官哈德孫(Paul Hadson)稱,疫苗面世後將優先供應美國,因為美國投資支持了疫苗研發。
法國總統當下就表示,疫苗必須「從(單純逐利的)市場法則中抽離出來」。
法德意荷「抱團」訂疫苗
不僅如此,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四國已經結成「包容性疫苗聯盟」(L』Alliance Inclusive pour le Vaccin),並同英國-瑞典合資的製藥巨頭阿斯利康(Astra Zeneca)達成協議,加速新冠疫苗研發。
阿斯利康製藥集團老闆近日受訪時表示,公司的新冠疫苗目前在英國測試,有結果會在8、9月出爐。如果成功,10月份就能上線。
幾天前,這家製藥廠已經和法國、德國、荷蘭、義大利政府簽約,這四個國家已經預購了3到4億隻這家公司的新冠疫苗。
此疫苗在使用後將一年有效,阿斯利康保證屆時會以「成本價」出售(大約每支2歐元)。
法國政府還確認,阿斯利康還致力於「在歐洲建立本地化供應鏈」。阿斯利康首席執行官帕斯卡爾·索里奧特(Pascal Soriot)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歐洲生產線應該很快就會開始生產。」
事實上,阿斯利康製藥集團和法國可謂是合作緊密,今年1月20日,它還宣布5年內要在法國投資4.5億歐元,其中2億歐元用於擴大其敦刻爾克(Dunkerque)工廠生產線。
當時,馬克龍還曾趕赴敦刻爾克視察其工廠,並在工廠發表演說、為「選擇法國」峰會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