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原料、運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近期不斷有消息傳出,原料連連下跌,全球也已經開始進入價格戰了,今年的市場還會好嗎?
01
減運30%!運費跌破疫前水平!
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走跌明顯,數據顯示最新指數下跌11.73點至995.16點,正式跌破千點大關,再度回到2019年疫情爆發前水平。美西線、歐洲線運價都已經低於成本價,美東線也在成本價附近掙扎,降幅在1%-13%之間!
從2021年一箱難求到如今的空箱遍地,國內外多個港口運輸已經逐漸下行,面臨「空箱堆積」的壓力。上海、廣州等全國各大港口密集上演「空箱堆積」大戲,2021年「一箱難求」的盛況已不復存在,這條因疫情而火爆的產業鏈如今如入冰窟。
南沙港、深圳鹽田、深圳蛇口等華南地區港口都面臨著空箱堆存的壓力,其中鹽田碼頭空箱堆放6-7層,即將破開港29年以來最大的空箱堆積量。上海港、寧波舟山港也處於空箱堆積高居不下的情況。
美國洛杉磯港、紐約港、休斯頓空箱均處於高位,其中紐約港、休斯敦港碼頭正在增加擺放空箱的區域。
2021海運緊缺生產超700萬TEU集裝箱,而2022年10月以來需求減少,空箱壓港,目前估計有超過600萬TEU的過剩集裝箱。由於沒有訂單,上下游的物流公司也稱業績同比下降了20%!集運公司在2023年1月削減了亞歐線27%的運力,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和亞洲至北歐和地中海的主要貿易航線的總共690個預定航次中,在第7周(2月13日至19日)到第11周(3月13日至19日)的5周間取消了82個航次,取消率佔12%。
另外,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22年11月份我國對美出口暴跌25.4%。這一劇烈跌幅的背後是來自美國的製造業訂單下滑了40%!美國訂單迴流及他國訂單轉移,運力過剩正在持續加劇。
02
原料跌破5年低位,已下跌近20萬!
除運價大降外,由於需求轉移和萎縮,原料也開始出現大跌情況。
自2月以來,ABS連連下行,2月16日市場報價11833.33元/噸,較2022年同期(14100元/噸)下跌2267元/噸!部分牌號甚至跌破五年最低。
此外,號稱「有鋰走遍天下」的鋰產業鏈,也出現大跌情況。碳酸鋰從2020年的4萬元/噸暴漲至2022年的60萬元/噸,價格翻漲13倍。然而,今年春節後下游按需備貨,市場交投掛單,據市場顯示,截止2月17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下跌3000元/噸,均價報43萬元/噸,和2022年12月初的約60萬元/噸價格相比,下跌將近20萬元/噸,跌幅超過25%。目前仍在不斷下行!
03
全球貿易升級,中美「搶單」開場?
運力下降、成本大跌,而國內也有部分企業已經開始了一輪近半年的假期,可見需求不振的、市場疲軟的情況明顯。疊加戰爭、資源緊缺以及全球貿易升級等問題,各國都在搶佔疫後市場,提振本國經濟。
其中,美國在加速本國製造業重建的同時也加大了對歐洲的投資,據有關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美國對歐洲的投資金額為739.74億美元,而我國對美國的投資金額僅為1.48億美元。這種種數據都說明美國要打造歐美供應鏈,這也說明全球的供應鏈正在發生著變化,中美貿易或將上升為「搶單」之爭。
04
21.5萬億!化工大省風向有變?
2023年擴大投資仍是穩經濟穩增長的重頭戲。
近日,多地發布了2023年重大項目投資清單,截至2月12日,包括上海、天津、河北、江蘇、四川、山東、廣東、福建、寧夏等省份發布了2023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項目合計7652個,總投資額合計21.5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額合計33570.6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兩大化工大省山東、江蘇都透露出變革信號。山東省公布的1400個項目中,與化工相關的項目僅有79個,同比2022年104個,大幅降低31.65%。江蘇2023重大項目多達264個,其中與化工相關的項目僅有22個,涉及化工類項目的類型為新材料和化工產業,較山東省項目數量明顯偏少。
這共同透露出了四個信號:化工項目門檻越來越高;化工產業轉型升級任重道遠;以化工項目驅動產業的模式將成過去式;化工重點轉向高端化工領域,尤其是新材料板塊。
化工轉型升級之路任重道遠。如今各省化工項目審核日益嚴格,門檻越來越高,落後產能終將被淘汰。隨著產業集群化發展,不少化工企業的路仍舊是不好走。
未來各市場仍有較大波動,部分業內人士稱外需影響內供,國內的企業生存將面臨疫後第一個嚴峻的生存考驗。
來源:今日化工城、全球塑料、有料視點、開洋聊化工、全球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