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中國參加2021年9月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來源:鈦媒體App編輯拍攝)
持續兩年的換帥風波結束僅半年多之後,Arm中國再起波瀾。
2月13日上午,針對日本軟銀集團旗下英國晶元架構公司Arm中國合資公司「安謀科技」裁員消息,Arm公司方面向鈦媒體App展示的一份聲明中稱,「安謀科技(Arm中國)是一家獨立於 Arm公司且獨立運營的實體,我們無法對其人事安排發表評論。但我們預計我們的在華業務將不受任何影響,並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早前媒體報道,繼Arm宣布全球裁員15%之後,Arm中國近兩周也開啟了「裁員風暴」,涉及近百人(90-95人),大多數是研發工程師,主要包括SoC(系統級晶元)、HPC(高性能計算)兩部門,以應對2023年充滿挑戰的業務前景與情況。
據鈦媒體App了解,消息基本屬實。此次裁員給予Arm中國員工「N+3」補償,上述提及的部門都是原 Arm中國區董事長兼CEO吳雄昂所主導成立的所謂自研板塊,因此此次裁員或不涉及Arm全球核心業務,有業內人士表示,此番裁員主要是為了IPO上市而掃清業務障礙。安謀科技方面表示對此不發表評論。
據悉,Arm是全球第一大晶元半導體知識產權(IP)提供商,主要為蘋果、三星和高通等公司的移動設備處理器提供底層架構和晶元「動力」支持,在移動CPU市場佔比超90%,中國晶元公司大多採用ARM架構來設計構建從智能手機到伺服器的設備,每售出一顆晶元,Arm都會獲得較高的專利使用費。2016年,軟銀斥資320億美元收購Arm,並將其從紐交所私有化。
而安謀科技(Arm中國)是Arm於2018年在中國設立的合資公司,也是Arm技術IP在國內唯一的授權平台,國內合作專利業績並表至Arm公司,後者直接向客戶提供技術,合作夥伴包括阿里、紫光展銳、華為等,對中國晶元半導體產業極為重要。作為合資公司的最大單一股東,Arm公司占安謀科技47.33%的股權。
2020年6月-2022年5月兩年間,安謀科技發生了一場奪權風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晶元行業發展。
2020年6月,Arm與軟銀等股東聯手,試圖罷免吳雄昂,但吳雄昂拒不交出公司公章,罷免陷入僵局;
2022年2月8日,英偉達收購Arm失敗,日本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表示,Arm開始準備獨立上市,並決定整合Arm中國股權;
去年4月29日,Arm中國董事會宣布,聘任劉仁辰與陳恂擔任公司聯席首席執行官,並依法完成工商登記,隨後一周內新管理層從吳雄昂手中獲得了公司負責人許可權,並成功執掌Arm中國,這場換帥風波告一段落。風波平定後,安謀科技聯席CEO劉仁辰在員工大會上重申了公司在未來的運營中會堅持「四不變」原則,再次明確了自主研發權利。(詳見鈦媒體App前文:《Arm中國換帥風波始末》、《吳雄昂再遭Arm「罷免」,劉仁辰與陳恂擔任安謀中國聯席CEO》)
過去半年多,Arm公司加快了IPO上市步伐,更換了新的首席財務官Jason Child,並任命Spencer Collins為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法務官,以及AOL前首席財務和行政官Karen Dykstra、Raine Group聯合創始人兼合伙人Jeff Sine、Build Collective負責人Tony Fadell、高通公司前CEO兼執行董事長Paul E. Jacobs、英特爾前高管Rosemary Schooler加入Arm公司董事會。
今年2月,作為Arm控股股東,軟銀集團CFO後藤芳光(Yoshimitsu Goto)重申公司計劃在2023財年進行Arm上市的推進工作。Arm公司CEO Rene Haas隨後接受採訪時表示,公司將力爭於今年完成IPO上市,並同時表示IPO準備工作「進展良好」、「我們正在竭盡所能,並致力於在今年實現這一目標」。
目前,Arm是軟銀集團為數不多的盈利業務,也是孫正義急於推進Arm上市的原因之一。
根據日本軟銀集團2月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由於千億規模的軟銀願景基金受到科技股大跌影響,軟銀第三財季凈虧損7834.15億日元(約合59.28億美元),其中願景基金連續第四個季度出現虧損。但同時,Arm公司營收良好,三季度總營收達7.46億美元,同比增長28%,特許權使用費在季度增長12%。其中合作夥伴採用Arm架構晶元的出貨量達到80億顆,推動Arm架構晶元累計出貨量超過2500億顆。
不過,Arm IPO上市還有幾大障礙需要掃清。其中一個是Arm公司與高通和Nuvia的許可協議和商標侵權訴訟正在進行中,可能會推遲Arm上市進程;另一個是上市地點不確定,去年6月孫正義表示,Arm大部分客戶在美國,因此Arm很可能選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不過2022年末與英國首相蘇納克、Rene Haas的三方會談中,孫正義並未排除雙重上市的可能性,即Arm有可能在英美兩國兩個不同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但若選擇雙重上市就面臨成本及監管壓力,這同樣可能成為Arm IPO阻礙之一。
根據QUICK FactSet數據,截至去年11月底,美國資本市場總市值為42萬億美元,約為英國的14倍。美國股市交易量也很大,而英國屬於企業融資容易,但資本市場總市值低於美國、中國、港股、日本和印度,全球排名第六。
因此,如果軟銀最後確定Arm在美國單獨上市,此舉將進一步凸顯倫敦證交所在脫歐後的頹勢。
事實上,最近幾個月在行業下行周期中,全球晶元公司集體進入「裁員潮」。晶元巨頭英特爾、存儲晶元巨頭美光、晶元設備巨頭泛林集團(Lam Research)、EDA和IP龍頭新思科技等公司都已宣布裁員,規模在數百人到2萬人不等,而根據鈦媒體App了解,目前國內多家晶元公司也開始計劃裁員等「降本增效」措施,以應對今年行業挑戰。(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