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線號稱「死亡公路」,每年都有不少驢友在這條公路上喪失生命,關於川藏線含複線全長3176公里,穿越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橫跨14條江河,被中外地理學家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公路」。隨著這幾年來道路交通的慢慢完善川藏線的危險係數雖然下降,但是一路上的地勢地貌變化仍然兇險異常。
川藏線危險原因:
1.高山反應。川藏線從四川盆地的成都開始,一路西行海拔慢慢升高,雖然有很多海拔超過4000米的大山,缺氧有可能帶來許多問題,尤其對初涉此地的司機。
2.走川藏線泥石流塌方路段多,一般泥石流和塌方都發生在幾個路段。
既然路上如此危險那麼高原我們就不去了嘛?不不,真的勇士敢於直面生活的挑戰,
10天川藏具體行程安排
第1天.全國- 成都 第2天.成都-新都橋 第3天.新都橋-理塘
第4天-亞丁-稻 第5天-稻城-巴塘 第6天-巴塘-八宿
第7天-八宿-波密 第8天-波密-林芝 第9天-林芝-拉薩
第10天-拉薩-拉薩
一、人在高原注意事項
1.多飲水:由於空氣濕度低,人體容易脫水,加上血紅蛋白增高,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缺氧和寒冷的環境又使血管收縮,極易形成血栓,引發心腦血管意外。因此,進入高原後要不斷少量喝水,以預防血栓。一般每天需補充4000毫升液體。因濕度較低,嘴唇容易乾裂,除了大量喝水,還可以外用潤唇膏改善癥狀。
2.戒煙:一氧化碳是香煙的重要產物,它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是氧氣的250-300倍,如果在高原地區大量抽煙,將明顯加重高原反應。
3.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運動試驗證明,腹式呼吸比胸式呼吸更為規律和有節奏。這種方法也是哮喘病和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人本能的呼吸動作。所以,旅遊者在行走或攀登時,可將雙手置於臀部,使手臂,鎖骨,肩胛骨及腰部以上軀幹的肌肉作輔助呼吸,以增加呼吸系統的活動能力。
4.防輻射:高原的紫外線強度大,極易損傷皮膚和眼睛,特別是在雪地。因此,盡量避免將皮膚裸露在外。可以戴上防紫外線的遮陽鏡和撐遮陽傘,在可能暴露的皮膚上塗上防晒霜也是一個好主意。
5. 剛到高原,應避免劇烈活動和情緒興奮,避免洗很燙的熱水澡,以免循環加快而加劇缺氧,導致肺水腫。
6.保持高糖類(又稱碳水化合物,60%-70%),高植物蛋白和低脂肪的飲食原則。因為糖類不僅能夠快速提供熱量,使人適應高強度的活動,而且可增加氧氣的交換通氣量。過量脂肪和動物蛋白可加重高原反應。
7. 在高原旅遊及離開高原後三個月內,務必做好避孕工作,以免因精子質量問題產生不良後果。
8.高原反應容易導致失眠,可以適當服用安定保證睡眠,以及時消除疲勞,保證旅遊順利進行。
二、那些人不適宜進入高原
1.16歲以下和60歲以上者,因為這兩組人群中患高原病的機會較大。
2.患有貧血,糖尿病和較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和慢性肺病者。
3.精神疾病患者。
4.孕婦。
三、預防的方法:
登山上升的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步調平穩,並配合呼吸,同時要視坡度的急緩而調整,使運動量和呼吸成正比,尤其避免急促的呼吸。上升的高度應逐漸適應,每天攀爬的高度應控制,以適應高山氣壓低、空氣稀薄的環境。行程不宜太緊張,睡眠、飲食要充足正常,經常性地作短時間的休息,休息時以柔軟操及深呼吸來加強循環功能及高度適應,平常應多作體能訓練以增加攝氧功能。
高山病的急救辦法:
給氧及降低高度是最有效的急救處理,若有休克現象,應優先處理,注意失溫及其它併發症。立即休息,將病患者移至無風處,若疼痛嚴重,可服用鎮痛劑止痛。如果仍不能適應,則需降低高度,直到患者感到舒服或癥狀明顯減輕之高度為止。一般而言,高山病患者降低至平地後,即可不治而愈。雖然如此,嚴重之患者仍需送醫處理。
人生該有個不一樣的旅行,一生一次318國道川藏線,看不一樣的風景,遇見不一樣的人,還有未知的自己。歡迎諮詢文章所述行程,四人成團,隨時出發,租車包車自駕游,定製游,代駕服務等,天疆行,非同一般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