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勁增近300%,零跑開啟「領跑」?

繼「蔚小理」之後,零跑汽車終於「曬出」上市後的首份年度成績單。

3月21日,零跑汽車發布的財報顯示,去年營收123.85億元,同比增長295.4%,連續四年保持高度增長態勢,增速遠高於行業水平。

不過,零跑汽車也未能逃過「增收不增利」的難題,全年凈虧損為51.08億元,同比擴大79.53%。零跑汽車表示主要是由於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增加,以及營銷、行政、研發費用均較去年大幅增加所致。

對於眼下的零跑汽車而言,面對著營收和凈利的雙重「加碼」,多少有些喜憂參半。一方面,趨於接近300%的營收增長,已經向投資者和消費者證明了品牌逐漸被市場認可。另一方面,「燒錢」依舊是這些新勢力品牌們逃不開的命運。

毛利收窄近8%,零跑掌握財富密碼?

從「0」到「1」,零跑汽車起步晚但跑得並不慢。營收的大幅度提升離不開良好的是市場表現。

2022年,累計交付11.1萬輛,同比增長154%。相比之下,零跑汽車與「蔚小理」之間的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逐漸趨於同一水平。同時,遠超100%的增速,遠勝於蔚來小鵬、理想的34%、23%和47.2%,亦高於行業水平。

伴隨著營收交付大幅增長,零跑汽車的毛利率也得到了明顯改善。從財報上來看,相比於2021年毛利率在-44.3%,去年毛利率已經提升至-15.4%。對此,零跑汽車官方特別提到:毛利率的改善主要是因產品平均售價有所提高,以及每輛電動車的平均製造成本佔平均售價百分比有所下降。

此前,零跑汽車在意識到高性價比戰略帶來的局限以後,開始開拓中高端汽車市場。2021年9月,零跑汽車推出了定位中高端SUV——零跑C11。緊接著在去年9月份,零跑汽車繼續向上試探,推出了中大型轎車C01。

簡單從數據對比上,就能推斷出零跑汽車不同車型銷量佔比變化。去年T03累計交付61919輛,同比增長154.1%,佔比總銷量55.8%;C11累計交付44371輛,同比增長58.2%,佔比為39.9%;去年9月才剛剛上市的C01共交付4815輛,佔比達到4.3%。而在去年上半年時候,T03的銷量佔比則為63.5%。

正如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所說:「中高端車型為車企的主要利潤來源,如果零跑汽車的產品能在該細分市場得到認可,將有效提升企業整體盈利水平。」

不過,進入2023年以後,零跑汽車的銷量數據開始出現持續低迷,前兩個月累計銷量僅為4337輛。對此,零跑汽車解釋為,主要是由於車型迭代,完成了2023款車型SOP(小規模量產)及產線導入。

為完成KPI,零跑汽車不久前通過車型換代進行了一輪大幅降價。3月1日,零跑汽車發布了2023款的零跑C11純電版和增程版、零跑C01、零跑T03,最大下調價格幅度接近6萬元。

對於此番「降價走量」的做法,業界也是充滿質疑。有觀點認為,眼下的零跑汽車的毛利率仍未轉正,與蔚小理毛利率高於「10%」仍有很大差距。按照理想汽車CEO李想「毛利率20%以上」的說法,零跑汽車距離盈利還很遠,這種做法無異於是在犧牲毛利來換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也有部分觀點則認為,零跑汽車有望通過新款產品的推出和降價,改變銷量結構,逐漸脫離在市場中「低端車」的形象。

在此次財報電話會議上,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表示,從3月1日發布新車以來的20多天,C11增程式車型和C01車型的訂單量已經超過低價車型T03,C系產品佔比已經超過八成。他還強調:「對我們的公司形象以及這個產品的附加值等各個方面,都更加的正面。」

對於零跑汽車的定位,朱江明還表示,零跑的目標是「超越你的期待」,希望零跑的產品是「一個沒有短板的產品」。

成本一縮再縮,車企拼殺利器

在2023年,隨著車市價格戰愈演愈烈,前有特斯拉「下一款新車的製造成本削減50%」,後有小鵬汽車提出「超強的成本控制能力」,如何緊衣縮食過日子成為車企們面臨的新課題。

對於車圈的這波「降價」,零跑汽車官方並未給出正面回應,只提到「毛利都是正的」。那麼,既要市場又要盈利,零跑汽車又是如何做到的?

根據零跑汽車官方的說法,比如純電車型減少了行李架、行李箱、電動門把手等不必要的配置,又比如通過技術創新和功能優化達到降本目標,再比如通過與供應商合作降低零部件成本等。

為需求突破口,零跑汽車推出了全域自研戰略,通過提升核心技術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朱江明曾說過:「零跑C11、C01,哪怕10萬塊錢的成本,其中有7萬塊錢零部件是我們自製的,如果外購有10%毛利空間差價的話,我們就比別人有7000塊錢的競爭力。」顯然,隨著規模越大,所產生的價差會更大,也會平攤更多的研發成本。

對於研發投入的力度,零跑汽車確實在提升。2022年,零跑汽車的研發費用為14.11億元,同比增加90.6%。零跑汽車表示,研發投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研發人員人數增加,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零跑汽車共有研發人員2195名,在總人數中佔比為26.3%。雖然在體量上,零跑汽車的研發投入仍然無法於「蔚小理」相比,但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除此以外,考慮到零跑汽車是與「蔚小理」直營或代理商不同的經銷商模式,因此,在零跑汽車的銷售收入中扣除了經銷商返利。

零跑業績公告中稱,扣除返利影響,已於2022年下半年實現毛利率轉正,行業內經銷商返利一般為收入的8%—10%,而零跑作為新勢力車企,該指標可能更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零跑汽車高層也強調,零跑將會在2023年實現毛利轉正,但由於整體汽車市場正處於劇烈的變動中,毛利轉正的具體時間節點目前尚不能確定。

「2025年可能汽車行業格局已定,必須要在這個階段之前有一席之地。」在朱江明看來,現在是拼殺階段,對一個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在增長的市場,量是更重要的,首先要保證市場佔有率,「市場第一,兼顧毛利。2023年既要縮減、優化成本,同時也要追求更大的量。」

儘管提升市佔率成為零跑的當務之急,但如何把握好量和利之間的平衡,如何提升毛利並儘快實現盈利也是零跑汽車不得不面臨的難題。繼「蔚小理」之後,零跑汽車終於「曬出」上市後的首份年度成績單。

3月21日,零跑汽車發布的財報顯示,去年營收123.85億元,同比增長295.4%,連續四年保持高度增長態勢,增速遠高於行業水平。

不過,零跑汽車也未能逃過「增收不增利」的難題,全年凈虧損為51.08億元,同比擴大79.53%。零跑汽車表示主要是由於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增加,以及營銷、行政、研發費用均較去年大幅增加所致。

對於眼下的零跑汽車而言,面對著營收和凈利的雙重「加碼」,多少有些喜憂參半。一方面,趨於接近300%的營收增長,已經向投資者和消費者證明了品牌逐漸被市場認可。另一方面,「燒錢」依舊是這些新勢力品牌們逃不開的命運。

毛利收窄近8%,零跑掌握財富密碼?

從「0」到「1」,零跑汽車起步晚但跑得並不慢。營收的大幅度提升離不開良好的是市場表現。

2022年,累計交付11.1萬輛,同比增長154%。相比之下,零跑汽車與「蔚小理」之間的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逐漸趨於同一水平。同時,遠超100%的增速,遠勝於蔚來、小鵬、理想的34%、23%和47.2%,亦高於行業水平。

伴隨著營收交付大幅增長,零跑汽車的毛利率也得到了明顯改善。從財報上來看,相比於2021年毛利率在-44.3%,去年毛利率已經提升至-15.4%。對此,零跑汽車官方特別提到:毛利率的改善主要是因產品平均售價有所提高,以及每輛電動車的平均製造成本佔平均售價百分比有所下降。

此前,零跑汽車在意識到高性價比戰略帶來的局限以後,開始開拓中高端汽車市場。2021年9月,零跑汽車推出了定位中高端SUV——零跑C11。緊接著在去年9月份,零跑汽車繼續向上試探,推出了中大型轎車C01。

簡單從數據對比上,就能推斷出零跑汽車不同車型銷量佔比變化。去年T03累計交付61919輛,同比增長154.1%,佔比總銷量55.8%;C11累計交付44371輛,同比增長58.2%,佔比為39.9%;去年9月才剛剛上市的C01共交付4815輛,佔比達到4.3%。而在去年上半年時候,T03的銷量佔比則為63.5%。

正如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所說:「中高端車型為車企的主要利潤來源,如果零跑汽車的產品能在該細分市場得到認可,將有效提升企業整體盈利水平。」

不過,進入2023年以後,零跑汽車的銷量數據開始出現持續低迷,前兩個月累計銷量僅為4337輛。對此,零跑汽車解釋為,主要是由於車型迭代,完成了2023款車型SOP(小規模量產)及產線導入。

為完成KPI,零跑汽車不久前通過車型換代進行了一輪大幅降價。3月1日,零跑汽車發布了2023款的零跑C11純電版和增程版、零跑C01、零跑T03,最大下調價格幅度接近6萬元。

對於此番「降價走量」的做法,業界也是充滿質疑。有觀點認為,眼下的零跑汽車的毛利率仍未轉正,與蔚小理毛利率高於「10%」仍有很大差距。按照理想汽車CEO李想「毛利率20%以上」的說法,零跑汽車距離盈利還很遠,這種做法無異於是在犧牲毛利來換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也有部分觀點則認為,零跑汽車有望通過新款產品的推出和降價,改變銷量結構,逐漸脫離在市場中「低端車」的形象。

在此次財報電話會議上,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表示,從3月1日發布新車以來的20多天,C11增程式車型和C01車型的訂單量已經超過低價車型T03,C系產品佔比已經超過八成。他還強調:「對我們的公司形象以及這個產品的附加值等各個方面,都更加的正面。」

對於零跑汽車的定位,朱江明還表示,零跑的目標是「超越你的期待」,希望零跑的產品是「一個沒有短板的產品」。

成本一縮再縮,車企拼殺利器

在2023年,隨著車市價格戰愈演愈烈,前有特斯拉「下一款新車的製造成本削減50%」,後有小鵬汽車提出「超強的成本控制能力」,如何緊衣縮食過日子成為車企們面臨的新課題。

對於車圈的這波「降價」,零跑汽車官方並未給出正面回應,只提到「毛利都是正的」。那麼,既要市場又要盈利,零跑汽車又是如何做到的?

根據零跑汽車官方的說法,比如純電車型減少了行李架、行李箱、電動門把手等不必要的配置,又比如通過技術創新和功能優化達到降本目標,再比如通過與供應商合作降低零部件成本等。

為需求突破口,零跑汽車推出了全域自研戰略,通過提升核心技術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朱江明曾說過:「零跑C11、C01,哪怕10萬塊錢的成本,其中有7萬塊錢零部件是我們自製的,如果外購有10%毛利空間差價的話,我們就比別人有7000塊錢的競爭力。」顯然,隨著規模越大,所產生的價差會更大,也會平攤更多的研發成本。

對於研發投入的力度,零跑汽車確實在提升。2022年,零跑汽車的研發費用為14.11億元,同比增加90.6%。零跑汽車表示,研發投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研發人員人數增加,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零跑汽車共有研發人員2195名,在總人數中佔比為26.3%。雖然在體量上,零跑汽車的研發投入仍然無法於「蔚小理」相比,但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除此以外,考慮到零跑汽車是與「蔚小理」直營或代理商不同的經銷商模式,因此,在零跑汽車的銷售收入中扣除了經銷商返利。

零跑業績公告中稱,扣除返利影響,已於2022年下半年實現毛利率轉正,行業內經銷商返利一般為收入的8%—10%,而零跑作為新勢力車企,該指標可能更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零跑汽車高層也強調,零跑將會在2023年實現毛利轉正,但由於整體汽車市場正處於劇烈的變動中,毛利轉正的具體時間節點目前尚不能確定。

「2025年可能汽車行業格局已定,必須要在這個階段之前有一席之地。」在朱江明看來,現在是拼殺階段,對一個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在增長的市場,量是更重要的,首先要保證市場佔有率,「市場第一,兼顧毛利。2023年既要縮減、優化成本,同時也要追求更大的量。」

儘管提升市佔率成為零跑的當務之急,但如何把握好量和利之間的平衡,如何提升毛利並儘快實現盈利也是零跑汽車不得不面臨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