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聯儲加息50個基點落地,道瓊斯指數大跌超過3%,納斯達克指數下跌近5%,而且今年預計還要大幅度加息並伴隨著縮表,市場一片悲觀情緒。A股周五開盤也是三大指數大幅低開,收盤跌幅超過2%。這之間究竟有什麼邏輯關係?美股對A股影響真的這麼大嗎?
從單純的股市走勢來看,事實上美股在年初已經開始築頂,尤其是納斯達克指數在去年12月份就開始了,今年1月份正式完成頂部結構,開始進入月線周期的熊市狀態。而且本季度正在完成季線周期的築頂結構,一旦完成將開啟季線周期的大熊市,這是自09年以來美股十幾年的季線周期超大牛市首次走熊。看看納斯達克指數季線形態,頂部結構明顯,而且力度極大。至於能否真正確認走大熊,還得到6月底看本季度的最終走勢是否確認。目前只能看到月線周期的小熊趨勢,下跌空間暫時看到30000點左右。
再來看A股,大盤三大指數幾乎與美股指數同步、同形態,都是進入到小熊市階段,距離超大熊市只有一步之遙。從技術風險角度來看,幾乎一樣。再看看其他國家的股市情況,重要經濟體股市幾乎都與美股同步,就像我們A股的一個板塊,龍頭便是美股。這也就意味著全球性的金融風險即將來臨,而且可能性極大。
那麼是不是意味著,當美股這個龍頭不保時,我們A股以及全球其他重要經濟體也一定會被帶入超大熊市呢?別的國家幾乎是跑不了的,因為都是跟著美股進行了一波超大級別的大牛市,都是處於歷史高位,這種情況龍頭的帶動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好多人都喊著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即將到來的原因。
這裡的重點來了,為什麼A股就有可能避免呢?前面講過,A股目前正處於混沌期,雖然向下一步也會進入超大熊市,但是在這十幾年的以美國為龍頭的其他國家都大牛市的時候,A股並沒有跟隨龍頭走牛。目前依舊是3000點的位置,雖然很多個股、行業依舊有很大的泡沫,但是整體風險已經釋放不少,至少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向下的風險已經不大。
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美股其實對應的不是A股,而是中房。看看我們長達二十年的房地產大牛市,再對比美股這麼多年的超大牛市,應該就能明白一些。這兩個市場在各自國家的地位也是一樣,甚至可以說不是經濟金融問題,更多的是政治問題。美國人包括政府幾乎所有的財富都在股市裡,所以,無論哪一黨上台,總統第一件事就是穩定股市,推高股市,這是符合所有美國人利益的事。一旦股市出現問題,美國政府幾乎會毫不猶豫地不惜一切代價救市,哪怕搭上美元信用也在所不惜。
再進一步扒開說,美國之所以能領導全球,能有如今的霸權地位,他們的底氣在哪裡?底氣就是領先的科技、軍事、金融、文化、傳媒以及以全球龍頭為引導的最主要的全球消費市場。而這些底氣具體存在於哪裡呢?就在美國股市裡,以上市公司的形式存在、發展、壯大著。當股市出現問題時,這些優勢或底氣對應的公司都將受到大熊市的打擊,金融動蕩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運營,甚至導致大批量的破產、拍賣、兼并等等,各類科技、軍工、金融等公司的發展必然受到阻斷,甚至直接消失。從而讓美國所依仗的這些優勢都削弱甚至徹底喪失,然後就是整體國力大衰退,這是任何一屆美國政府都無法接受的情況,所以說美股更多的是一個政治問題而不是一個市場問題。
同樣的道理,對我們來講,房市同樣重要,房地產看似只是一個行業,但是實際上牽扯了幾十個大的行業,比如鋼鐵、水泥、玻璃、建築裝飾、傢具家電等等,細分的話真會數出三四十個行業來,而且全都是妥妥的實體經濟,幾乎涵蓋了全國大部分的人群。再加上國民一大半的家庭財富都在不動產上,而且負債率極高。這樣的話,房市一旦進入熊市,那也是極其危險的事,比如房價跌去首付時,就會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如果按揭購房者不能及時追加抵押資產或者還款降低槓桿的話,那實際上就是破產了。如果出現大面積的斷供時,那就相當於銀行承擔了這個風險,結果自然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房市繼續上漲呢?一樣危險,跟美股一樣,越漲越高風險越大,越容易硬著陸。所以這幾年國家不停地強調房住不炒,就是不讓房子向上炒了。同時又不停地提到嚴防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出台各種限制,就是為了凍結流動性,讓他橫在那裡,慢慢進行橫向修正,消化掉風險。
這就是美股和中房目前走勢的邏輯,至於A股,反倒沒有那麼的危險,因為畢竟沒有在C位上,無論是國外的戰爭還是當前的疫情,股市反倒不會受到最直接的衝擊,而且前面分析過,股市目前處於風險已經有了一定釋放的混沌期,很多行業和個股又出現了價值窪地,也就是有了資金進場的可能。
所以,對於以後的A股市場,個人還是偏樂觀的,期待向上結束混沌期,開啟大牛市。當然對於散戶而言,無論對後市如何看待,都不能作為交易的依據,散戶的交易最終要落實在當下的走勢上,而不是對未來的預期。畢竟散戶主要是短線投機,而不是長線價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