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在外需不濟、運力供給依然寬鬆的背景下,集裝箱海運市場持續呈下跌態勢。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上周跌幅再次擴大,本周能否守住900點關卡成為市場焦點。但由於部分航線出現爆艙現象,市場最新消息顯示船公司預計4月調漲運價。
集裝箱船運價指數九連跌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3月11日發布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周度報告,上周,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繼續處於調整走勢。集運市場運輸需求恢復情況不如往年,供需基本面較為疲軟,多數遠洋航線市場運價延續下行走勢,拖累綜合指數繼續調整。3月10日,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906.55點,較上期下跌2.6%。不僅呈現九連跌,而且連續五周處於千點大關之下,跌幅也較之前一周的1.65%明顯擴大。
上周,遠東到美西線每FEU運價下跌37美元至1163美元,跌幅3.08%,較之前一周跌幅2.76%擴大。遠東到美東線每FEU運價周跌127美元至2194美元,跌幅從之前一周的2.93%擴大至5.47%。另外,遠東到地中海線每TEU運價下跌11美元至1589美元,跌幅0.69%,較之前一周跌幅0.31%略微擴大。
不過,遠東到歐洲線每TEU運價為865美元,與之前一周持平。
船公司4月要漲價?
業界人士指出,集運公司積極調整運力,加上亞洲工廠年後出貨動能開始略升溫,歐洲線至3月底多艘集裝箱船已出現滿艙現象,有助運價止穩。
市場消息同樣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一周,歐洲線因為減艙因素,部分市場出現爆艙現象,船公司預計4月開始調漲運價,業界估計最多每大箱調漲200美元,但能否成功有待觀察。
另外,還有大型貨代公司指出,目前除了歐線,部分市場到美國墨西哥灣區,包括休士頓、莫比爾、堪薩斯等都有爆艙現象, 船公司有4月漲價計劃,但能否成功還要觀察後續船公司減班狀況與貨載增長與否。
此外,東南亞線也出現爆艙的現象。由於船期調整等原因,國內部分港口至印尼、泰越,2月底至3月爆艙嚴重,價格持續小幅上漲。航運專家對此分析稱,部分航線貨量激增,可能與齋月等節日因素有較大關係,後期能否持續,還需保持關注。
文章內容由運去哪整理自界面新聞、期貨日報、國際船舶網、進出口經理人、海運網等,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