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對中國的和平提議留有空間

作者:吾樓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依靠西方救援抗俄的同時,也對以談止戰保留了一定的迴旋空間。他的審慎姿態,讓中國或其他國家提出的和平方案進一步體現了價值。


對於中國在俄烏戰爭一周年提出的十二點和平方案,以及中俄最新聯合聲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態度與美國政府不同。到目前為止,澤連斯基及其執政團隊並未反對中國主張和談的立場,並積極看待中國可能扮演的角色,重視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建設性作用。中國促成伊沙和解,澤連斯基政府表達了祝賀。3月22日,就在中俄領導人結束會談當天,澤連斯基表示希望中國成為烏克蘭的合作夥伴,參與烏克蘭提出的和平方案。

澤連斯基對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持開放、積極、稍顯審慎的態度,這與美國政府及北約近來消極、甚至先入為主地否定中國角色的做法形成反差。從澤連斯基公開表態來看,他對中國可能扮演的和談角色抱有期待。對於數周以來美國放風「中國可能軍援俄羅斯」情報,澤連斯基及其團隊也未隨聲附和,而是多次強調中國並未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在中俄領導人會晤當天,澤連斯基團隊也重申了這一點。

▲3月21日,中俄領導人在克里姆林宮合影。

在美國和北約消極對待中國的情況下,澤連斯基能夠保持清醒和警惕是好事。一年多來經過在國際舞台上的歷練,澤連斯基已展現出成熟政客的面貌,對大國地緣政治博弈有獨立的判斷。他應該能夠認識到,美國消極看待中國和平方案和維護烏克蘭的主權利益無關,而是出於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同中國的競爭的需要。

澤連斯基需要依賴美國主導的軍援收復失地,但何時以何種方式實現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的目標並無定論。美國國內共和黨人反對援烏的聲音已越來越大,拜登政府也從未說明幫助烏克蘭獲勝的標準,比如是否收回克里米亞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近日接受媒體人採訪時承認,俄烏雙方都無法通過軍事手段實現各自的政治目標。美國前國安顧問博爾頓近日發表在《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也說,拜登政府希望俄羅斯「輸」,但似乎害怕烏克蘭「贏」,美國並未制定具體的目標,北約也存在戰略缺失。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Mark Milley)。

美國去年曾在幕後施壓烏克蘭保持和俄羅斯和談,拜登也曾專門發文強調,這場戰爭最終會通過外交手段得以解決。然而,現在美國白宮和國務院公開反對中方推動的和談與停戰,美軍領導層又承認俄烏雙方都無法軍事上取勝,美國內部的分歧很難不引起澤連斯基的警惕。

澤連斯基應該看到,烏克蘭作為這場代理人戰爭的受害者終將承受最大的損失。美國反對和談,暴露了美國支援烏克蘭抗俄的真實意圖。美國不希望中國推動俄烏和解將美西方置於被動的地位,從而打亂了美國削弱俄羅斯的戰略目標,更不希望中國因此衝破美國構築的圍堵堡壘。

如果美國無法保證讓烏克蘭完全取勝,澤連斯基就要為烏克蘭可能在軍事上無法完全取勝留有一定的迴旋空間。只要他保持審慎姿態,中國或其他國家提出的和平方案就有發揮作用的基礎。

從烏克蘭外長今年兩次和中方接觸來看,澤連斯基非常重視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不可或缺性,以及中方推動止戰停火方面的真誠態度。澤連斯基並不想像美西方那樣,將俄烏衝突責任推到中國身上,而是寄望於中國扮演止戰和談的建設性作用。

▲3月23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訪問赫爾松地區。

雖然澤連斯基提出的和談十項條件不同於俄羅斯的方案,也不同於中方的十二點和平方案,但三個方案依然存在共識之處,比如確保核安全以及糧食和能源安全、防止事態升級和結束戰爭。中俄領導人會晤後,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中國和平方案可以是結束俄烏戰爭的基礎,但只是西方和基輔並未準備好接受這一方案。同日,澤連斯基提到,烏克蘭正在等待中方回應,現階段收到了一些信號,只是尚不具體。

任何形式的戰爭都可以通過談判停止或結束。俄烏矛盾越複雜,越尖銳,就越需要強調和談的重要性。對於中國提出的和平計劃,烏克蘭持開放態度,俄羅斯給予積極評價。這是當前唯一的受到俄烏雙方正面看待的和平方案。中國主張止戰和談,立場公正,無論從國力、國際地位和對俄影響力,都是最合適的調停者,也是戰後安排和經濟重建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

但無論外界力量如何調停,是否談判、如何談判,最終還是取決於俄烏雙方。為了和平,俄烏雙方最終都免不了要做出讓步。俄羅斯作為戰爭的發起方,應做出比烏克蘭更大的讓步。烏克蘭作為最大的受害者,也應該適時調整姿態,通過政治手段及時將國家的損耗降至最低,避免錯過和談止戰的最佳時機。

最後,澤連斯基作為英雄總統,最終還是要回歸國內問題,包括國家重建、政府腐敗、西方援助漏洞和國內政治鬥爭。而在應對這些問題之前,止戰和談是第一步。如何結束和俄羅斯的戰爭,將來如何與俄羅斯和平共處,都是澤連斯基政府以及未來烏克蘭總統必須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