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線在哪?韓國男團稱台灣是「國家」,中國粉絲仍斥巨資應援慶生

近期,國內在大力整頓「粉圈」亂象,明確提出要規範應援集資等行為。然而在此風口,仍有人頂風作案,巨資為偶像開展生日應援。日前有人爆料稱,中國粉絲為給韓國防彈少年團成員朴智旻「最好的應援」,從今年4月份就開始籌款,三分鐘內集資數額就突破百萬。其粉絲團甚至「自豪」地表示,通過「不懈」的努力和「難以想像的天價廣告費」,他們成功地與韓國濟州航空公司達成了「為朴智旻定製專機」的合作。

此外,在該明星生日當天,美國和英國兩大重量級媒體也會為其刊登整版「慶生廣告」,如此大手筆也是出自「中國粉絲」之手。對此,就連很多外國網友都對這些中國粉絲「壕無人性」的「示愛」方式,感到無比吃驚。

平心而論,追星可以,但要注意方式。粉絲集資「應援」本就是一種病態、畸形的飯圈怪象,何況此次應援事件的主角團隊,數次被曝有「反華行為」,防彈少年團成員甚至在採訪中公開稱台灣為「國家」。

然而,大多數粉絲卻對此毫不在乎,甚至奔走於各大論壇下,為「哥哥們辯護」。不得不說,這些人的愚蠢行為令人難以置信,做人要有底線,更何況追星呢?你所謂的「哥哥」已然站在國家和民族的對立面,你還要替他去開脫,甚至花著父母的血汗錢去做一些自我感動的事,你們真的以為會得到他們的半點感恩嗎?

然而這樣可悲的事,在國內不止一件。此前,部分中國粉絲為了應援在韓國軍隊服役的偶像,竟然直接把物資送到了該國軍隊里!這些粉絲們甚至對該部隊致以崇高的敬意……中國人花錢去犒勞外國人的軍隊,這世道是怎麼了?更值得注意的是,收到物資的韓國「猛虎部隊」在朝鮮戰爭期間罪行不輕……在無數英烈拚死守護的土地上,居然生長著一批對那段血淚歲月視若無睹的「粉絲」,怎能不令人心痛?

實際上,除了警惕此等不正常價值觀對國內年輕人的荼毒,粉絲消費市場的境外導向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點。據統計,去年中國「偶像市場」總規模達到一千億元,可見粉圈的消費需求無比強大。而國內早已提出現階段發展經濟要以內循環為主,不然境外一「感冒」,境內難免要受到波及,把大筆金錢花到無法創造新價值的粉絲消費領域,顯然不符合內循環所需。

近幾年,粉絲經濟蓬勃發展,面對粉圈這樣的「超級市場」,引導國內粉絲經濟內循環十分重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相當一部分人因粉圈亂象,或在相關利益鏈的引導下,選擇放棄「內娛」。飯圈內甚至有一條自上而下的歧視鏈,「追星國外」才是「人上人」。

這其中恐怕不僅僅是「個人喜好」那麼簡單。從這次應援事件就可見一斑,在短時間之內,到底是誰有這樣的凝聚力,開展如此龐大的籌款活動?又是誰能在背後組織和運作這些事情呢?此等行為是否合法呢?

總之可以預見的是,官方遏制飯圈亂象也只是剛開始,無論是「哪個圈」都需要回歸理性。畢竟粉絲與偶像之間應該是共同成長、良性互動的模式。或許在大力整頓之後,我們便可期待真正蓬勃發展的「內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