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直航點恢復還可以再快點,台胞喊話台當局真心實意對兩岸交流

台當局昨天宣布恢復兩岸直航10個定期航班航點,並於今日(10日)起執行,受到台商台胞普遍歡迎與點贊。

廈門創業的台灣青年、清華海峽研究院秘書長羅鼎鈞在接受海峽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直航航點的恢復代表著廣大「兩岸族」往返兩岸的路變得更加暢通,回家變得更方便,也意味著兩岸交通來往成本降低,造福台商、台青、台生及陸生群體。

羅鼎鈞介紹,此前因為只剩下北京、上海、成都、廈門等4個直航點,且航班不多,他周圍許多兩岸婚姻家庭長時間無法返回台灣,親友相見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如今隨著航點的恢復增多,我們這群新『兩岸族』總算可以較方便與海峽對岸的親友見面,否則,以前很多時候只能停留在視頻電話的『空中相見』。」

不過,羅鼎鈞進一步表示,希望接下來兩岸客運海上直航能夠全面恢復,也呼籲民進黨當局不要再限制大陸居民赴台。台當局交通主管部門曾誇下海口說,2023年台灣境外遊客中大陸遊客要達到100萬人次,但從去年底至今三個多月,民進黨當局在兩岸交流交往上從「半套小三通」再到今日航點恢復,都還是採用「漸漸恢復」方式,不夠快,扭扭捏捏,還沒有全面恢復,與兩岸交流最熱絡時的景象還是相差很多。「希望民進黨當局能切實從兩岸同胞民生福祉出發,真心實意恢復兩岸交流交往,而不是泛政治化,隔三差五以政治借口來阻擋兩岸交流交往。」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劉性仁表示,民進黨當局願意恢復直航點是一個好的開始,也獲得大陸方面的正面回應,外界多加以肯定。「希望民進黨當局接下來在兩岸關係上能做更多的實事,促進兩岸之間的交流交往,多從民生福祉角度考慮,少一點意識形態綁架。」

自2月20日起,民進黨當局開放港澳人士赴台個人游並取消跟團限制,但至今仍限制大陸遊客赴台。對此,劉性仁呼籲民進黨當局別再阻擋陸客赴台。「沒有兩岸交流與沒有大陸市場的台灣,會變得如何地不切實際?!」

劉性仁指出,今年2月份台灣出口金額年降幅達17.1%,「連六黑」,比原本預期表現還要差。台灣內需及普遍低薪化、學校缺乏陸生挹注,觀光業缺乏大陸的遊客,經濟始終提升不起來。「如果能開放陸客、陸生赴台,將助力台灣經濟,改變台灣目前暮氣沉沉的景象。」(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陳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