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一日兩次7.8級大地震,真是地核反轉惹的禍?


1、災難來襲

當地時間2023年2月6日凌晨4時17分(北京時間6日上午9時17分),位於土耳其東南部的卡赫拉曼馬拉什省發生7.8級強烈地震。

就在地震發生前的1月19號,土耳其天空驚現"粉色花朵"碟形透鏡雲,模樣十分詭異。

地震前一天,土耳其再次出現神秘藍光,猶如閃電,但沒有閃電明亮,沒有聲音;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3分鐘。

藍光過後大約2分鐘,地表開始轟鳴,聲如蒸汽火車,大地開始震動,城市瞬間陷入黑暗,強震隨即發生。

首次地震發生後,當地餘震一直不斷。

誰知在當地時間6日晚上18時24分,在東安納托利亞斷裂帶北緯38度,東經37.15度,土耳其再次發生了一次震級7.8級的淺層地震

此次地震和早晨的首次7.8級地震一起,構成了一個在全球地震史中相對少見的雙主震。

由於強力地震影響,餘震不斷。周邊的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均有明顯震感。

截至7日晚,土耳其方面證實死亡人數已經上升至5000人,3萬多人受傷,2818座建築物被完全摧毀。

災難現場,一位父親牽著被壓在石板下女兒的手

但,誰都清楚,這不會是最終的數字。這次地震300公里範圍內有33座大中城市,而且當時大多數人正處於睡夢中……

其實,地震發生後,美國地震學家已將這次地震與1939年的土耳其7.8級地震相對比,認為這次地震造成的傷害可能遠超後者。

而那次地震,土耳其的傷亡人數超過3萬人……

雖然土耳其屬於多發地震帶國家,歷史上曾發生過不少大地震,但一天時間出現兩次7.8級大地震,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惕。

尤其是今年地震格外頻繁,全球共發生六級以上地震13次,其中6.0級到6.9級9次,7.0級到7.9級4次,最大的地震就是土耳其這次。

土耳其一天兩次強震,歷史罕見

有人因此提出,會不會是由於地核反轉,才造成了地震帶活躍,造成這次罕見的「雙主震」?

因為就在地震前不久,我國科學家發表論文稱:

地球內部正開始反轉,且具周期性,很可能對人類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2、神秘的地球內部

儘管人類對太空探索的領域已經擴大到整個太陽系,但對我們腳下的地球卻還知之甚少。

科學家通過地震波等探測手段,對地球的整體結構只有大概了解,將地球整個岩質球體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

地球內部如煮熟後的雞蛋

這三個部分厚度不一,猶如煮熟後的雞蛋,猶如蛋殼,蛋白和蛋黃。

如同「蛋殼」一樣的地殼,是三個部分最薄的一層,但厚度並不相同。

其中,大陸地殼厚度最大,平均為33公里,高山、高原地區厚度則可達40-70公里;海洋地殼較薄,平均厚度約為6公里,平均厚度約為17公里。

有人可能覺得17公里也不算什麼,可目前人類已知的地殼深探實驗才達到12公里,這便是眾所周知的蘇聯「科拉超深鑽孔計劃」。

1970年,蘇聯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開始的一項科學鑽探,其中最深的一個鑽孔SG-3在1989年達到12,263米(即12公里深度),以垂深計算,這個鑽孔仍是到達地球最深處的人造物。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雖然延續了這一項目,但最終直至2006年資金耗盡而結束了整個計劃。

由於地殼平均厚度大約是30000米,這意味著科拉超深鑽孔連一半的地殼也沒有鑽透,便功虧一簣。

戛然而止的「科拉超深鑽孔計劃」

因為計劃的戛然而止,這個人類有史以來最深的「探地」計劃也衍生出無數離奇懸疑的故事,以及「地球空心說」「地下文明」等猜想。

實際上,「科拉超深鑽孔計劃」終止主要就兩個因素:資金不足和鑽頭不頂用。

整個計劃使用的鑽頭只耐300攝氏度高溫,但1萬米深度的地殼溫度早超過了這個數字。

至今為止,科學界對地幔內的溫度眾說紛紜,但是普遍認為其中溫度可能不會低於太陽表面的溫度。

地球內部刨面圖

地幔的厚度就像熟雞蛋的蛋白部分,厚度遠超過地殼,平均厚度約2865公里,也就是2865000米,這意味著人類探知地下世界的實驗,連蛋殼都沒來得及敲碎。

過去科學研究認為,地幔中主要是流動的岩漿

也正是這個原因,在人們想像中,地幔整體應該是非常緻密的結構,除了岩漿層,不會留出什麼多餘的空間或者縫隙。

但是很長時間,科學家始終沒找到對地球內部研究的可行方法。

科學家利用地震波來研究地球內部構造

1996年,中國學者宋曉東和Paul Richards,利用地震波的分析來研究地球的內部結構,首次觀測到地球內核差速旋轉的證據。

這項發現在頂尖科學雜誌Nature上作為封面文章發表,被Science雜誌評為當年十大科學突破之一,並被美國Discover雜誌評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隨後,科學家一直通過地震波來研究地球內部構造。

2021年6月3日,一項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的研究顯示,地心固態核的生長具有奇怪的現象,存在不對稱性。

簡單點說,地核並不是實心的!

通過最新的地震波探測發現,地震波在地球內部進行傳輸的時候,經過兩個區域的時候速度會變得異常慢,這說明這裡存在著固態的東西。

經過數據採集和還原,科學家發現地幔層存在兩座極其巨大的疑似山脈的東西。

如果按照探測出的數據,這兩座山脈如果出現在地表,那麼實際高度將直接穿過大氣層,可見其多麼高大。

不僅如此,已經有科學家經過研究證明,在我國青藏高原的地下,目前還探明存在至少三個台灣地區面積大小的空心層。

科學家發現青藏高原地下存在巨大的空心結構

如此面積巨大的空洞里又會藏有什麼,還是沒人知道。


3、 地核反轉

如果穿過地幔層,就到達了地球的核心處,即地核。

把地球像個熟雞蛋一樣剝開的話,地核就是最裡面的蛋黃。

這裡是地球三個部分最厚的一層,平均直徑大約是6500公里,是地幔厚度的兩倍多;體積比火星還大,占整個地球質量的31. 5%,體積則占整個地球體積的16. 2%。

地球內部厚度

迄今為止,人類對地核的了解依然寥寥無幾,只是大致推測地核分為內核和外核兩個部分。

其中,外核是為了保護內核而存在,內核應該是一個密度非常巨大的固態金屬核。

外核以液態存在,內核也在快速地轉動,並且進行著高速地流動。

從某種程度上說,內核與外核彼此存在方式像是一個懸浮的液態金屬球,它們在活動中產生了巨大的磁力,也就是地球磁場

有天文學家曾認為,地球的「地核」其實就是傳說中的「忒伊亞」。

大約45億年前,一顆名叫「忒伊亞」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

結果,一部分碎片進入到太空中變成了月球,其餘的碎片,卻一直都沒有被發現。

有人推測,地球內核其實就是那個消失的忒伊亞碎片

因此,有科學家認為,「忒伊亞」其實是被地球的熔岩海洋吞沒,最終成為了地球的一部分。

這依然只是猜測。

科學家困惑的不只是地核的構成,連地核的旋轉方式也是一頭霧水。

一直以來,科學家只是知曉地球內核有著差速旋轉的現象,但並不清楚它的自轉速度和方向。

地球物理學家普遍的看法是:內地核和地球自轉的方向是一致的。

但是,這個認知在今年1月卻被中國科學家給顛覆了。

2023年1月23日,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內容為「地球內核正在逐漸反向旋轉」的科研論文。

論文發表在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電子版

論文作者提出,「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到2009年左右,地球內核為正向差速旋轉,速率快於地球自轉,而從2009年之後,內核開始反向差速旋轉,速率慢於地球自轉,時間周期差不多70年。」

這篇文章由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研究員楊翼博士團隊撰寫,他們匯總了1964年到2021年間的地震觀測數據,尋找在同一個震源重複發生的天然地震。

由於不能直接進入地球內部探察,科學家們都是通過分析過去60年來的地震波反饋數據,來判斷地球內部的狀況。

通常,同一位置發生的兩次地震,在同一地震台站會產生幾乎同樣的地震波形和到時記錄,但是自從2009年後,這種地震信號的時變現象在全球的地震波路徑上統一消失了。

2009年後,地核已經停轉

翻譯成大家聽懂的話就是,2009年之後,地核可能已經停轉或者正在反轉。

因此,科學家們普遍認為,2009年地球內核正向差速旋轉停止,速度和外部結構同步;2009年之後,地球內核的反向差速旋轉開始了楊翼博士團隊認為是同一個路徑之下,內核發生差速運動,導致內部結構不均勻的移位。

或許在我們永遠無法抵達的地下深處,地球核心正在改變已經平穩運行了數十億年的結構,正發生著我們無法想像的巨大變化。

這個反轉到底對地球會產生多大的變化,論文並沒有定論。


4、值得警惕,但不必過分擔憂

根據現有記錄,地球內核出現反轉目前最早記錄是1974年,兩年後便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唐山7.8級(有外媒認為實際震級應該超過8級)大地震。

2009年,地球再次出現反轉,兩年後的日本便發生了里氏9.0級的「3·11」大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

日本3.11大地震

近半個世紀,地球內核不斷出現反轉現象,已是國際科學界公認的事實。

但由於科學家對地球內部的真正情況所知甚少,甚至對內地核與外地核還沒完全搞清楚,地核反轉後周期內是否會引發強烈地震,由於人類地震記載記錄有限,目前還在進一步觀測中。

按照楊翼博士團隊提出的「每隔35年時間,內地核的自轉就會出現顛倒」說法,大概到2040年,內地核的自轉方向會和地球自轉一樣。

在此期間,大型地震會不會繼續出現,不好說,但由於受到地球內核自傳變化,地球磁場、海平面以及全球氣溫必然會出現相應的變化。

這是因為地球從裡到外都存在耦合關係,相應的自轉周期猶如一套共振系統,持續產生放大作用。

比如地球的磁場每隔一段時間也會發生漂移或者顛倒,地球的南北磁極每隔10萬年就會經歷一次完整的顛倒過程,進而造成地磁紊亂。

不過,也不必對地核反轉感到特別擔心。

之前提到1974年有記錄的地球反轉現象,只是人類開始關注地震後採集到數據。

地球上47億年的演化歷史中,至少有二十多次生物滅絕事件,但至少需要經曆數十萬乃至數百萬年。

就像《摩羅街》里一直說的:人類出現的歷史對上帝來說,還不夠喝一杯下午茶的,因此不用總是擔心世界末日的到來。

所謂「70年的震蕩周期」,只是科學家根據地震波歷史數據做的推測。

再直接點說,地球內部反轉很顯然在此之前就存在,如果真的引發什麼大規模「生物滅絕」,地球生命顯然很難繁衍生息到今天的規模。

從這個角度說,未來是不是還有土耳其如此規模的大地震?中國會不會也有超過7級的地震?

答案是,肯定有!但不用太擔心。

此次土耳其的具體發震斷裂是在東安納托利亞斷裂體系的南部分支,我國與其同屬於歐亞地震帶上,不可避免會受到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影響。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但是,主要地震影響區域是在青藏高原等西部地區,這也是為何那裡經常會發生地震的原因。

中國內陸城市雖然也分屬不同地震帶範圍,但發生地震風險相對較低。

但是,地球內核的差速旋轉周期性變化,磁場方向將發生急劇變化,正逐漸對地球氣候環境有巨大影響,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5、氣候臨界點

2021年以來,地球似乎始終沒有「太平」過。

世界氣象組織WMO)為此發出預警:15個已知的全球氣候臨界點,已經有9個激活了。

2019年,《自然》雜誌公開列出了地球的15個氣候臨界點。

所謂「氣候臨界點」,簡單來說,當你坐在椅子上往後靠,翹起兩條椅子腿。剛開始,你可能還可以輕鬆地控制椅子不會倒下,但隨著傾斜角度越來越大,在到達某個特定角度之後,椅子就不受控制,瞬間翻倒,這個「特定的角度」就是一個臨界點。

一旦這些臨界點被突破,地球氣候系統將陷入不可逆狀態,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

被激活的9個臨界點,分別包含了北極海冰、格陵蘭冰蓋、北方針葉林、永久凍土、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亞馬遜雨林、暖水珊瑚、西南極冰蓋、東南極部分地區。

其中,最主要的導致因素就是因為全球變暖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越來越頻繁。

2022年,不僅高溫現象持續,導致中國長江斷流,全球各地極端性降雨,風暴、甚至零下幾十度的嚴寒天氣也屢見不鮮。

但是,2022年依然是人類有記錄以來平均氣溫最熱的一年。

全球有28個國家和地區年平均氣溫刷新其最高紀錄,超過8.5億人在2022年之中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氣溫。

阿爾卑斯雪山的冰川崩塌,格陵蘭島的冰峰融化,駐守北極圈的科學家開始穿起短袖,抬頭滿眼炙熱的陽光。

夏日中,上海有市民買活蝦回家,只是將蝦放在路面,活蝦便成為了烤蝦

即便到了夜間,昔日涼爽的夜風被炙熱的空氣凝固,夜晚最低溫度也超28℃。

不僅高溫天越來越多,地震也更加頻繁,同時引發許多火山爆發,甚至連沉寂許久的日本富士火山都已「蠢蠢欲動」。

2023年開年,世界各地連續遭遇極端寒流襲擊,美國新罕布希爾州,氣溫甚至驟降到前所未有的零下78℃。

但是,在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下,人類今年可能要再次迎來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超過1.5°C的氣候臨界點可能要被突破,而我們已無能為力。

歐美科學家通過研究遠古冰芯發現,過去的八十萬年間,地球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和海平面,變化曲線幾乎重合。

但是自從2010年,全球變暖加速後,這條曲線已經完全失控。

因此,聯合國曾在一份728頁的氣候報告中宣布,全球升溫幅度需控制在1.5℃,否則地球在2030年之後會迎來毀滅性氣候。

英國科學家直接宣稱,未來4年,全球氣溫將加速升高,將導致更多自然災害出現。

當時,全球地表平均氣溫,較工業革命時,已上升了0.85°C。

按照測算,地球溫度上升達3°C時,沿海城市將幾乎被海水淹沒;上升3°C時,歐洲將不再下雨,亞洲以及美國西南部將變成沙漠國家。

上升5°C時,人類文明就不再存在。

澳大利亞氣候學家威爾·斯特芬稱,人類文明可能就像駛向冰山的泰坦尼克號一號。

「如果泰坦尼克號意識到自己遇到了麻煩,它需要大約5公里來減速和掌舵,但當它距離冰山只有3公里時,註定要沉沒。」

或許,這些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與正處於「叛逆期」的地核有著些許聯繫。

但不可否認的是,人類才是真正造成地球氣候異常的「罪魁禍首」。

那頭我們製造出來的巨獸,看不清面目,卻隨時能感受到它咄咄逼人的炙熱鼻息。


6、被人類丟棄的「求生筏」

人類不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家園已經岌岌可危,從《京都議定書》到《哥本哈根協議》,再到《巴黎協定》簽署,人類在私慾和博弈中籤署了一系列氣候保護協議。

但,這些經過漫長商討才達成的共識,在猜疑、對抗和敵意中,微弱如螢火,並快速熄滅。

時至今日,世界早已分崩離析,共識成了廢紙,那隻龐然巨獸越發猙獰。

2018年8月,《紐約時報》推出了一期漆黑封面,上面只有一行白字:30年前,我們原本可以拯救這個星球。

30年前,我們原本可以拯救這個星球——《紐約時報》2018.8

1988年,NASA職員漢森作為環保代表,前往白宮參加聽證會

他曾警告政府,隨著溫室氣體排放失控,人類所剩時間無多,「已經比你們想的要遲了」。

漢森預言,到2010年,全球將顯著暖化,極端氣候災害將無法避免。

為警示世人,他和同伴此前已奔走10年。

就在他將要演講時,卻發現稿子內容被修改為「全球變暖原因不確定。」

人類自己,悄悄推開了求生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