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抓賄選 賴清德陷入「兩難」丨台灣一周

這次島內地方縣市的議長選舉,因為民進黨各種勾連操作,使國民黨連失四個縣市議長席位,也使國民黨地方選舉後連勝的態勢遭遇了一些挫折。但是,民進黨的操作顯然也過頭了,各種賄選的傳聞不斷,更重要的是,除去民進黨與在野黨的鬥爭以外,民進黨內部的不和也使問題更加的激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如台南民進黨派系之爭殺到了雙方「殺紅眼」的地步,也最終迫使島內的檢調出手。

台南市議長邱莉莉

在台南市議長邱莉莉上任沒有幾天,台南檢調終於開始偵辦台南正副議長賄選案,搜索傳訊議長邱莉莉、副議長林志展等11人,經過24小時調查偵訊,6名市議員交保,運作這次賄選的主謀,民進黨前中執委郭再欽羈押禁見。其中邱莉莉50萬(新台幣,下同)交保,交保後一度失聯,保密工作做的極好,比起民眾黨籍的新竹當選市長高虹安辦公室員工涉及的所謂「貪污疑雲」,隨之帶來的新聞震蕩,以及傳喚高虹安被現場全程直播的熱度而言,台南的這次抓賄選非常的低調,全程無新聞畫面。

交保的台南市議員當中還包括3名因跑票而遭國民黨開除黨籍的市議員李文俊、李鎮國、張世賢,分別以25萬元、15萬元及10萬交保。這三位真是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作為政治叛徒,在支持者中就此失去信譽,現在還可能面對牢獄之災。無黨團結聯盟前名譽顧問團長楊志強因在其辦公室直接搜索出800萬新台幣現金,被檢調申押,但又因為所謂證據不足,被法院要求重新調查補充材料,楊志強暫被釋放。台南地檢署表示,檢察官將補強證據後儘快提告;至於唯一未到案的民進黨前南市黨部執委林士傑,檢方已簽發拘票。回想邱莉莉就任台南市議長的時候,對記者說,選舉過程中的文宣或抹黑,相信選舉過後每一件都會水落石出,或許之前有誤解,但她會以行動把誤解解開。沒有想到她所謂的「化解」誤解的行動就是50萬交保,非常的諷刺。

雖然是台南地方的政治風暴,但這卻牽動全島的關注,因為台南是民進黨的「根據地」,是民進黨所謂的「民主聖地」,多年來,台南的政治土壤極綠,也是民進黨能在此地長期執政的政治基礎。搞到現在,人們發現民進黨長期把持的台南,不過是一個權錢與黑道長期且深度相互勾結的地方。台南的民進黨民代陳亭妃都說,一連串黑金爭議,讓島內都知道台南像是「哥譚市」(指像DC漫畫宇宙中的罪惡之城)。陳亭妃本人就是台南民進黨內部紛爭的要角之一,她與新潮流的郭再欽及郭所支持的邱莉莉爭權奪利,上次議長選舉,陳亭妃的人馬與台南的在野力量聯合支持從民進黨中脫黨選議長的郭信良當選,使「新潮流系」大為難堪。而這次,「新潮流系」運用金錢手段扳回一場,使邱莉莉當選,只是沒有想到用力過猛。期間還發生有人挾持市議員上車密談的事件,陳亭妃甚至都到了公開發「不自殺聲明」的地步。

更諷刺的是,新近參選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在台南做過8年的市長,台南的亂象,他不可能不知,即便他不參與其中,也難逃失察與放任的責任。所以事件傳出後,藍營的意見領袖趙少康公開喊話賴清德出來表態該如何處理,民進黨對待「黑金「是什麼樣的態度。目前在台南發展的國民黨籍民代陳以信則指出,賴清德在擔任台南市長時,因台南市議長選舉涉入賄選疑雲,從此拒絕進入市議會備詢。現在民進黨籍議長涉入賄選,賴清德還要選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你的態度在哪裡?有沒有雙重標準?難道遇到自己人就手軟?」

民進黨要「大派錢」 蘇貞昌位置穩了?

島內當局今年稅收超征達4500億新台幣,比去年超征的4034億還要多,最早是周玉蔻在臉書上要民進黨當局給民眾發錢,隨即一些民意代表的跟進。於是要不要發錢引發了討論,蔡英文為此專門開了安全會議,說還需要謹慎的處理髮錢的問題。不料蔡英文話音未落,台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卻出來宣布發錢,但分配方案有調整,分配給各縣市政府700億,1000億用於補助勞健保基金和台電虧損,1000億用於加強「韌性經濟方案」,最後剩餘的1800億,將發放島內每人6000元現金。不談普發現金是不是妥當,但一個傳言即將解散的蘇貞昌團隊現在出來高調宣布發錢,有點宣示傳言不存在,蘇貞昌還即將做下去的意思。不然,這種收買人心的好事,理應該有新的台行政機構負責人出來宣布,以此幫其穩住開局。

但這筆錢究竟該不該發,還是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不但藍營和一些經濟學者反對,很多綠營的人,尤其一些長期以來被視為綠營側翼的公益團體都認為不妥。爭議點包括,當局多收的錢該不該發,以及這筆錢究竟要用在什麼地方。

島內的《經濟日報》則認為島內當局連年超征並不是什麼好事,反而是其政府失能的表現。該媒體認為,蔡英文當局上台八年,除了2020年,其他七年幾乎年年超征。多的一年幾乎占島內當局原先編列預算的20%。只能說明,島內的行政團隊,對於每一年的經濟預期是失準的。因為失准,所以編列財政計劃的時候就會非常的保守。但無論失察還是保守,都表示島內當局沒辦法沒能力充分掌握台灣的經濟情況,這絕對是相關部門的失職。

而另一方面,該媒體還發現,一方面島內的財政收入出現了超收的現象,但另一方面整個台灣的負債也在增加,由2015年的5.3兆增加到2022年的5.7兆。究其原因,便是民進黨當局動不動就編所謂「特別預算」,如蔡英文上一任的時候編列8000億的所謂「前瞻計劃」。而這一任又因為防疫又編列8400億的「特別經費」。不能做正常的財政計劃,而靠這種所謂」特別預算「的方式進行財政支出,一方面說明台當局的行政團隊不能掌握島內真實的經濟局面,一方面也未嘗不是台當局從政黨角度考慮,用可以逃避民意具體監督的方式大手大腳的花錢,為自己的選舉進行政策買票。

核四發電廠(資料圖)

島內的負債還不僅僅是這些預算。事實上,島內的一些公營機構出現了巨額的虧損,比如台電——民進黨當局因為反核而閑置核四電廠,明明不想使用,卻不對這個從建成就一天沒有使用過的核電廠進行必要的財政核銷,導致虧損巨大,已非台電可以承擔的地步。至於蔡英文當局剛上台的時候,就對軍公教的養老退休金動手,其借口也是島內的養老基金難以為繼。所以,每當看到島內的經濟議題產生爭議的時候,會讓人困惑,台灣現在究竟是有錢還是沒錢。

至於要不要普發現金,也產生巨大的爭議。那些公益團體認為,讓有錢人和生活困頓的人都發一樣的錢,失去了政府補助民眾的意義。另一派則認為,所謂超征的部分並不是所有人上交的錢。所以普發現金和所謂「退回超收「的意義不相符合,看似」公平「,實則缺乏真正的公平性。

不過民進黨民代高嘉瑜倒是說了一句實話,她說,給每個人發錢大家當然都會高興,只是她擔心這個錢是不是發的太早,效應不能延續到2024的地區領導人選舉。


作者丨許億,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