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查|邪教「統一教」,是安倍晉三外祖父引進的?

明查員丨楊依然

速覽

「統一教會」存留檔案顯示,該組織於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在日本活動,與安倍晉三外祖父岸信介首相任期有部分重合,但是「統一教會」由岸信介主動引入日本一說並無實據。據檔案記載,其時,日韓尚未建立外交關係,首位「傳教士」崔奉聖面臨被逐困境,甚至屢次被日本警方拘捕。

有證據顯示,岸信介在上世紀60年代卸任首相之後與「統一教會」發展了政治和經濟利益上的聯繫,二者在政治意識形態上互相契合,在「反共」和選舉等議題上勾結共謀,且岸信介與「統一教會」高層亦有私交。

事件背景

當地時間7月8日上午11點半,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街頭演講時遭槍擊,迅即被送醫治療,但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奈良縣警方稱,嫌疑人名為山上徹也,41歲,來自奈良市,無業,曾於2002年至2005年間擔任日本海上自衛隊成員。

共同社11日報道稱,嫌犯就「統一教會」稱:「(從海外將『統一教會』)引進來的是前首相岸信介,所以我就殺了安倍。」奈良當地警方認為,嫌疑人聽信了網路等方面的不實消息,把對岸信介的反感投向其外孫安倍,警方正在開展進一步的調查。

去年9月,安倍晉三出席「統一教」更名後的「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相關演講活動視頻截圖。

那麼,「統一教會」是如何來到日本的?其在日發展和壯大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外祖父岸信介又有何關聯?

明查

「統一教會」 是如何來到日本的?

1954年,文鮮明在韓國首都漢城(現首爾)創建「世界基督教統一聖靈會」,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統一教會」。而「統一教」首次在日本傳播則要仰賴一個名為「崔奉聖」(音,Bong Chun Choi)的「傳教士」。

崔奉聖又名西川賢(音,Masaru Nikishiwa),根據「統一教歷史編纂委員會」(FFWPU History Compilation Committee)電子檔案記載,崔於1958年6月(一說1958年7月)自釜山出發抵達東京,並於1959年10月舉行了首次「統一教會」祈禱儀式。由於日韓兩國其時並未建立外交關係,崔奉聖的日本之行並不順利,不得不坐船偷渡入境,多次面臨被警方逮捕的窘境。

檔案寫道:「他被逮捕了,但是通過斷食來裝病,從而避免了被驅逐。(崔)從監獄被轉移到醫療診所之後逃離了診所,並成功在日本種下了『統一教會』(的種子)。」

「統一教會」檔案資料。

雖然一些資料顯示,崔奉聖已於1964年被日本當局驅逐出境,但據早期信徒石井富子(音,Tomiko Ishii)的回憶,1965年1月,「教主」文鮮明第一次訪問日本時,身邊就有包括崔奉聖,以及「統一教會」日本分部首任會長久保木修己在內的3名「傳教士」陪同。同年12月,日本與韓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石井富子回憶錄節選。

久保木修己於1962年加入「統一教會」,1964年開始擔任「統一教會」在日本分部的首任會長。同年,「統一教會」經東京都知事授權成為一個合法宗教團體。在隨後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統一教會」在日本逐漸扎穩根基並迅速發展,慢慢演變成為一個整合宗教、商業、政治等多方勢力的大型組織,甚至與自民黨也建立了盤根錯節的利益聯結。即便在2012年「教主」文鮮明去世之後,其發展勢頭亦沒有因此減弱。據報道,今天的「統一教會」對外宣稱擁有60萬信眾,其影響已經滲透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

岸信介與「統一教會」有何關聯?

按照「統一教會」檔案的記載,該教在日傳播早期恰好與岸信介首相任期(1957-1960)有部分重合。結合其傳入日本的時間和首位在日「傳教士」崔奉聖早期宣教行為,暫無明確文件資料可佐證山上徹也所言的「岸信介主動引進『統一教會』」。不過,這不代表岸信介與「統一教會」活動完全脫鉤。恰恰相反,二者之間在政治和經濟利益上存在錯綜複雜的糾葛。

1974年1月,文鮮明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附近的一場大型集會上發表題為《跟隨我們的天父》的演講,講述了3名女信徒與岸信介碰面的場景。他說道:「有一次,在日本,我們的3名成員被派去與時任首相岸先生交朋友。不論晴雨,這3名女孩每天都會造訪他的辦公室。當她們提前得知他(岸信介)的日程,她們會直接去準備,笑著等待。隨著時間過去,岸先生和工作人員最初的敵意開始融化。3名女孩提供的這種犧牲式的服務在其他任何地方都看不到。其中一名女孩第一次私下跟他(岸信介)交談時,她說,『您的工作人員對我們太不好了。但是我愛您,我來是為服務您。我請求上帝原諒他們。我們的成員正在街上見證著,他們通過賣花來幫助把日本從一種不敬畏神的意識形態中解放出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天堂帶來此處。我來是為獲得您的建議。您是一位偉大的領袖,您能給我們領導嗎?』他(岸信介)驚住了,他的良心受傷。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愛國主義……」

文鮮明1974年演講稿片段,來源tparents.org。

文鮮明本人並未親臨3名女孩與岸信介碰面現場,他以上此番繪聲繪色的講述也未免有誇大之嫌,其真實性尚且存疑。不過,諸多檔案資料表明,在卸任首相之後,岸信介與該教高層交往甚密,其勢力直接為「統一教會」在日發展推波助瀾。

一方面,岸信介與「教主」文鮮明、會長久保木修己均有私下交往。久保木修己在其1996年出版的回憶錄《愛天愛國愛人》中提及,上世紀60年代,「統一教會」在東京的總部位於「涉谷區南平台」(據《日本統一運動史》記載,1964年「統一教會」在日總部從世田谷區大澤遷至涉谷區南平台45號,不久後又遷至涉谷區松濤町),恰好毗鄰岸信介府邸。久保木修己將岸信介稱為「鄰居」,又稱其常常造訪「統一教會」總部。

久保木修己回憶錄封面。

1973年11月23日,岸信介在「統一教會」總部會見「教主」文鮮明、「教主」夫人韓鶴子,留下了以下這張為人詬病的著名合影。

左起分別為「統一思想研究院院長」李相軒、文鮮明、岸信介、韓鶴子、原韓國「統一教會」會長金榮軒,以及久保木修己。

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學教授理查德·塞繆爾斯(Richard Samuels)在2003年出版的著作《馬基雅維利的孩子:義大利及日本領導人和他們的遺產》中就提到了岸信介及其黨羽與「統一教會」之間這種複雜的聯繫。塞繆爾斯指出,「統一教會」在日本的總部就建在曾為岸信介所有的土地上,且自上世紀70年代早期,教會信徒就不計報酬地為一些自民黨政客的選舉服務。安倍晉三父親、岸信介女婿安倍晉太郎也曾在選舉中仰賴「統一教會」的幫助。

《馬基雅維利的孩子:義大利及日本領導人和他們的遺產》第245頁提及岸信介及其黨羽與「統一教會」的聯繫。

另一方面,岸信介與「統一教會」之間也存在政治意識形態上的共謀。上世紀50年代後期,為爭取上層政治勢力的支持,「統一教會」拉起「反共」大旗,由此從一個宗教組織搖身一變成為「反共」的「十字遠征軍」,這與當時日韓政府內重要人物的意識形態不謀而合。1968年,文鮮明在日本建立了具有強烈右翼色彩的反共組織「國際勝利聯盟」,由日本右翼政治家、商人笹川良一擔任榮譽會長。而笹川良一正是為「統一教會」與岸信介牽線搭橋的關鍵人物。

2015年3月,信徒本山勝寬(音,Katsuhiro Motoyama)在「教主」夫人韓鶴子組織的「千一國領導者大會」(Cheon Il Guk Leaders』 Assembly)上談及岸信介、笹川良一,以及所謂的「國際勝利聯盟」的聯繫,並稱岸信介曾表示對「統一運動」的同情,並且希望加強此運動(的影響力)。

「他(岸信介)告訴我,他認為『統一運動』的年輕人十分純潔,他還說,他非常期待他們繼續發展,未來在拯救日本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本山勝寬說。

本山勝寬演講稿節選,來源tparents.org。

「統一教會」檔案記載,岸信介曾多次參加「國際勝利聯盟」組織的宣傳活動。1970年,已經卸任多年的岸信介在「統一教會」位於澀谷區松濤町的東京總部舉辦的大會上發表演講,鼓吹其在任時簽署的《美日安保條約》,宣傳自己的「反共」政治主張。

1970年岸信介在「統一教會」東京總部演講。

1998年,「統一教會」在奧地利宣教的日裔「牧師」西島一人(音,Kazuto Nishijima)列出人類歷史上「34名受到祝福的靈性人物」。這一長串名單不僅囊括了釋迦牟尼蘇格拉底等先賢,以及「耶穌」「約瑟夫」「雅各」等基督教經典中的重要人物,甚至還包括韓國前總統朴正熙、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等當代政治人物。安倍晉三外祖父、日本前首相岸信介亦位列其中,西島介紹其岸信介為「在日『國際勝利聯盟』運動的長期聯繫人」。

西島將岸信介列入「34名受到祝福的靈性人物」中第25位。

綜上所述,「統一教會」存留檔案顯示,該組織於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在日本活動,與安倍晉三外祖父岸信介首相任期有部分重合,但是「統一教會」由岸信介主動引入日本一說並無實據。據檔案記載,其時,日韓尚未建立外交關係,首位「傳教士」崔奉聖面臨被逐困境,甚至屢次被日本警方拘捕。有證據顯示,岸信介上世紀60年代在卸任首相之後與「統一教會」發展了政治和經濟利益上的聯繫,二者在政治意識形態上互相契合,在「反共」和選舉等議題上勾結共謀,且岸信介與「統一教會」高層亦有私交。1997年,「統一教」被中國政府認定為邪教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