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為什麼盆景大師造型可以隨心所欲,做出來的作品都很美觀、驚艷,往往讓人不絕口,而當我們自己拿到一個生樁,或者半成品就是做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呢?
我相信,大師們能手把手教給你的技藝手法,一般都是可以自己通過網路學習得到的,而那些真正產生作品差異的,取決於素材本身和創作者自身的審美高度和豐富的實戰經驗。
在盆景造型中,選好角度固然重要,但在這個角度中如果沒有奇、險之處,則作品往往平淡,就象一齣戲無高潮則不能扣人心弦。
此時「取勢」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怎樣才能獲取奇、險呢?
這就要求造型時,利用蟠扎、截干蓄枝等手段先定出基本形狀,然後根據各根、干走向巧妙使用奇險枝如飛掛枝、飄枝、以及其它襯枝配合。
初級定形後,還要進行一段時間的放養生長培育,到最後每個枝幹最終被固定。
最終固定後,可能有的枝幹已經形成滿意的形狀,有的枝幹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發現有的竟然生成了出乎意料之外的奇險枝,這就是人工和天然配合的結果。
奇險枝即指不受傳統約束,是合乎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的枝。這也是它和那些從好奇出發、用人的意志強加於樹木而塑造出奇形怪狀的病枝的區別。
取勢就是根據枝幹的基本形態而確定該樁景的整個輪廓即樹姿態。
培養製作盆景如繪畫一般,要有畫理,有畫法,中國畫就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格言。
所以,我們首先應該認真觀察山野間的美樹,飽覽名作實物圖片和古畫,並找出其美之所在。
還需要對多年來積累的資料經常閱讀,包括盆景文獻以及自己和別人的佳作,做到溫故知新,取長補短,集各種樹木優美之姿於心中。
這樣在創作時,就可根據所提供的材料在心中找到最佳方案與之匹配,做到"胸懷為爐,熔鑄萬樹",靈活自如地運用它,因勢利導,使天然樹的靈性再現於盆中。
在取勢中要注意的問題:
1、在結構上保持舒展,標杆相輔相成,枝條不論多少視主題表達需要而排列;
2、重心要穩,不能因動態而失衡,均衡得當和潛變化是植物生長規律;
3、要有美學觀點,一定要遵循盆景製作中的辯證法和美學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