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創12年最大單月跌幅,「牛市多暴跌」?

「美元還有上漲空間,但終有一天會回吐漲幅」。

2022年前10個月,追蹤美元兌一籃子貨幣走勢的美元指數累計上漲16%,創下1985年以來的最大漲幅。這背後是美聯儲利率上調近4個百分點,以應對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通脹,進而推高了美國國債收益率。

其他一些國家也採取了加息行動,但美國的加息速度更快,給了投資者在收益率上升之際買入美元的理由。此外,俄烏衝突導致的能源價格飆升也進一步提升了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吸引力。

但這一切在11月發生了變化。截至11月30日,11月份美元指數下跌了4.94%,因為從數據來看美國通脹正在放緩,引發了有關美聯儲可能放慢加息速度的預期。這是美元指數自2010年9月下跌5.39%以來創下的最大單月跌幅。

如果這意味著美元已見頂並開始走低,那對美國跨國公司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美元走強降低了這些公司的海外銷售收入。

瑞銀(UBS)和美銀(BofA)等機構的經濟學家和外匯策略師認為,美元還有上漲空間,但不管漲多少,要守住這些漲幅可能很難。瑞銀高級經濟學家布萊恩·羅斯(Brian Rose)說:「我們認為短期內美元有可能收復失地。」

羅斯提到了油價這個因素,3月份WTI原油價格觸及123.70美元的峰值,但最近已經跌破了80美元。羅斯稱,油價可能會反彈,他提醒投資者,歐洲有關限制俄羅斯石油價格的談判仍未取得進展,而且俄羅斯會如何回應「限價令」也存在不確定性。

羅斯稱,油價反彈將「給市場帶來傷害」,促使投資者遠離高風險投資,再次買入美元。

由大衛·豪納(David Hauner)帶領的美銀策略師團隊近日在研報中寫道,美銀認為美元在2023年第一季度達到峰值之前還有上漲空間,這是因為全球經濟仍處於滯脹風險中,迫使全球央行通過加息來應對。

如果美聯儲的加息幅度超過其他央行,美元將獲得提振。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將在12月13-14日的政策會議上放慢加息速度,加息幅度為50個基點,小於過去四次會議的75個基點,但其他一些央行也放慢了收緊政策的步伐。

不管怎樣,市場波動性上升和地緣政治方面的風險這些因素不會很快消失,券商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愛德華·莫亞(Edward Moya)說:「多重風險可能促使投資者保持守勢,這將給美元帶來支撐。"

雖然短期內的不確定性可能會推動美元上漲,但比較普遍的一個觀點是,美元將在2023年某個時候走軟。

豪納認為美元將在明年第一季度過後見頂,原因之一是他認為中國在放鬆疫情防控措施後經濟將出現回升,有助於改善企業供應鏈問題和市場對全球經濟的信心,進而降低將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需求。

先鋒集團(Vanguard)全球利率策略主管羅傑·哈勒姆(Roger Hallam)對此表示認同。除了中國經濟的回升,他還認為美聯儲和其他央行在加息幅度上的差距可能會縮小,從而削弱2023年美元的上漲勢頭。他對《巴倫周刊》說:「各國貨幣政策分化最嚴重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

羅斯認為,美元「終有一天會回吐漲幅,這是不可避免的",他認為美元被高估,「很難保持在目前這種水平」。

不過,目前投資者還是應做好短期內美元匯率波動的準備。

文 |《巴倫周刊》撰稿人卡里什瑪·萬賈尼(Karishma Vanjani)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2年12月1日報道「The Dollar Had Its Worst Month in 12 Years. What Happens Next.」。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投資建議不代表《巴倫周刊》傾向;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