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疫情持續趨緊,截至10月3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814例(其中重症病例33例),現有疑似病例6例。國家衛健委展開部分人群完成全程接種滿6個月可打加強針;多地啟動3-11歲兒童新冠疫苗接種,涉及湘鄂浙瓊多省份;北京本輪疫情病毒均為德爾塔變異株。
政策方面,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腸癌早篩檢測等正式進入北京醫保;2021國家醫保談判即將於11月開始。
大公司方面, 默沙東將向105個發展中國家分享抗新冠口服藥;華東醫藥三季報宣布「少女針」預收款超1億;雲南白藥炒股巨虧15億,登微博熱搜;凱萊英全資子公司凱諾醫藥以自有資金約1.36億元人民幣收購醫普科諾原股東持有的100%股權;愛爾眼科三季報公布,高瓴減持、葛蘭加倉;禮來三季報披露信達pd1、君實中和抗體收入。
產品方面,恆瑞 PD-L1 單抗小細胞肺癌 3 期臨床達主要終點,擬近期報上市;;阿斯利康 PD-L1 3 期臨床達到主要終點,系一線膽管癌新突破;李氏大藥廠抗PD-L1單抗新葯上市申請獲受理。
資本市場方面,鷹瞳科技拿下醫療AI第一股;北交所第一股錦好醫療首日大漲43%;匯宇製藥科創板上市首日破發;威高介入完成逾十億元A輪融資;好心情再獲1億元C+輪戰略投資;專註男性健康的硬核製藥完成千萬美元級別A輪融資。
以下為財健道對重點內容的整理:
大事件
1 趙軍寧任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2021年10月29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其中,任命趙軍寧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趙軍寧,男,1964年10月出生,江蘇江寧人,醫學博士、藥學博士後。曾任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院長、四川省中醫藥轉化醫學中心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質量生物評價重點研究室主任、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道地藥材系統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道地藥材形成原理與品質評價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
2 2021國家醫保談判即將開始
今年醫保談判目前定在11月上旬。近日國家醫保局已經和企業基本完成了一對一的交流溝通,後面就將進入正式的談判環節。
3 默沙東將向105個發展中國家分享抗新冠口服藥
美國《國會山報》報道,默沙東本周三宣布,將與發展中國家分享其治療新冠的抗病毒藥「莫努匹韋」,擴大這種有前景的治療方法的使用範圍。據報道,默沙東及其合作夥伴 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公司表示,他們已經與聯合國成一項治療許可協議,允許105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共享該葯。10月1日,默沙東公布了三期臨床試驗的中期結果,表明口服藥能使住院率和死亡率減半。10月11日,默沙東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申請緊急批准新冠口服藥。
4 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腸癌早篩檢測等正式進入北京醫保
根據《北京醫保局北京衛健委北京人社局關於規範調整物理治療類等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京醫保發〔2021〕23 號)規定:今年10月23日起,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進入北京甲類醫保支付目錄(可100%報銷),一次性機器人專用器械獲得北京乙類醫保支付(可部分報銷)。同時,基因甲基化檢測作為實驗室診斷項目納入甲類醫保服務項目及甲類工傷保險項目,受檢者可全額報銷檢測費用,據悉,基因甲基化多用於腸癌早篩技術。
大公司
1 高瓴減持、葛蘭加倉,愛爾眼科三季報公布
愛爾眼科公告,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15.96億元,同比增長35.38%;凈利潤20.03億元,同比增長29.59%。第三季度凈利8.88億元,同比增長2.05%。
明星基金經理葛蘭對「眼茅」愛爾眼科加倉,獲其增持3557.66萬股,從二季度末的第六大流通股東晉陞第四大流通股東。而持有愛爾眼科兩年多的高瓴旗下HCM中國基金卻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三季度高瓴旗下HCM中國基金減持愛爾眼科超過6000萬股,以愛爾眼科三季度成交均價53.26元計算,套現金額超32億元。此外,千億頂流張坤也選擇「跑路」。
2 禮來三季報披露信達pd1、君實中和抗體收入
10月26日,製藥公司禮來發布了2021年三季度財報。三季度營收67.73億美元,三季度凈利潤11.1億美元。
信迪利單抗(Tyvyt)三季度銷售額為 1.256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8 億元,同比增長 49%。前三季度信迪利單抗賣了 3.4 億美元,約 21.7 億元人民幣。
中和抗體9月13日開始恢復分發,確認三季度抗體收入2.17億美元。截止今天,抗體收入13億美元,並調高今年預期。
中和抗體在三季度的事件主要有 恢復分發;適應症擴大:接觸後預防;美國38.8萬劑訂單,歐盟20萬劑訂單。
3 華東醫藥三季報:「少女針」預收款超1億
10月26日晚間,華東醫藥(SZ.000963)發布2021年三季度報告。
報告表示,前三季度公司醫美業務繼續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全球醫美運營總部英國Sinclair不僅前三季度營收翻番,而且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也取得自2018年收購以來最好表現,預計全年收入也有望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其中公司醫美核心產品Ellansé伊妍仕(「少女針」)自8月底登陸中國大陸開始商業化銷售後,下游市場訂單火爆,已實現預收款超過1億元,有望超額完成全年目標銷售計劃。目前簽約合作醫院數量已超過120家,培訓認證醫生數量也超過200人。
4 雲南白藥炒股巨虧15億,登微博熱搜
10月28日,雲南白藥炒股虧15億的話題登上熱搜。該公司前一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其實現營收283.63億元,同比增長18.52%;實現凈利24.51億元,同比下降42.38%,其中第三季度凈利潤6.49億元,同比下降63.94%。這是雲南白藥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前三季度凈利同比下降。之所以增收不增利,主要是受到其炒股虧損15億元的影響。
5 凱萊英:全資子公司凱諾醫藥以自有資金約1.36億元人民幣收購醫普科諾原股東持有的100%股權
凱萊英(SZ 002821)10月2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天津凱諾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北京醫普科諾科技有限公司原股東彭瑞玲、屈寧寧、青島億普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經交易各方友好協商一致,凱諾醫藥以自有資金約1.36億元人民幣收購醫普科諾原股東持有的10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凱諾醫藥將持有醫普科諾100%股權。
新葯研發
1 一線膽管癌新突破,阿斯利康 PD-L1 III期臨床達到主要終點
10 月 25 日,阿斯利康宣布,其 PD-L1 單抗度伐利尤單抗(Imfinzi)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膽道癌(BTC)的 III 期臨床 TOPAZ-1 在中期分析中達到了總生存期(OS)主要終點。這是首個在一線膽道癌全球III期臨床中取得積極結果的免疫療法。
2 恆瑞 PD-L1 單抗小細胞肺癌 3 期臨床達主要終點,擬近期報上市
剛剛,恆瑞醫藥宣布其 PD-L1 單抗 SHR-1316 聯合化療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的 III 期臨床研究(SHR-1316-Ⅲ-301)主要研究終點結果達到方案預設的優效標準。研究結果表明,SHR-1316 聯合化療對比安慰劑聯合化療可以顯著延長患者生存(OS)。
基於此,恆瑞表示將於近期向 CDE 遞交新適應症上市申請的溝通交流申請。
3 李氏大藥廠抗PD-L1單抗新葯上市申請獲受理
10月27日,中國國家葯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李氏大藥廠旗下子公司兆科(廣州)腫瘤藥物有限公司(下稱:兆科腫瘤)1類生物新葯「首克注利單抗注射液」已遞交新葯上市申請並獲得受理。值得一提的是,李氏大藥廠曾於9月30日發布新聞稿稱,其治療複發性或轉移性宮頸癌的抗PD-L1單克隆抗體socazolimab(前稱ZKAB001)已在中國提交新葯上市申請。根據公開資料及近期CDE公示數據,推測這款「首克注利單抗注射液」即為socazolimab。
資本市場
1 威高介入完成逾十億元A輪融資
10月25日,山東威高介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威高介入」)宣布完成逾十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這也是威高集團旗下子公司首次完成的面向市場化投資機構的股權融資。本輪融資由信金資本、華興資本聯合領投,建銀國際資本、海富產業投資基金、中國―比利時直接股權投資基金、濟民可信等機構跟投,信金資本作為領投方,戰略投資4.2億元。
2 鷹瞳科技拿下醫療AI第一股
10月26日,早前通過港交所聆訊的鷹瞳科技正式啟動招股,在幾家醫療AI企業中率先突圍。招股期為10月26日-29日,股份代碼「2251」,瑞銀集團和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
鷹瞳科技成立於2015年,主打人工智慧醫療器械軟體(SaMD)產品。成立6年來融資8億、產品覆蓋醫療機構及大健康場景,拿下了國內同類產品中的首個Ⅲ類醫療器械證書。
鷹瞳科技的核心產品主要用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人工智慧識別。根據招股書,鷹瞳科技在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分別為3041.5萬元和4767.2萬元。今年,鷹瞳科技迎來爆髮式增長,上半年收入就達4947.7萬元,已超過去年全年收入。
3 「光腳」葯企匯宇製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首日破發。
10月27日,匯宇製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發行價格38.87元/股,發行市盈率為50.7倍。資料顯示,匯宇製藥是主要從事抗腫瘤和注射劑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綜合製藥企業。公司主要產品為抗癌注射劑仿製葯,以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多西他賽注射液、注射用阿扎胞苷為代表。其中,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產品逐漸成為匯宇製藥收入的主要來源,截至2020年上半年,該項產品營收佔比已經達到91.88%,單一產品依賴性凸顯。三年前,沒有「入院」成本包袱的匯宇製藥在4+7集采中獨家中標,引發業界高度關注。三年過去,獨家中標品種面臨集采續約考驗,匯宇製藥股價因此承壓。
10月27日上市首日,匯宇製藥開盤價報41元/股,截至29日收盤,報32.83元/股,較之於發行價已經跌去15.57%。
4 北交所第一股首日大漲43%,進口封鎖的助聽器賽道迎來爆髮式增長
10月25日,國內主營助聽器的企業錦好醫療在北交所精選層正式掛牌,首日大漲43%。錦好醫療是國內主要的助聽器出口企業,2020年,錦好醫療出口助聽器的銷售額佔到全國助聽器出口銷售額的12%。2020年,錦好醫療助聽器銷售額為1.55 億元。
5 好心情再獲1億元C+輪戰略投資
10月25日,國內最大專註於中樞神經健康(CNS)領域的精神心理服務平台公司好心情再獲1億元C+輪的戰略投資,本次投資的機構是東方明珠基金,具有強大的傳媒產業集團背景資源。好心情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冠偉表示,此次東方明珠基金的跟進後,好心情將加大投入精神心理科普教育的宣傳工作和智能化系統研發,將好心情的精神心理科普教育工作和遠程心理醫療健康服務從智能手機端延展至家庭電視機大屏端。
6 專註男性健康,「硬核製藥」完成千萬美元級別A輪融資
新消費醫藥品牌「硬核製藥」近日已獲得IDG、紅杉資本領投,天圖資本、元璟資本跟投的千萬美元A輪融資。這是該品牌上線以來的第3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核心技術研發、建設全球供應鏈以及團隊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