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婁星公安分局,感謝刑偵大隊,感謝公安民警,感謝……幫我找回失散15年的兒子。」9月21日上午,在婁底市公安局婁星分局舉辦的「團圓行動」認親儀式上,一位母親泣不成聲,連連感謝。
將鏡頭轉向一家三口團聚,相擁而泣的畫面,一別15年,當年咿呀學語的孩童如今已長成高父母一頭的陽光少年,父母原本年輕的臉龐也被歲月刻畫上了抹不去的痕迹。在婁星和義烏警方的共同堅持及通力合作下,終於讓被拐15年之久的孩子祈祈(化名)重回親生父母懷抱,也讓無時無刻不挂念自己親生骨肉的彭某勇、周某平夫婦了卻心愿。
婁星區副區長、婁星公安分局局長羅文衛出席這場認親儀式並致辭。他感謝辛苦付出的浙江義烏公安局與婁星公安分局參與聯繫對接的同志,恭喜祈祈一家能久別重逢。他表示「天下無拐」是公安機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心愿。婁星公安定會牢記為民初心,厚植為民情懷,進一步強化信息核查,及時發現涉拐線索。始終堅持快破現案,對失蹤兒童和疑似被拐警情立即啟動快速查找機制,對拐賣案件嚴格落實「一長三包」責任制,對現案要求全破、對盜搶兒童案件要求必破。同時,會堅持多破積案,強化科技反拐,持續開展比對會戰,偵破一批陳年積案,認真貫徹落實「百日行動」要求,為轄區群眾辦好實事,辦成好事。
分局副局長龔洵志主持儀式,義烏公安局與分局刑偵大隊相關責任民警以及祈祈家屬方參加儀式。
截止到今年,婁星公安分局已經成功讓20多個家庭團圓。
案情回顧
「離別十五載,萬里念兒歸。況屬秋風晚,盼得遊子回。」套用王勃的詩講述這個讓人傷心落淚又讓人感動的故事。
2007年6月15日晚7時許,1歲半的祈祈(化名)在婁星區某市場某樓下邊吃飯,邊與6歲的姐姐玩耍。聰明活潑的祈祈接過媽媽喂來的一口飯菜後就跑去與姐姐玩,吃完又跑回媽媽面前張大嘴巴,歡聲笑語回蕩在巷子里。母親眼中滿是對兒子的溺愛,感覺碗中的飯菜變涼,回屋重新盛碗熱飯熱菜,但再次出來卻只聽見女兒的哭聲。「媽媽,弟弟被一個阿姨抱走了……」祈祈媽媽頓感天眩地轉,手中的飯碗重似千斤,「啪」的一聲掉在地上。過了一會兒,緩過神來的祈祈媽媽發出撕心裂肺的呼喊「祈祈……你在哪兒?你不要嚇唬媽媽……」然而,這條街上再也沒有祈祈的身影。
尋人不易
街坊鄰居、派出所和刑警大隊的民警都來了,親戚朋友都發動了,半個婁底都在尋找祈祈。1 個小時、2個小時……時間滴滴答答地過去,始終沒有祈祈的消息,1天、2天……過去了,祈祈依然杳無音信。婁底都被翻了個底朝天,卻依然沒有找到祈祈。尋人啟事發了一摞又一摞,刑偵大隊的辦案民警出差一趟又一趟,到漣源、到株洲、到湖北、到廣東……哪裡有消息就去哪裡。不論多久,祈祈的爸爸媽媽,還有婁星公安分局刑偵大隊的民警們都沒有放棄,一直都在努力尋找被人抱走的祈祈。
一家團圓
隨著刑事科學技術的發展,全國公安機關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系統的建立,尋找失蹤、被拐兒童有了更多方法。2015年9月2日,祈祈的爸爸、媽媽到婁星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採集了血液樣本,將祈祈的信息錄入了全國公安機關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系統。
轉眼15年過去了,當年偵辦過祈祈被拐案件的民警彭錦國已成長為婁星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大隊長,對於這個案件,他一直記在心裡,多次囑咐辦案民警梳理線索多方查找。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9月6日,祈祈爸爸媽媽的DNA信息與一剛去浙江省義烏市務工的湖南邵東籍男孩DNA信息比中。「馬上去核實,重新去採集三人血樣檢查比對,核實清楚之後,儘快讓他們一家團圓。」彭錦國囑咐案件主辦民警曾菊煌。
2022年9月15日,經婁底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複核,確認該邵東籍男孩即為被拐15年的祈祈。
鍥而不捨
15年前接警時的畫面歷歷在目
15年間婁星公安一直鍥而不捨
15年後的今天,失散的家庭終於團圓
不要問我為何流淚,你看那父子親情,人間煙火
也不要問我為何驕傲,熠熠生輝的警徽上,有萬丈光芒
(通訊員 劉品 夏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