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娛金馬獎名單公布,4名港星上榜,港娛影協警示,務必三思而行

至於啥原因,大家都懂。

如今的金馬獎就是台娛的「自嗨」,一群人自娛自樂罷了。

按照台娛發布的信息,2022年「金馬獎」將在11月19日舉辦。

然後他們就公布了相關獎項名單,一看名單,全部都是一些不知名的素人。

有的甚至連聽都沒有聽過。

不過這裡面有件事情要注意一下,台娛居然把違法犯罪的藝人柯某給搞出來了。

還給他提名了最佳新人導演獎。

看來台娛是真的找不到人了。

整個名單中除去柯某,內娛網友還知道點,其他基本都是路人感。

有3位被提名的港娛影星。

分別是被提名最佳男主的張繼聰林家棟和,被提名最佳女主的袁澧林。

不過這三人中只有林家棟的名氣最大。

這裡要注意一下,另一位提名最佳女主的劉雅瑟是內地演員,前幾個月剛拿到金像獎。由於業務一直在港娛,內地網友並不是怎麼認識她,所以她也算是港娛內的藝人。

不過如果,她這次要是去參加金馬獎,或者拿獎的話,那廣大網友應該不會原諒她的。

劉雅瑟原名劉欣,2004年通過芒果台選秀出道,最初是歌手。

後來參演《致青春》小小的火了一把,然後就消失了。

2019年,她又回到內娛參加了綜藝,陳凱歌很讚賞她,形容她是「戲痴」。

前不久拿到了第40屆香港金像獎影后,一下子就讓她的名氣大漲,成了港娛的香餑餑。

業務也繁忙了起來,如今合作的對象直接是劉德華張學友謝霆鋒這種級別的男演員,還都是女主角。

所以只要她不搞幺蛾子,老老實實演戲,在港娛老一輩明星的加持下,在內娛火起來只是時間問題。

因為名單上有4位港娛藝人,還有一位知名度比較大,所以港娛協會坐不住了。

他們要是跑去參加,再領個獎什麼的,那產生的影響就太大了。

尤其是裡面還有一個剛拿到金像獎的藝人。

於是港娛影視協會這邊急忙下了一個通告,來提醒這些提名的藝人要三思而行,不能為了眼前的小恩小惠,而放棄整片森林。

香港影協,還特地發了一整版的報紙,洋洋洒洒數千字。

來闡明自己的立場,以及勸誡協會內地的藝人。雖然沒有直接明說,但是通篇都在強調,我不會阻礙你們的選擇, 但選擇的後果,要自己承擔。

要知道影響,要考慮糾紛。

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它之所以能夠快速地成長為華語地區知名的電影頒獎盛會,必須得感謝港娛電影。

金馬獎那些年的輝煌全靠著香港電影撐起來的。

看一組數據你就明白了。

今年是第59屆金馬獎,而拿到金馬影帝的只有5位台娛演員,影后則是6人。

其他全是港娛明星,以及少部分的內娛明星。

後來港娛電影沒落了,金馬獎也就不咋行了。不過在2010年後,卻搭上了內娛發展的東風。

金馬獎一下子就飛升起來了。

尤其是2014年至2018年的金馬獎影帝,直接被內地演員包圓了。

但是恩怨也就來了。

台娛省內的人就想著,我自己舉辦的評獎活動,獲獎者全是外人。

這算是哪門子的事情。

於是就有了2014年的鞏俐事件。

當時的鞏俐本可以成為「三金影后」的,可是評委搞小動作8票比9票。

一票之差,讓當年的金馬獎頒發給了一個本地的素人。

那把鞏俐氣的啊,你們軟磨硬泡把我請了過來,結果玩我呢?

鞏俐有個外號叫:鞏皇

足見其性格的霸氣,所以當即「鞏皇」就宣布,永遠和金馬獎說拜拜。

其實從這時候開始,就能看出來金馬獎組委會已經動了歪心思。

最後導致了在2018年集中爆發。

2018年金馬獎搞了一次大事件,為了宣傳效應直接跑去請來了李安當發起人。

把第55屆金馬獎的事情全部交給他處理。

然後李安就想起來了「鞏皇」,後來就軟磨硬泡地把「鞏皇」請去當評委席一把手。

鞏俐看在李安的面子上就答應了。

可是讓人氣憤的一幕也隨之而來了。

頒獎典禮現場,顯示主持人對鞏俐不友善,後來又是女導演傅榆公然挑戰大眾底線,說了大逆不道的言語。

直接把鞏俐和前去參加活動的一眾港娛、內娛演員搞懵圈了。

當晚的現場那可真的是「精彩紛呈」。

鞏俐當場黑臉,苦大仇深的表情,那眼神如刀,能直接殺人於無形。

劉德華,徐崢段奕宏張藝謀等,表情嚴肅,滿臉不爽,瞪大著雙眼。

作為負責人的李安,則是滿臉苦笑,想說什麼欲言又止,能感覺出來心裡很不是滋味。

台娛那些明星覺得自己目的達到了,一個個樂開了花。

後續上去的內娛明星紛紛反駁之前的言論。

表示一家親,言語中特地加入並強調「中國台灣金馬獎」。

這件事情之後,金馬獎的地位一落千丈。

內地演員、影片,港娛演員、影片紛紛拒絕出席後續活動,也不再送片參加評審。

2019年之後,贊助的品牌商也開始陸續停止合作。

由此金馬獎變成了自娛自樂,落得一地雞毛,還自我感覺良好。

失去內娛和港娛這兩座靠山,金馬獎還真啥都不是。

要名氣沒名氣,要片子沒片子,要大腕沒大腕,恐怕再過一些年就要停辦了。

金馬獎,曾經的盛典如今徹底「涼涼」,已經沒有了未來。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辣條著,搬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