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億!DHC被頂級財團收購

11月11日,據日本經濟新聞社報道,日本歐力士(Orix)將收購化妝品電商和健康食品企業DHC(中文名:蝶翠詩),預計收購金額達到約3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3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DHC由吉田嘉明於1972創立,以化妝品和健康食品為主業,涉足服裝和度假設施運營等廣泛業務,其化妝品業務始於1983年,迄今已有40年歷史。

據悉,歐力士將從DHC創始人及現有股東手中,收購該公司的全部股權,收購完成後將維持品牌,由歐力士派遣董事參與經營。

收購金額創歷史新高

據上述媒體報道,歐力士集團此次收購DHC,是以DHC創始人交接班、事業繼承為目的的併購。DHC創始人吉田嘉明目前81歲,歐力士將從其及現有股東手中,收購該公司的全部股權,並由歐力士派遣董事參與經營,力爭提高企業價值。

而此次3000億日元的收購額,不僅創下歐力士集團併購案中的歷史最大規模,同時在日本創始人交接班的併購中案也創下歷史新高。

日中化妝品國際交流協會理事長楊建中告訴化妝品觀察,在日本因企業經營者老齡化,以交接班為目的的併購案較為常見。「這類併購發生後,對於企業的經營方針或會有影響,不過企業原來的老闆可能會提出保留員工等條件。」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21日,DHC的員工數為2032人。

圖源攝圖網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購方歐力士集團頗有背景。

公開信息顯示,歐力士集團成立於1964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多元化金融集團之一,位列2021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排行榜272位,並已在紐交所東交所兩地上市,公司旗下主要業務包括銀行、保險、資產管理、投資銀行、融資租賃等,管理資產規模逾7000億美元。從資管規模來看,歐力士與摩根、黑石、華潤等屬於同一量級,處於頂級財團的中游水平。

歐力士1981年進入中國,廣泛開展融資租賃、設備租賃等金融業務。相比於金融運營業務,它的PE投資業務雖然起步晚,卻發展出了獨樹一幟的特色。歐力士推崇「深度孵化投後」的模式,以陪伴企業長期成長為目標,將集團優勢嫁接給被投企業,從而實現可持續的共贏發展。

對於美妝行業來說,歐力士集團是一家比較陌生的公司,就此次收購,歐力士發言人謝絕置評,並未公開收購的動機。

營收46億,日本TOP5化妝品品牌

作為此次被收購方,DHC在化妝品行業也早具盛名。

DHC是日本知名化妝品品牌,其化妝品業務始於1983年,目前覆蓋基本肌膚護理至化妝品、美體產品、護髮用品、男士護膚品及嬰兒護膚品,其產品主打天然、溫和,最經典、銷量最好的產品為橄欖滋養系列,中國消費者比較了解的DHC深層卸妝油就屬於該系列。

特別的是,DHC所有產品均以通信販賣的形式進行銷售,即通過電視、電話、網路、直郵等手段完成銷售,在日本所有非實體店銷售都屬於通信銷售。據DHC官網信息,其在通信領域已經連續18年排名第一。

據日本化妝品業界報道,2021財年DHC的營業收入為90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5.94億元),根據同年日本化妝品企業銷售額排名,其排在資生堂花王高絲寶麗四大花旦之後,位列第五。

圖源DHC中國官方微博

作為一家日本品牌,DHC業務遍及多地。1999年,DHC入駐中國台灣地區;2002年進入韓國市場,2003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不過DHC在韓國的業務發展不太順利,根據有關媒體報道,品牌已於2021年9月中旬正式退出韓國市場,但未提及終止經營的原因。

相較之下,DHC在中國則有過「高光」時刻。2003年7月,DHC的腳步邁進中國市場,在上海成立分公司——上海蝶翠詩商業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蝶翠詩」),其在中國銷售品類囊括護膚、彩妝、保健食品,其中,橄欖卸妝油、橄欖蜂蜜滋養皂、彈力精萃潤白霜為官網銷量最好的三大單品。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僅一年半時間,銷售額便達到了1億元。

隨著DHC入華,它也將其獨特的銷售模式帶入中國,成為第一個在中國內地全面採用通信營銷模式的化妝品品牌。消費者通過電話或網路索取DHC免費試用裝,或訂購商品就可以自動成為會員,無需繳納任何入會費與年費。並且,購買一次DHC商品,就可連續12個月免費得到一份《橄欖俱樂部》月刊,其中有最新的美容行業資訊和優惠信息。

配合這種銷售模式,DHC曾在電視上投放過「電話訂購」廣告,在那個視訊尚欠發達的年代,DHC的訂購熱線「8008208820」,曾被許多人當成「廣告歌」傳播,在2004年成為一種「網路現象」,也藉此讓許多人認識了品牌。此後,DHC在中國不遺餘力投入營銷,2016年到2020年,先後簽約了郭碧婷賈靜雯侯明昊譚松韻等明星為品牌中國地區的相關代言人。

除了將通信銷售模式帶入中國外,DHC也積極謀變,布局了百貨專櫃直營店、天貓等渠道。

2007年,DHC在中國開設一家線下直營店,隨後門店數迅速增長,截至2018年,上海蝶翠詩擁有直營店鋪約350家。此外,品牌還在天貓開設了旗艦店。在天貓平台上,DHC品牌官方旗艦店的粉絲數為259萬,銷量最高的產品為橄欖護唇膏和橄欖卸妝油,月銷達到4萬+。

圖源:DHC天貓旗艦店

除主營的化妝品業務外,2019年,DHC將兩款日常膠原蛋白口服飲品引入中國專櫃,在其看來,在中國,口服保養品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

接連吃罰單, 「白衣騎士」能挽救嗎?

如上所述,DHC在中國市場曾創下亮眼成績,但近年來,卻多次因發布虛假廣告被處罰,品牌信譽度受到消費者質疑。

譬如,去年5月,品牌中國境內責任人——上海蝶翠詩,因發布虛假廣告,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監局罰款35萬元。今年7月,上海蝶翠詩又因「銷售不符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的化妝品」,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監局沒收違法所得114.66萬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蝶翠絲男士保濕平衡霜」、「蝶翠詩男士保持平衡水」,經檢測含有 「羥乙磷酸四鈉」成分,為不符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的化妝品。

據化妝品觀察統計,自2017年以來,DHC共受到5次行政處罰,合計罰款近212萬元,處罰原因主要以虛假宣傳、超範圍添加限用成分為主。

也因為近年來在中國市場頻頻被罰,在微博、小紅書等社媒平台上,DHC品牌被網友打上「屢教不改」的標籤,信譽一落千丈。有網友發帖稱,「DHC產品一直標榜配方天然、性質溫和,卻被查出不符合安全規範,自己以後不會再回購了。」

這一惡劣影響同樣傳導至渠道端。在化妝品觀察採訪中,有化妝品店反饋,其過去在店內引進了DHC產品,最高峰月銷能達到幾十萬,但後續品牌形象管理不善、產品經常出現負面新聞,在3年前已經不再售賣。

「這個品牌這幾年感覺沒什麼聲量了,中國團隊也傳遞出一種『半放棄』的狀態,對中國市場投入遠遠不如資生堂、花王等其它日本品牌。」上述化妝品店老闆進一步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歐力士在風投圈有著「擅長抓住經濟周期的底部抄底資產,經常扮演白衣騎士的角色,救人於危難之中,雪中送炭而非錦上添花」的評價,此次收購或將為DHC帶來新的機遇。

【版權提示】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品觀網/品觀APP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對本站其他內容有授權需求,請聯繫meiti@ping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