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扒84,96,03屆選秀,不撕逼(第二季)

接本話題第一季

1. 費城 Allen Iverson 阿倫-艾弗森

2. 多倫多 Marcus Camby 馬庫斯-坎比

3. 溫哥華 Shareef Abdur-Rahim 謝里夫-阿卜杜爾-拉希姆

4. 明尼蘇達 Stephon Marbury 斯蒂芬-馬布里

5. 密爾沃基 Ray Allen 雷-阿倫

6. 波士頓 Antoine Walker 安東尼-沃克

7. 洛杉磯快艇 Lorenzen Wright 洛倫岑-賴特

8. 新澤西 Kerry Kittles 克里-基特爾斯

9. 達拉斯 Samaki Walker 薩馬基-沃克

10. 印第安納 Erick Dampier 埃里克-丹皮爾

11. 金州 Todd Fuller 托德-福勒

12. 克里弗蘭 Vitaly Potapenko 維塔利-波塔潘科

13. 夏洛特 Kobe Bryant 科比-布萊恩特

14. 薩克拉門托 Predrag Stojakovic 佩賈-斯托亞科維奇

15. 菲尼克斯 Steve Nash 斯蒂夫-納什

16. 夏洛特 Tony Delk 托尼-德爾克

17. 波特蘭 Jermaine O'Neal 傑梅因-奧尼爾

18. 紐約 John Wallace  約翰·華萊士

19. 紐約 Walter McCarty 沃爾特-邁克卡蒂

20. 克里夫蘭 Zydrunas Ilgauskas 扎伊德魯納斯-伊爾戈斯卡斯

21. 紐約 Dontae Jones  多塔爾-瓊斯

22. 溫哥華 Roy Rogers  羅伊·羅傑斯

23. 丹佛 Efthimis Rentzias 艾菲梅斯-蘭扎斯

24. 洛杉磯湖人 Derek Fisher 德里克-費舍爾

25. 猶它 Martin Muursepp  馬丁·穆瑟普

26. 底特律 Jerome Williams 傑羅姆-威廉姆斯

27. 奧蘭多 Brian Evans  布瑞恩-伊萬斯

28. 亞特蘭大 Priest Lauderdale  普雷斯特-勞德戴爾

29. 芝加哥 Travis Knight 切維斯-耐特

科比、艾弗森、納什、雷阿倫、馬布里、小奧尼爾、佩賈、大Z、拉希姆、沃克都入選過全明星。而其他的實力球員也都打出了身價,費舍爾、坎比、丹皮爾、賴特等。算上落選的本·華萊士,這屆真的星光熠熠,耍點賴算上去繼續學業錯過這屆選秀的獃獃簡直喪心病狂。。。

當然,像賴特和二輪首位的哈靈頓,被記住的很大原因是歷史尚未走遠,而賴特被謀殺令人唏噓,哈靈頓的火箭生涯加分不少,但老魚費舍爾、坎比,哪怕是「西部第二中鋒」丹皮爾也不會很快被歷史湮滅,這屆確實有足夠的資本成為所有選秀大年繞不過的參照。。。

這屆有意思的是唯一獲得兩屆MVP的納什(其實真的可以三連莊的,畢竟評委要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可能排不進第一陣容,後衛線上實在太有天賦了:AI 、科比、雷阿倫都是名人堂級別的,而AI向我們展示了特立獨行,充滿個性的人格魅力對於一個球星圈粉是多麼重要。科比可能是這屆最成功的,但艾弗森亦能hold住狀元。如果重選,我如果是76人的總經理,我可能還是會選擇「答案」,科密勿怪,畢竟,如果選擇了科比,沒準科比的職業生涯也沒那麼輝煌,至少商業價值不會如此成功……還是那句話,人生沒有如果,歷史也不容假設。至少,像奧拉朱旺之於喬丹,AI相對科比也是配得上狀元的。

納什除了大家熟知的足球技術以外(曾獲得過英屬哥倫比亞最有價值足球運動員獎),少年時期還曾經3次拿到國際象棋的冠軍,其實早期他的NBA生涯並不能讓人預見到他會是首個連莊MVP的國際球員。還說什麼呢,我們只能慶幸他在諸多擅長的項目中選擇了籃球……

但是第一陣容後衛線上「答案」搭檔科比我不認為是好的選擇,可能會被納什和阿倫的組合擊敗。這也向我們說明了,籃球是集體運動,不管你怎麼想,賬面上的實力永遠不如合理的搭配。我喜歡康利、一哥、加索爾這種球員,但球隊還是要有科比,艾弗森這種球員在,要不,所有球隊都像馬刺一樣,估計NBA也少了很多激情。如果我排出兩套陣容的話,可能讓納什搭檔科比,AI和雷組合,畢竟納什是傳球大師,而雷無球跑位簡直是教科書。我發現對於艾弗森和科比這種球員,你只能去適應他們,而別想讓他們做出妥協退讓……

96屆大家最感興趣的也就後衛線上這幾位了,當然我們還繞不開馬政委,「獨狼」在NBA創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然後又在我大天朝實現了自己的冠軍夢,註定要成為姚明之後連接中西籃球的另一根紐帶。記得馬布里來CBA後多次就晃倒姚明道歉,我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是該誇他會做人呢,還是該鄙夷他的經紀團隊其實並沒有得到我中華處世哲學的博大精深呢……

該扒扒相對薄弱的內線了,小奧尼爾的名字註定了自己要被那個強大的陰影籠罩,沃克除了自己的扭臀舞就沒有那麼多可以扒的話題了,坎比和「西部第二中鋒」註定了不可能拿來去和奧拉朱旺之類的中鋒對比。但是有一個此後年年新秀的人卻選擇了在下一年進入NBA,他就是那個雖然低調但是卻總拿來和科比相提並論而並不輸分毫的97屆狀元秀——蒂姆-鄧肯。

我們也不能假設鄧肯在96年進入聯盟時會有怎樣的職業生涯,但是扒一扒獃獃還是感覺不會怎麼被人撕……其實把鄧肯加進96,也就意味著要和艾弗森科比撕了,但是任性也得給自己找個理由不是?可是我膽子小,僅僅是根據當時形勢分析一下這個假設:

眾所周知,模擬選秀都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像今年,基本狀元秀西蒙斯和榜眼英格拉姆在早期就是被模擬選秀定下來的,雖然一堆專家意淫西蒙斯傾向於湖人不喜歡去76人什麼的八卦,然而並沒有什麼意外發生。我們先看下當年的選秀模擬:排在前面的球員有:大一的馬布里和拉希姆、大二的艾弗森、安東尼-沃克、大三的坎比、鄧肯和雷-阿倫。而狀元大熱門的就是坎比和艾弗森,他們被視為大夢和幫主的翻版,其中坎比包攬了約翰-伍登獎和奈-史密斯兩項NCAA殊榮,而艾弗森則以個人能力無敵於NCAA。不要說科比,一個高中生球員,既沒有在職業聯賽證明自己,也沒有NCAA的歷練,家鄉費城不會繞過艾弗森去選科比的。

也可能是有了84的前車之鑒,76人決定選擇喬丹(艾弗森),放棄奧拉朱旺(坎比),事實也證明他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這種考量下,獃獃很難成為狀元秀。就算是和坎比來競爭,原本已打定主意參加選秀的鄧肯,在模擬選秀榜上他最低是第6,最高是探花,均排在坎比之後:讓我們看看當時的情況,大三的鄧肯場均19.1分,12.3板,2.9助攻,3.9帽,55.5%投籃命中率;同樣大三的坎比:20.5分,8.2板,1.8助攻,47.7%投籃命中率;看數據的話,除了相差不多的得分,鄧肯完勝,要知道,此時的坎比是個靈活又喜歡中投的內線球員。但是,坎比不光在個人榮譽方面壓倒鄧肯,在兩人一對一的焦點對話中,他也多次勝出。最直接的就是NCAA淘汰賽時,輸給了坎比領銜的麻省。作為對比,放上大二生艾弗森的數據:25.0分,3.8籃板,4.7助攻,3.2搶斷,48.0%命中。

模擬歸模擬,鄧肯還是可能在2、3位被選中的,畢竟,坎比和拉希姆的下家都會考慮鄧肯的。拉希姆也回憶說多倫多可能會選擇自己,在念到坎比名字之前自己也充滿期待,但是尚在溫哥華的灰熊隊確實承諾了如果他在第三順位沒被選走,球隊絕對會選擇他。那證明灰熊有兩種考量,一、我需要的是一個內線;二、坎比和拉希姆我可以拿到一個(沒準人也和坎比這麼說了,只是已經知道了前面多倫多也是會2選1),也在一方面佐證了艾弗森狀元已經沒有懸念。

插一句,拉希姆可能有一些人不熟悉,要知道,其生涯場均18.1+7.5,有6個賽季達到場均20+7!進入過全明星,單場還拿過50分。這樣一個角色,竟然在黃金一代中不被經常提及,也可以側面看出96的輝煌!

最想得到鄧肯的是綠軍,他們換來了小牛的第6順位,意圖就是內線。費城、狼隊和雄鹿都缺後衛,所以AI、馬布里和雷-阿倫都難滑落到第6位,坎比最差也是前三。綠軍經過分析,認定鄧肯和拉希姆這兩位必有一位會落到自己手中。但結果鄧肯退選,綠軍只能選了剩餘球員中最被看好的沃克。

故事還沒完,奧爾巴赫知道鄧肯下個賽季必來,不惜無節操無下限的擺爛——這絕對是真愛。眾所周知,凱子用15勝67負創造了隊史最差紀錄,而且還弄來了小牛的首輪選秀權,雙保險下也沒玩過老謀深算的馬刺,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還有一個無從考證但我願意相信的說法:綠軍用第3和6順位選中的比盧普斯和羅恩-默瑟加上沃克(新秀賽季17.5+9)去和馬刺嘗試交易鄧肯……

在鄧肯大二時,手握狀元簽的勇士就向鄧肯拋媚眼:參加選秀吧,我們會用狀元簽選你的。看95和97的走勢,鄧肯都是狀元的不二人選,但是卻避開了詭譎的96。我們已經無從考量那些是八卦,而那些又是事實。但是,我相信,鄧肯去到96,可能不會撼動艾弗森的狀元,但是至少坎比、拉希姆和沃克的生涯會因此改變,而聯盟也會因為蝴蝶效應而發生很大的格局改變,要知道,這屆馬刺還是冠軍爭奪者,誰又能知道下個賽季就拿到狀元簽了呢?

敬請期待 第三季03 第四季對比 感謝各位支持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