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林·夏秋篇丨吃貨少女的瓦爾登湖,每一幀都是壁紙

我最懷念某年,空氣自由新鮮,遠山和炊煙,狗和田野 ,我沉睡一夏天。

by 韓寒

電影的開頭女主市子騎著單車行駛在人跡罕至的山間小路,鏡頭所至皆是一片盎然綠意,野花笑意嫣然,此刻山雨淅瀝,飛鳥濕漉漉的站在樹頂,沒過一會振翅飛走。而穿過這條被綠野征服的盡頭,一個村落在山間薄霧中隱然浮現。

小森是位於日本北部的一個村落,從這裡去往臨鎮的大型超市購買生活必需品的話,騎自行車來回也要一天。這裡和我們熟悉的現代水泥森林相距甚遠,村民們真真切切的與大地、森林作伴。

白天夏蟬發瘋似的叫喊,倦怠的天空是好看的瓦藍,陽光隨處灑落,雲朵自在行走;夜晚牛蛙在池塘邊開起舞會,蛙聲連綿從水裡跳起,跳過草地、台階、地板,跳進睡眠的故鄉。像是宮崎駿動漫里才會出現的夏天,到處帶著童話般的色彩。

就連秋天也不甘示弱,當秋意漸濃的時候,森林被染成了狐狸的顏色。村莊會飄起各種白煙,有蘑菇溫室的水汽、火灶升起的炊煙、燃燒稻殼的濃煙。空氣變得安靜,連鳥叫聲也變得孤寂,村民們劈柴的聲音在秋日空曠的田野里久久迴響。

這部電影是根據日本漫畫家五十嵐大介的同名人氣漫畫所改編的,大學畢業之後的市子曾經在東京工作、戀愛、生活,然而因為無法融入喧囂吵鬧的大城市,於是來到了曾經和媽媽一起生活過的鄉下小木屋。

市子的媽媽在五年前突然留下她一個人悄無聲息的離開了,離開的原因電影並沒有告訴我們,而回到小森生活的市子,更像是對媽媽的追憶和對曾經美好生活的重溫。

小森的夏季悶熱潮濕,空氣像是被汗水浸濕的襯衫一樣粘人,打開大門,會讓人有種衝動想要戴上划水掌和腳蹼,跳進這個濕漉漉的世界痛快游泳。

而潮濕的天氣帶來的麻煩不止這些,田裡的雜草開始變得茂盛,前一天剛拔掉的艾蒿今天又重新冒出新芽,就連家裡拌果醬的木鏟也發霉了。於是市子不得不在屋子裡生起火爐,以驅趕屋內的水汽。夏季,在悶熱的房裡生火爐,想想都覺得可怕,但倔強的市子並沒有因此就被輕易打敗,反而會在熱烘烘的屋裡做起了美食。

生火爐造成的高溫高濕的環境恰好是做麵包時發酵的絕佳條件,火爐將熄未滅時的餘熱也可以用來烤麵包。掌握好溫度的話,能烤出絕妙的美味。就這樣,當麵包烤好的時候,屋子裡的濕氣也跑光了。「所有不好的情緒,都能在食物中被治癒。」

夏天勞作,一邊忍受濕熱的天氣一邊還得注意蚊蟲的侵擾,這個時候,市子會用酸米酒犒勞自己。幹完農活以後拿出冰箱里的酸米酒,就像是蒸完桑拿再喝上一杯冰鎮的飲料,讓人直呼過癮!有時釀得太多,還可以約上好友深夜對飲。

市子家旁邊長著一顆胡頹子樹,時令到的時候鮮紅的果實會掛滿樹枝。但因為口感不佳,而它周圍又有許多其他好吃的果子,所以常常被人略過,而那些被人忽略的果子就只能掉落地上逐漸腐爛。「拚命長大,結果,到頭來卻付諸東流。」

儘管如此,聰明的市子還是有辦法把它們變成美味的食材,「那就把你做成果醬吧」。

「我家被沼澤、田地和森林所包圍,所以一到晚上就會有很多不速之客」。

仲夜裡的小森,星河清晰可見,借著溫柔的燈光看書,屋外會有大蛾和獨角仙循著燈光飛過來撞擊玻璃門,關掉燈能夠看見夏夜裡的螢火蟲;貓頭鷹飛累了的時候也會提著失眠的眼睛坐在屋頂上休息;有時候還會有笨熊趁著夜色跑進屋後偷吃李子,第二天屋主人起床只能發現被撞壞的籬笆。

悠太是比市子小兩屆的學弟,畢業之後不久也回到了小森。有次,市子問他為什麼願意回來小森生活。「我不想過那種被人殺了之後,吐槽別人殺人方式的人生。」(關於這句話,豆瓣上「蘇白」給了更貼切易懂的翻譯:明明別人把食物幫你做好了,放在那裡,還要去吐槽一下別人哪裡做的不好。我不想過這種的人生。)

悠太覺得,城裡的生活雖然便利繁華,但是人們活得太過虛假淺薄,「明明什麼都沒做過,卻以為自己什麼都懂」。所以最後悠太回到了小森,用赤誠的心面對真誠的人。

而聽了悠太的回答,市子卻陷入了沉思,同樣是回到小森,但她和悠太的目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悠太回來是為了直面自己的人生,而我卻是逃回來的。」

在雨水充沛的小森,村民們都用塑料大棚種植西紅柿,只有市子堅持露天栽培。因為西紅柿喜陽耐旱,雨水過多容易爛根,所以很多時候市子的收穫都不是很好。

對此,雖然市子表面上說是因為不甘心這樣輸給天氣,但其實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是害怕建了溫室之後就要在這裡久居了。她還是沒有把小森當成了生活的地方,(一方面她也厭煩城市裡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他似乎也不是真正的想呆在小森),而是把它當做了逃避現實的港灣。

「童年的習慣總是很難改」,時至今日,市子仍會因為媽媽的影響而把「井底之蛙」寫成「胃裡之蛙」,就因為媽媽曾經開玩笑的對她說,肚子餓的時候會叫是因為「胃裡住著青蛙」;每次做炸雞排的時候,不放自己家特製的「伍斯特醬油」總會覺得美中不足;吃麵包時也會用媽媽的「抹了吃」(nutera)牌榛果醬。每次做菜時也都會想起媽媽曾經說過的話,「做菜要用心。」的確,製作美食的過程繁冗複雜,需要仔細和耐心才能做好一份俘獲味蕾的食物。

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這樣一點點回憶當初媽媽做過的事情,漸漸的,市子開始能夠感知當初媽媽的內心了。

有一天,市子自己做了炒青菜,可是卻發現不論怎樣炒,口感和媽媽做的就是不一樣。明明順序相同,似乎總少了什麼東西。直到一次在給芹菜去筋的時候,市子靈光一閃。她試著剝去青菜的筋,炒完之後發現味道正確。

想起以前每次媽媽炒青菜時總愛吐槽她的隨意,只會簡單的炒個青菜而已,卻對背後正在剝菜筋的媽媽視若無睹。如今幡然醒悟,「原來那個懶散隨意的人是我啊!」

而這個時候,我們也似乎有點猜到了「媽媽」離開的理由了。「明明別人把食物幫你做好了,放在那裡,還要去吐槽一下別人哪裡做的不好。」市子的媽媽,是不是也和悠太一樣,是為了逃離那種得不到感恩,努力付出卻沒有稱讚的生活呢?

很多當下不理解的事情,等到多年以後才發現答案,但歲月匆匆,人心變涼,時間無聲的向你責問,怎麼現在才發現啊?而我們無言以對。

有時候真覺得「小森」就是一個童話鎮,生活在這裡就像是在做一個美夢。夏天的稻田裡游著獃頭獃腦的番鴨,菜園裡種著一年四季供應不斷的青菜,需要的時候也可以去沼澤地里摘雨久花來換換口味。喝自己釀的酸米酒,在清涼的夏夜和好友同桌對飲,抵足而眠。早餐用自己熬制的果醬搭配烤麵包,天氣太熱時,吃一顆冰鎮過的西紅柿滿血復活。

秋天的時候,可以爬到樹上去摘通草果,把它當做秋季的甜品、在秋日的屋檐下掛上橘黃色的番薯干,像風鈴一樣隨風叮噹、領居們圍成一桌,一邊烤著番薯干一邊討論著莊稼和家常,分享傳授著各種種植和做飯的經驗。

有時還要和小動物們比賽撿榛果,就連撿核桃的時候也要小心有熊出沒!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彷彿真的會有一隻笨呼呼的大熊從秋葉染黃了的山坡里衝出,大聲的沖著你喊,「可惡的人類,不許搶我的核桃。」

在這裡,你不用帶著滿身的殺氣去擠公交和地鐵,行人不會腳步急切,彷彿背後有鬼鬼祟祟的怪物在跟蹤。也不會有人問你做什麼工作、升職加薪了沒有。在這裡,人們會想今天割稻的便當是要帶核桃飯還是通草果三吃呢?割稻的季節人們才會問你,「今年的收成如何啊?」人們自給自足,生活不再緊扣工資業績,而是回到了尋常的一日三餐中來。

市子就在小森這樣細水長流的日子裡度過了苦夏和金秋,而就在這個秋天的尾聲里,她終於收到了遠方的媽媽寄來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