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衚衕,行人和車輛誰是扛把子?

有些開車的讀者們好奇地問我:「在韓國衚衕里駕車行駛的時候,有些行人走路太靠近衚衕中間。這時候不小心碰到了,車輛要不要負全責呢?」 如果以前問我這個問題,我可能無法給確切答案,但現在可以給出肯定的答覆了。4月20日,韓國《道路交通法》修正案正式實施。根據本次的修正案,在不區分車道和步行道,且沒有中央線的衚衕中,行人可以隨便行走在全部道路上,不用再看行駛的車輛了。

在韓國《道路交通法》修正之前,行人為了不耽誤車輛的行駛,只能行走在衚衕的邊緣,但現實中很少有行人在衚衕里貼著牆行走,經常發生車輛和行人的觸碰事故。通過本次的修正,以後行人可以在衚衕里的全路段自由行走,車輛在行駛時必須要保障行人的安全,優先順序也從車輛轉移到了行人。

所以開車行駛衚衕的正確方法是,經過行人旁邊時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果妨礙行人行走在衚衕,要放緩速度或停車讓行人安全地路過。如果違反該駕駛規矩,會處以4萬韓元的罰款,衚衕位於兒童保護區或老人、殘疾人保護區會處以8萬韓元的罰款。

當然,該法律也可能會導致一些行人利用優先順序故意妨礙車輛的行駛。行人故意妨礙車輛時不要跟行人鬥氣,及時撥打112向警方求助就行。另外,行人在故意妨礙車輛的時候,因自己的過失受傷時,行人無法受到法律的保護。所以開車行駛在衚衕時遇到「碰瓷」的人不用太慌張。搜集好證據交給警察就行了。

金毅律師的想法:

所以從4月20日開始,韓國的衚衕內行人是扛把子,車輛必須要讓行人先使用道路,等行人用完了才能用。雖然這個規定對開車的朋友們來說不太友好,但都是為了保障行人的安全才做出的改變,開車時要多禮讓,不要因為不懂法律發生觸碰事故,承擔全部的責任。

作者:金毅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