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骨折價」
「降價幅度趕不上漲價速度。」
11月10日晚,王芳在各個直播間轉了一圈,最後並沒有下單。
她很早之前看中了一款古良吉吉的陶陶包。這次雙11,當她從直播間的優惠鏈接點入付款界面時,發現重重摺扣後的價格是400多元,「這不就是前兩個月看到的價格嗎?哪裡來的折扣?」王芳有點無奈。
同樣漲價明顯的還有她視為工作「口糧」的永璞咖啡。618 下單時,108元可以買到3大盒(每盒7顆)咖啡原液,而雙11前夕,這一價格已經漲到169元,上漲接近1/3,即使在薇婭直播間,領券後的價格也在130元左右。
永璞咖啡今年雙11和618價格對比.圖源/受訪者
美妝護膚也是如此。除了大牌一如既往用增加贈品的方式保值,一系列的國貨品牌也不再用「骨折價」,甚至有部分商品在購物節開始前還有小規模提價。即使是在對品牌方最有話語權的薇婭和李佳琦的直播間里,5折以下的產品也頗為少見。
漲價的原因是複雜的:原材料價格飆升、工廠限電,都是嚴峻的現實挑戰;其次是,不少新品牌也希望借雙11推新品,提升品牌價格錨定,不再通過價格戰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飲鴆止渴。一位資深化妝品代工廠負責人指出,「雙11過後,整個化妝品行業都將迎來漲價潮」。他預計,在Q4,化妝品價格會繼續上漲並衝擊高點。
但當下,他們依然需要玩好已經開局的生死遊戲。即使咬緊牙關為雙11準備了充足彈藥——甚至可以說是最後的狂歡——不少品牌依然沒有看到理想的回報。
「雙11一結束,我們就必須漲價,撐不住了。」一位零食品牌向20社感慨。
當漲價成為普遍
很多用戶發現,這次各個領域的新消費品牌,都沒有拿出往年擊穿底價的策略,甚至還變相漲價。
實際上,不少品牌在年中618促銷後,就已經開始計劃漲價。飲品類的三頓半、永璞、Chali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價。沖調麥片類的王飽飽的正裝產品也較之前漲價,品牌還重推「小包裝」,降低均價。
所以,雙11第一波尾款完成後,各個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人在抱怨,「本來想囤的很多產品都比原來貴了,付定金付了個寂寞。」
但更多的新消費品牌,還是採取了相對更聰明也更曲折的漲價方式。
在薇婭、李佳琦等大牌直播間,內衣品牌Ubras、蕉內、內外,均沒有拿出單價低於100元的單品,優惠力度和日常沒有太大區別,與旗艦店的自播價格也基本保持一致。
「今年很多新品牌出來,Ubras這樣的頭部品牌要保證地位,走高端路線,就不能定價太低。」一位新內衣品牌從業者表示,他所在的品牌也做了大量的直播間投放,不少產品價位在50-100元。
雖然沒有降價,但Ubras今年秋冬推出了肌底衣、大紅套盒等新品,找來劉雯代言單品,提升整體品牌後,再進行提價。上述人士表示,同樣一件發熱打底衫,他所在的品牌直播間折後售價在70元左右,而Ubras的肌底衣價格是145元,「性能差別並不大,但Ubras依靠打造新概念,反而賣得更好。」
而完美日記則在雙11期間推出了新款口紅「銀翼小細跟」,日常銷售定價為99.9元。此前同等克數、由周迅代言的皮細跟定價為89.9元。這次提價後,10月30日開售當天,完美日記在李佳琦直播間給出了一個優惠的鏈接——兩支可以領40元優惠券,同時贈送2支舊款的絲絨唇釉,相當於僅僅2折的價格。
完美日記新品口紅 圖源/完美日記官網微博
完美日記的策略顯而易見——對新品漲價,加贈多支過季產品清理庫存。疊加後優惠力度非常大,也間接對新品做了品宣。
推新品其實是常見的調價方式,因為一些消費品牌如果長期打折,用戶很難接受更高的價格。通過新品,提升品牌整體價格,直接作用就是改善品牌整體的毛利結構。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雖然聽起來有些荒謬,漲價在一些情境下確實能夠成功幫助品牌調性的提升。
比如波司登,從2018年開始,由於加拿大鵝等品牌帶起了高端羽絨服消費的市場,波司登也開始逐年推出時尚新款,穩步漲價。
波司登風衣羽絨服定價均在3000元以上。圖源/官網
漲價為波司登帶來了更多高收入的用戶。今年雙11期間,波司登的「風衣羽絨服」刷屏,3599元的定價沒有擋住追逐魅力又不想挨凍的女生們。在天貓旗艦店,這款羽絨服的銷量已經1000+。
全場銷量最高的單品中,既包括300多元的羽絨坎肩,也有近2000元的情侶羽絨服。
但是,作為普通白領的王芳在各個社交平台抱怨一通後,還是選擇下單了其他品牌的咖啡。「永璞已經不是我能消費得起的咖啡了。我現在希望其他味道還不錯的小眾品牌不要漲價。」
供應鏈壓力驟增
10月1日,卡著各個平台為雙11周期鎖價的最後時間,新消費品牌雪玲妃最先公布了調價通知。
雪玲妃調價通知 圖源/雪玲妃官網
對比前後價格,雪玲妃幾個主要產品——舒緩控油清潔面膜由49.9元上調至59元,煙醯胺香氛沐浴露由39.9元上調至49.9元,分別漲了18%和25%。
「雙11沒有特殊的優惠,日常在抖音、快手店播中的價格已經壓到很低,沒有降價的空間了。「一位雪玲妃內部人士表示,他提到,提價已經醞釀許久,但限電壓力和原材料漲價壓力太大,不得不快速做決定。「原材料上漲了60%,我們的代工廠壓力太大了。」
今年年初至今,護膚品原材料已經經歷了兩次提價,一次在年初,一次在618購物節之後。
漲價涉及到有機硅、乙二醇、CAB、甘油等洗護、護膚的主要原因。背後的原因是,疫情導致的進出口受阻,產地勞工缺乏或是罷工。
部分化妝品原料近3個月增長情況 圖源/生意社
珀萊雅旗下多款產品悄然提價,其中紅寶石淡紋緊緻精華價格提升了上百元;上海家化也對旗下佰草集、玉澤、典萃等護膚類產品進行了不同幅度的提價。而根據丸美股份2021年一季度經營數據表明,其護膚類產品的平均售價同比漲幅達到35.41%,呈現大幅度漲價。
一位丸美代工廠的運營人員表示,現在原料一天一個價,有時候廠家直接「封盤」。整個雙11期間,工廠都在原地待命,但在規定時間內,產量依舊無法達到要求的1/2。「廣州這邊,有國際大牌的代工廠在全球範圍內找原料,但找到合適的廠家後,代理商直接原地漲價3倍。」
服裝行業的日子也不好過。雙11期間,很多淘寶的熱門女裝店鋪,都開啟了預售14天-30模式。「一方面是江浙滬的很多工廠都在限電,另一方面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幅度比較高。原來利潤率可能只有10個點,原材料價格上漲5個點。最後都會體現在價格上。」一位MCN機構負責人表示。
白小T CEO張勇也在近期採訪中提到,服裝品牌都在大面積備貨。雙11前,白小T在庫房裡準備了十萬件大單品,面料工廠備了三百萬件貨。儘管當前原材料上漲,但他們仍要每個月繼續備貨,要保證其合作商工廠有一條生產線一直在開工。
同樣因為原材料漲價,不得不變化策略的還有某零食品牌。它其中有款主打產品,因為原材料提價超30%,包材也大幅提價,必須要安排漲價。「老闆之前開會還說過,3年內都不會漲價,但現在撐不住了。」一位內部人士表示。
最後,更多品牌還是臨時調整了優惠力度。
新消費重估雙11
早在11月1日,第一波尾款支付完畢,很多電商人就意識到,雙11已經結束了。
「第一波會消化最大的銷量,這也意味著整體的量級很一般。」一位MCN機構負責人鄧楊峰表示。他認為,對於品牌方來說,11月1號之後,雙11剩餘的時間已經基本沒有投資價值,即使繼續連打,投入大量成本,可能換來20%左右的銷售額增長,和平時的投放沒什麼差別,甚至很多品牌會出現負增長。
很多電商從業人士提到,雙11沒有拿出「擊穿底價」的低價,還有一個原因是店播日播、大主播定期投放都已成為常態。為了為官方賬號引流、在大主播直播間里衝擊銷量,品牌能夠承受的最低價,早已在雙11之前給出。
「以前每年有幾次類似雙11的大促,會給出一套促銷機制和價格,也會衝擊銷量,定高目標;現在每個月的月報,甚至周報上都要衝擊一個銷量目標,我們必須在日常,就把優惠價格拿出來。」鄧揚峰認為。
鄧揚峰目前是快手頭部主播超級丹團隊的運營負責人,旗下籤約有近10 位主播。在他看來,快手和抖音正在把「促銷」活動常態化,現在他每1-2個月會為旗下主播策劃1次「粉絲節」,粉絲節的操作和雙11大促也如出一轍——前置的宣傳, 私域用戶激活,與品牌協商最低價,投入營銷費用於買量、漲粉和提升銷量。
在11月2日,雙11周期內的一個普通直播日,抖音帶貨榜的前10位中,有9位都被品牌店播佔據。在快手雙11期間推出的116超品日,入選的朵拉朵尚、韓熙貞等在淘系不算知名的品牌,在快手創下日GMV破億的成績。
但對於他們來說,日常的促銷和投入也並不虧。反而因為抖音快手的電商增長紅利仍在,可以獲得更明顯的銷量和粉絲增長。
隨著老牌電商流量見頂,很多品牌在今年都建立了抖音、快手的直播團隊,試圖跳出固有思維,積極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但是,對於很多新消費品牌來說,時間不等人。
線上行業市場品牌數據檢測方「魔鏡市場情報」數據顯示,在2020年天貓雙11第一輪預售中狂攬532.4萬元的王飽飽,今年同期對比下滑了近70%,只有142.9萬元。位列「方便速食/速凍產品」類目第一輪預售排行前10名的拉麵說,銷售額與去年比接近腰斬。
預售情況不佳,一些品牌甚至被懷疑使用了「薅羊毛」的營銷戰術。11月5日,不少用戶發現,通過平台各種優惠券疊加,能夠以接近原價1/3的價格買下6袋裝的王飽飽堅果麥片。「挺凸然的」,王飽飽官方微博隨後發補微博,暗示被薅羊毛,鼓勵用戶下單,獲得了數萬轉發,數百個「薅羊毛」的帖子在小紅書上線。
儘管官方表示,這是一次技術故障,被羊毛黨一天薅走了近150萬包產品,品牌損失約855萬。但該產品並沒有未及時下架而是改為預售。因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只是一種促銷手段,並非技術bug。
王飽飽在號稱被「薅羊毛」後,雙十一當天又曬出了被薅的銷量戰報 圖源/官方微博
但不論是否故意,至少王飽飽在這次,還是找回了昔日網紅的待遇。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王芳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