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葯、增補目錄兩個維度,看聯康生物增長邏輯

「殺估值」的今天,放眼A、H股市,所有板塊都進入了補跌期,就連「萬年長青」的白酒也開始了下行之風,讓投資者直呼,「見底了」。因為從歷史經驗來看,白酒補跌,都寓意著,壞日子到到頭了:2005年5月,交通運輸、白酒補跌,6月6日上證指數迎來998點的市場底;2008年7月農林牧漁、白酒、醫藥股補跌,10月滬指迎來1664點的市場底;2012年11月白酒、電子股補跌,12月滬指迎來1949點的市場底部。

「見底」有戲,醫藥板塊也是「好事多磨」。如時隔6年之久,10月25日,國家正式出台新版《基葯目錄》,再次讓醫藥股登上股市「熱搜」,從資金端來看,上證醫藥板塊次日資金流量近100億人民幣,港股醫藥也達到15億港元。

醫藥板塊資金的活躍,也讓「小而美」的聯康生物科技(00690)得到了機會。畢竟,大勢政策向好,要想獲得投資者「恩寵」還得「自身腰板硬」才行。反觀聯康,其憑藉阿卡波糖、艾塞那肽、特立帕肽粉針等多個潛力大品種,尤其是特立帕肽在9月獲得了CFDA的正式受理,早就在二級市場受到了青睞。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受政策、新葯進程等多方面利好影響,該股自9月6日起開始積極向上,截至10月25日,漲幅達到8個點,走勢較醫藥板塊(期內跌幅15%)好太多,甩明星股們一大截。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基葯目錄》內的新機會

從「520」到「685」基葯目錄,衛健委可謂下足苦功。儘管11月1日才正式執行,但並不妨礙我們對其解剖,探究利好。



從內容來說,2018年版目錄具有多個特點:一是增加了品種數量,由原來的520種增加到685種,其中西藥417種、中成藥268種(含民族葯),能夠更好地服務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推動全面配備、優先使用基葯;

二是優化了結構,突出常見病、慢性病以及負擔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衛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藥需求,注重兒童等特殊人群用藥,新增品種包括了腫瘤用藥12種、臨床急需兒童用藥22種等;

三是進一步規範劑型、規格,685種藥品涉及劑型1110餘個、規格1810餘個,這對於指導基葯生產流通、招標採購、合理用藥、支付報銷、全程監管等將具有重要意義;

四是繼續堅持中西藥並重,增加了功能主治範圍,覆蓋更多中醫臨床癥候,強化臨床必需,這次目錄調整新增的藥品品種中,有11個藥品為非醫保藥品,主要是臨床必需、療效確切的藥品,比如直接抗病毒藥物索磷布韋維帕他韋,專家一致認為可以治癒丙肝,療效確切。

智通財經APP從企業角度看來,最為關注的無疑是品種的增加,因為一旦納入,將對產品未來的銷量帶來積極影響。這也是為什麼最近眾多上市公司發布入選喜報的原因。

其次,則是藥品替換,因為新版目錄中有22個品種被「踢出」,比如地紅霉素、制黴素、甲睾酮、魚肝油酸鈉等。歸納起來,就是那些藥品標準被取代的、發生了不良反應、經濟效益不高的品種。從這點也恰好說明,有進有出,既能與時俱進,促動葯企提高質量,也能帶給那些未能納入基葯目錄企業的機會。

以聯康生物為例,其現有的生物「現金牛」產品金因肽、金因舒就完全可以進入基葯目錄。當然就算不進基葯目錄,光憑藉各地中標、進入全軍統籌也獲得足夠滋潤,因為業績上,今年前6個月「雙品種」就取得4660萬港元的收入。而之所以能進入全軍統籌、多省中標,顯然質量療效、經濟價值都是最佳選擇,反過來,目錄擴容,也給聯康未來的發展帶來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增補目錄」里的大品種

考慮到此次基葯目錄明確了「不鼓勵地方增補」,所以,很多原寄希望進地方增補目錄的企業也大失所望。但就從某種角度而言,也恰巧給那些原來已進地方增補目錄的企業帶來了「時間差」機會。

據智通財經APP整理,截至2018年7月,全國包含北京、甘肅、貴州、河北、河南、黑龍江、湖北、吉林、江西、寧夏、青海、上海、西藏、新疆、江蘇、山東、安徽、遼寧、四川共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已正式發布了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包括河北省2017年過渡版)。



參考各省醫保目錄,其變化可謂「萬千」。其中,河北省增補中西藥品數量為各省之最,達到635個;在增補西藥中,江西省是增補品種數量最多的省份,有451個品種;在增補中藥中,北京市是增補品種數量(包括民族葯)最多的省份,有255個品種。

藥物品類有所變化之餘,從治療領域來看,在進入各省醫保藥品目錄的總體增補西藥品種中,佔比前三的品類分別為消化系統及代謝葯、全身用抗感染藥物及呼吸系統用藥,其中代謝性疾病——骨質疏鬆症藥物,特立帕肽注射液便增補到了貴州、安徽、黑龍江等省。

這裡為何單獨提及特立帕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太大。數據顯示,我國的骨質疏鬆症總患病率就高達12.4%,其嚴重性僅次於循環系統疾病。全國性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國內骨質疏鬆症總患病人數已超過1.6億。預測到2020年,我國骨質疏鬆和低骨量患者人數將增加至2.8億人,高居全球榜首。

特立帕肽作為最有效的抗骨質疏鬆症代謝藥物,其經濟效益也頗為壯觀。拿原研葯的禮來來說,其2017年便取得了18億美元的銷售額,堪稱代謝葯戰鬥機。

所以,我們也看到在其專利即將到期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期中,聯康生物也跑在前列。CFDA葯審中心9月14日的披露顯示,聯康生物旗下新葯注射用重組人甲狀旁腺激素(Uni-PTH)獲得正式受理,受理號為CXSS1700039。



從藥物數據端顯示,Uni-PTH優於禮來的特立帕肽,並且在劑型上,聯康生物不僅有凍乾粉,還創新升級讓凍乾粉直接變成了水針,使用上、運輸上更為方便。其中,凍乾粉針的劑型有望最早在2019年推出,最終成為國內第二家推出該類產品的公司。

鑒於特立帕肽的療效,與各省增補對期「偏愛」,結合地方「增補擴容」的需求,若聯康生物的Uni-PTH一出,明顯不用做什麼渠道推廣,就能被各省快速納入,畢竟「好藥品永遠是稀缺物。」如此,也勢必能為聯康生物帶來巨大的收益,有望實現三年68%的複合增長率。

終上所述,結合新版基葯目錄帶來的機遇,以及各省增補情況對特立帕肽的依賴,聯康生物憑藉較強的內在生長力,未來增長顯然不容小覷。

(WeChat ID:UniBio-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