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一小區業主委員會炒物業「魷魚」自管小區,每年向業主發放30餘萬公共收益紅包

9月19日,為迎接國慶,湖南長沙建安新商匯小區物業委員正在給業主發放公共收益紅包,總金額30多萬元,最多的分到了15800元。「我們原來都是交錢,從來沒有收到過回頭錢。」現場收紅包的一位業主表示,心情特別舒服。

發紅包現場 圖 | 來源於網路

據了解,長沙市芙蓉區建安新商匯小區曾差點爛尾,原本應2007年就交付的房子,一直等到2014年才交付。入住後,小區物業管理混亂,2019年底,多名業主成立了新的物業委員會,炒掉以前的物業公司,小區由業主自己管理,產生了近百萬的收益,每年為業主發放公共收益紅包30多萬元,堪稱「別人家的小區」。

【1】以發紅包的方式回饋業主

該小區業委會主任王學選告訴九派新聞,這是第二次給業主發紅包,「小區的主要收入來自廣告費、停車費、倉庫等公共區域的租賃費。」

「我們自管的物業公司是2020年10月1日正式成立的,去年國慶也發過一次紅包。」王學選稱,本次發放面向已繳完物業費的業主,紅包的發放標準按面積來算,每平方10元,最多的能收到15800元。除去派發的30萬元,加上去年結餘資金,目前賬面資金還剩100多萬元。

業主來自天南地北,王學選他們要花費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才能把紅包發完,如果遇到回不來的業主,就只能讓其找熟人寫委託書代領。

之所以選擇以發紅包的方式回饋業主,他解釋道,「錢雖然少,但是更實惠,他們本人來現場領,也能加強大家的感情交流。」

【2】自管小區要準備很多手續

自管後的建安新商匯小區不僅改頭換面,還在長沙打響了名頭,很多小區來學習經驗。

王學選坦言在自管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自管小區沒有那麼簡單,不是你想自管就能自管的。」

2019年,王學選與幾名業主商量著走自管這條路,學習相關經驗,「我們請來一個專門做自管的人,為小區業主講課,最後由業主投票決定是否自管。」其稱,最後自管決定獲得高票通過。

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小區業主委員會在2019年年底成立,彼時有了12名成員,花幾個月的時間收拾前物業公司留下來的「遺留問題」。

後來,王學選等人開始馬不停蹄準備自管手續,「我們要跑很多部門,比如房產局、消防局和質量監督等各個部門,全部要去找資料。」

2020年10月1日,物業公司成功註冊,隨後招聘合格的安保、保潔,內包電工、前台和物業經理,「我們還給他們買了社保,一切流程都很正規。」

【3】初期自掏腰包改造小區

一切準備就緒後,第一步就是重新改造小區,「老物業留給我們的就只剩房子了。」王學選說,一開始的時候沒有錢,只能自掏腰包,業委會12個人每人兩萬,購置了辦公設備,「還用預付款的方式購置了4台電梯。」

「現在我們都在電梯裝上了空調。」王學選等人找了專業的維保單位重新改造,到目前為止,光是整改投資就花了200多萬。光是無死角監控裝了150多個,就花了十多萬;買燈泡也花了數萬元。

慢慢地,小區物業管理逐步走向正軌。

為了業主委員會能更好運行,他們制定了不收現金的規定,方便全方位監控賬戶。此外,每年還會外出學習經驗,自管委員會每三年換一次屆,「願意繼續參與業委會工作的可以繼續報名。」

獲得的優秀自管小區紀念獎。圖源網路

王學選表示,自己每天早上7點來,晚上8點回家,只要在一天,就要為小區做一天的事情,「事實也證明自管確實好,處理日常鄰里關係會更方便。」

一路走來,雖然過程很辛苦也很難,但是現在的王學選很欣慰,因為團隊很好,大家沒有一點抱怨,業主也很高興,「因為我們衛生、安保這一塊做得很好,現在還有很多人想到我們的小區租房。」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譚紅路

【爆料】請聯繫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