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7種常見的寶寶胎記,這2種不用管,剩下5種需要干預

據說,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一些深深淺淺、大小不一的胎記,但如果胎記出現在剛出生的寶寶身上,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擔心。

哪些胎記是良性的,不會對寶寶的生長造成影響?哪些又是必須干預的呢?

  • 無色素痣

無色素痣的外觀一般是白色,較為平坦。主要是由於局部的皮膚內部黑色素運轉出現障礙引起的。最常出現在寶寶的軀幹部位,其次是頭頸部,會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而逐漸長大。

一般這種無色素痣不需要進行特別治療。可以對局部皮膚做好防晒讓它不那麼明顯。如果覺得不太美觀,也可以去醫院皮膚科或激光美容科門診就診。

  • 蒙古斑

蒙古斑的外觀一般是藍灰色或灰褐色,較為平坦,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青色胎記。主要是由於胎兒在發育的過程中黑素細胞延遲消失而引起的。蒙古斑通常出現在寶寶的腰、臀部,其它部位如四肢也可出現。

一般情況下,蒙古斑會在數年內自行緩慢消失,不會留下特殊痕迹。

  • 伊藤痣或者太田痣

這種胎記的外觀和引發原因跟蒙古斑類似,只不過伊藤痣常見於肩背部;而太田痣常見於面部,尤其是太陽穴的位置。有些寶寶會在出生後才出現。

與蒙古斑不同的是,伊藤痣或者太田痣並不會自行消失,而是會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而逐漸長大。

一般情況下這種胎記也不需要特殊處理,如果出於美觀上的考慮,也可以去醫院就診。

但是眼周附近的太田痣建議要及時去醫院的眼科門診就診,由醫生來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治療。

  • 牛奶咖啡斑

牛奶咖啡斑的外觀一般呈褐色,較為平坦,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褐色胎記。它是由於局部皮膚黑素細胞數量增多而引起的,可能出現在任何位置,會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而逐漸長大。

一般情況牛奶咖啡斑無需特別治療。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晒來避免胎記的顏色變深就行。有美觀方面的要求,可去醫院就診改善。

但是,如果寶寶身上有 6 個或6個以上的牛奶咖啡斑,或者斑片呈現明顯變大的趨勢,就需要去醫院門診就診,由醫生來判斷是否存在神經纖維瘤可能性。

  • 先天性黑素細胞痣

這種胎記的外觀呈黑褐色,表面平坦或稍有些隆起,可能在出生時就有,也可能是出生後慢慢顯現。它是由於黑素細胞增生引起,全身都可能出現,並會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而逐漸長大。

如果寶寶出現以下情況,那就需要及時去看醫生:

①對於新生兒,軀幹部位大於 6 cm,頭皮部位大於 9 cm;

②對於大一些的寶寶,全身任意一處黑色胎記直徑大於 20 cm;

③表面出現隆起、小包。

有些痣的出現位置(手掌、腳掌、皮膚皺褶部位)可能會因為日積月累的摩擦刺激出現變化,需要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治療。

  • 鮮紅斑痣

這種胎記的外觀呈淡紅、暗紅或紫紅色,較為平坦,也是一種很常見的紅色胎記。它是由於毛細血管擴張異常引起的,最常見於頭面部和頸部,身體和四肢也可能出現。

通常鮮紅斑痣會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而顏色變深,只有額頭、枕後位置的淡紅色鮮紅斑痣,會自行消失。

出現以下情況的寶寶,需要及時就診:

①面部顏色較深的紅斑,尤其是眼周;

②大面積的紅斑,尤其是四肢。

  • 血管瘤

這種胎記的外觀特徵呈紅色,表面不平坦,可能會在6個月內快速生長變大,然後速度會逐漸變慢,直至消退。絕大部分的嬰兒血管瘤,會在寶寶 4 歲前自行消退。

出現以下情況的寶寶,建議儘早就診,一般出生後 3 個月內是治療的黃金期:

①出現在頭面部、手、腳、頸部、私密部位、腋下等皮膚有皺褶的位置;

②直徑大於 5 厘米;

③表面有顏色變白、萎縮、破損潰瘍;

④多發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