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東航上海浦東至倫敦MU551航班在飛行途中,一名女性旅客突發不適,並伴有心跳加快、氣喘嚴重、嘔吐不止等癥狀,東航機組第一時間將旅客轉移到公務艙平躺休息,並通過機上廣播找到兩名醫生共同參與救治。
當時,航班剛飛過國境線,由於旅客身體狀況不穩定,本著生命至上的原則,機組決定就近折返備降北京。
由於執飛該航班的客機載油較多,自身較重,為確保安全著陸,機組執行放油程序,空中放油39噸,並通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做好救治準備。
當晚17:15,航班順利降落在首都機場,東航工作人員立即陪護旅客前往醫院就診,不久,好消息傳來:入院後,旅客的病情得到緩解,已經轉危為安。
生命至上
網友紛紛為東航點贊
然而,不少人也很好奇:
放的油去哪了
類似事件
其實,飛機緊急情況下空中放(耗)油是常規操作,此前,國內也出現過多次類似的放油備降事件。
就在一個多月前,2月27日,川航3U603航班因原定航路上商用空域關閉,返航迫降,但因為飛機沒選裝放油設備,只好在成都上空盤旋了30圈近6小時,以消耗燃油減輕飛機重量。
2018年3月23日,東方航空從上海飛往紐約的MU587航班為了救治一名突發疾病的旅客,緊急備降美國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機場。由於飛機超過了最大著陸重量,為了安全備降,這架航班空中放油30噸。
為何要放油呢?
一位國航的工程師向CD君透露,
每款型號的飛機都有最大起飛重量和最大著落重量。
最大起飛重量(Maximum Take-Off Weight)是指,航空器能夠起飛時所容許的最大重量。最大著陸重量(Maximum Landing Weight)指的是,在著陸情況下,由結構強度確定的最大的航空器重量。
正常的航班,從起點到終點,燒多少燃油,是算好的,到降落時,會小於最大著落重量。
此次東航MU551航班所執行的是國際航班。國際航班一般會加滿油接近全重起飛,自身較重。
東航提供的信息顯示,執飛該航班的波音777-300ER寬體客機,著陸時的安全結構重量限制為251噸,從浦東起飛時因為長航線載油較多、達108噸,在備降折返點,機上還有83噸航油,飛機重量仍較之最大著陸重量超過了44噸;為確保安全著陸,機組執行放油程序,在空中放油39噸,再加上折返途中消耗了5噸燃油,這才滿足了著陸的安全要求。
拋油的過程中乘客的安全是可以保證的。只要在緊急降落時,能給飛行員足夠的時間拋油就可以。
一旦重量過大會造成飛機的重著陸,會對安全有一定的影響。完全不能重著陸么?也不是,是有特例的。如果情況危急全飛機人的生命可以採用超重落地。這樣操作,破壞性較大,會對飛機結構造成不可逆的不利影響。
39噸油會造成環境的污染么?
國航工程師告訴中國日報記者稱,
至於污染,這個業內普遍的認為是不會造成明顯污染的。因為油在高空中被霧化分解了。隨著民航技術發展,民航業和飛機製造商已經採取多種措施,將飛機在空中放油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加上大自然的自潔能力,所以這點油霧造成的污染是微乎及微的。
東航也回應CD君表示,類似的情況以前也出現過,
飛機在空中放油並非可以隨性而為,而是要在管制的指揮下,按照標準程序進行。當然,一旦出現空中放油情況,管制指揮方面也會給予更多的便利和關注。
目前,絕大多數機場附近都有專門的放油區。一旦出現放油需求,管制員就指揮飛機避開城市、機場、森林上空和近地低空,進入專門的機場放油區進行放油。
對於航空公司而言,每次空中放油都意味著成本的增加。實際上,航空公司需要付出的不僅是燃油成本,還需要付出人工、時間以及其他附加的費用成本。但燃油有價,生命無價。
不管如何,
希望大家都能夠乘機安全,
下面這些注意事項快收藏。
哪些人不適宜乘機?
未經醫生書面確認的部分患者
處於傳染期的各類傳染病患者;有攻擊行為的精神病患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嚴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重度貧血患者;十天內接受過任何手術的患者;以及其它醫學上認為不適宜乘機的患者。
某些兒童
出生未滿14 天的嬰兒、患有嚴重疾病、傳染病、中耳炎急性期的兒童、近1 周內有過外傷或者手術縫合傷口的兒童等。
某些孕婦或產婦
預產期臨近孕婦、已知為多胎分娩或者預計有分娩併發症者、順產後不足7 天者、難產或早產後經醫生診斷不宜乘機者。
某些老人
超過70 周歲且未能提供健康證明或診斷證明的老人。
特殊人群乘機注意事項
老年乘客
超過70 周歲的老年人需提前提供二級甲等或三級甲等醫院的健康證明或診斷證明。
如臨乘機前出現頭暈、肢體乏力、麻木、噁心等不適,安全起見,建議放棄登機,切勿心存僥倖。
孕婦
懷孕不足32 周的孕婦乘機,除醫生診斷不適應乘機者外,在提出乘機申請時填寫《乘機申請書》。懷孕超過32 周但不足36周的健康孕婦,提供手續完善的「診斷證明書」。
嬰兒及兒童
起飛降落過程中不要讓孩子睡覺,嬰兒哭鬧不需要特別制止,可給孩子適量飲水及進食,做吞咽動作,降低氣壓改變對耳膜的損傷,但食量不宜過大。
家屬需提前告知兒童乘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身體不適,尤其是起飛降落過程中耳部不適的情況,減少孩子的恐懼感。對於可能出現的氣流顛簸情況,為孩子系好安全帶,顛簸過程中避免進食。
外科手術後患者
建議乘機前諮詢主治醫生獲取專業意見,若每次旅行前到醫院進行一次常規檢查,那就更為安全了。
編輯:王瑜、付慧敏
部分內容參考:MU東東腔
精彩推薦
東部戰區陸軍開通微博!要送網友「真·硬核」禮物,就問你敢不敢收?
國台辦回應歐陽娜娜遭綠媒詆毀:有些人心態不正常
核心解讀外媒說
雙語新聞看熱點
40年40人圖圖是道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