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這一套!綠營兩套手段攻擊郭台銘


面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參選,且民調持續領先民進黨可能的候選人,蔡英文當局又把之前用在高雄市長韓國瑜身上那套「抹紅」伎倆用在郭身上。有台媒直言,越是這樣胡亂「抹紅」,越是顯示民進黨毫無政績可言,只好靠烏賊戰術把對手「抹紅」、斗臭。

據台灣親綠的《自由時報》25日報道,「時代力量」的「立委」徐永明稱,中股掛牌的「工業富聯」與港股掛牌的「富智康」,去年光在大陸政府拿到的相關補貼就高達43.33億元(新台幣,下同),「43億選總統綽綽有餘,不只會影響媒體,也會影響選舉」。陸委會回應稱,大陸慣以補貼政策促進產業發展,台商在陸企業多數接受當地政府補貼或優惠措施。有台媒提及,此前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對此已發表聲明,說明政府補助金是中國大陸各地方政府為招商引資的補助款。台當局也說,台商在大陸企業接受補貼並不違法。

郭台銘還被綠營指控涉嫌內線交易。據《中國時報》25日報道,民進黨「立委」余宛如24日在「立法院」質詢時稱,郭台銘2018年年底就思考參選問題,今年2月15日起砸進超過24億元,連續3個月買進鴻海股票;4月1日郭參選呼聲漸高,股票一路狂飆到80.8元,17日正式宣布參選,隔天股價更漲到97.2元,郭台銘身價大漲170億元以上。台「證交法」規定,管理階層知道公司會有足以影響股價的重大消息後,未公開前到公開後18小時都不能買賣該公司股票。余宛如稱,根據上述法規,郭在動念選「總統」後大舉買進鴻海股票,恐涉「內線交易」。

不過「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認為,參選「總統」屬於個人規劃,且郭宣布參選當天股價確實漲了,但之後又跌了好幾天。台「證交所」認為,鴻海並沒有違反重大信息規定。法律界人士稱,這個案例屬於「罕見中的罕見」,由於沒有相關例證可循,因此很難判斷「參加國民黨總統初選」是否構成「重大信息」的定義。「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25日還稱,台股表現反而是跟國際行情有關,此次有企業家參選,難免有些聯想,「但特朗普總統當選,美國房地產有特別好嗎?也沒有嘛」。

此前,綠營已就鴻海的共產黨支部問題提出疑問。據TVBS電視台報道,民進黨日前聲稱,鴻海集團不僅撐起大陸經濟發展,也應大陸要求自2001年起設立黨支部,截至2017年9月,鴻海各園區共有1030個黨支部。「立委」林俊憲還質問道,「有一天如果台灣跟中國的利益衝突,郭台銘你會站在哪一邊,不希望真的是商人無祖國」。對此,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表示,在別人的制度之下,「你說這樣子就算紅色企業,我覺得如果這麼劃分的話,可能有很多台商都會是紅色企業」。另據《中國時報》報道,蔡英文日前還聲稱,只要國民黨候選人上來,「我們就進入到統一的進程,維持主權都沒了」。

除了要面對綠營的「抹紅」,郭台銘也要正視妻子的不理解。25日他在接受採訪時直言參選壓力很大,妻子曾馨瑩非常反對,已經離家出走,兩人一星期沒見面了,因此他下班後還要趕快回家當奶爸。至於媽媽,則是「默默支持我」。郭台銘同時談到,「和平、安定、經濟、未來」就是他的競選主軸,他參選不是為了多賺一分錢,而是要扭轉檯灣的政治生態。

美國《財富》雜誌以《台灣特朗普?》為題點出郭台銘的兩大難題:一是面對超人氣的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挑戰,二是鴻海在中國大陸有很多工廠。有島內媒體稱,國民黨被民進黨「抹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回想2008年「大選」時馬英九遭「抹紅」稱,他一旦當選,「男人找不到工作,女人找不到丈夫,小孩送去黑龍江」,結果馬英九當了8年「總統」,好像也沒有哪個小孩被迫去了黑龍江,「反過來看,民進黨如果選情大好,何必信口開河地污衊國民黨?」 

聯合新聞網稱,郭台銘在韓國瑜發表五點聲明後的大氣回應讓他加分不少,但他久任大企業領導人,終非像韓國瑜一樣能屈能伸,並以此取得庶民支持者發自內心的認同,尤其打網路信息選戰已成趨勢,支持者強度夠不夠更可能成為「大選」勝負的關鍵。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