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環島騎行,我們總是能想到這樣的畫面。
©韓劇《喜歡的話請響鈴》劇照
海天一際,微風拂面,女生緊緊抱住男生的腰,將頭靠在男生的肩膀上,電瓶車向前飛馳著,將美景與青春的悸動都拋在後面。
可如果是一群老年人環島騎行呢?
怎麼可能,都七老八十了,怎麼還不好好在家呆著,不怕摔倒嗎?
2007年11月,17位平均年齡81歲的老人,就完成了這樣一個壯舉:13天,騎摩托車,環遊台灣島......
他們用實際行動回擊了社會對老年人的慣常偏見,人們稱他們為「不老騎士」。
他們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至今仍鼓舞著很多老年人活出自己。
©《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海報
在為老人們的勇氣點贊之餘,小編被一對「騎行夫妻檔」感動了——72歲的陳映美奶奶和71歲的張弘道爺爺。
他們是車隊中唯一的夫妻。
結婚時,因為忙,沒有蜜月旅行。結婚後的日子也是只會更忙,兩人一直忙工作,忙家庭,五十年沒出過遠門。
丈夫一直心懷愧疚:想給妻子一次特殊的蜜月旅行。
妻子一直有個願望:騎著摩托車,繞台灣島一圈。
所以,於他們而言,這次的環島騎行是兩人的「二度蜜月」,他們也要享受一次二人世界。
旅途中,兩人騎車速度相當,不快也不慢。雖不顯眼,但在他們身上,小編看到了兩個人的無言的默契和陪伴,原來騎行是一件溫柔而浪漫的事情。
不羨慕一見鍾情的轟烈
只想要細水長流的恆久
「以前談戀愛的時候不敢走在一起,要一前一後,怕被人丟石頭。」
「牽手就像觸電一樣,想一天。」
紀錄片里的老人談論起戀愛時光時都這樣說。
那是一個對愛情還過於謹慎的年代,沒結婚就牽手接吻,在當時都是挑戰社會風俗的事情,大家沒有什麼結婚前要談戀愛的概念,很多夫妻都是相親認識的。
映美奶奶和弘道爺爺也不例外,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他們是通過熟人介紹認識的。
相識不到一個月就結婚了,結婚之前他們彼此都不了解,結婚之後才慢慢了解對方的。
他們沒有一見鍾情的怦然心動,卻擁有了日久生情、細水長流的愛情。前者通常轟烈而短暫,後者平淡卻常青。
一個月就定終生的婚姻,在那個年代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是能一直恩愛,相守白頭的並不多,何其幸運,他們遇到了值得終生託付的彼此。
兩個人性格差異很大。
弘道爺爺以前是名門望族,家族關係複雜,父親早逝,繼母待他並不好,他經常很自卑。
映美奶奶是出身普通家庭,家庭關係和睦,是父母捧在手心裡的寶,她自信又樂觀。
兩個性格、家庭背景差異如此大的兩個人,卻能走到一起,相濡以沫,攜手共度了幾十年的光陰,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們共同經營著他們的人生事業——「牧師」。
他們之間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一起彈鋼琴,唱美麗的教會詩歌,享受清靜時光。一起傳道傳福音,沉浸在美麗的詩歌和音符世界裡,他們對彼此的愛也一點點加深。
©紀錄片《不老騎士》劇照
我們都曾渴望人生處處是驚喜,可那些波瀾不驚的平淡日常才讓彼此走得更長久。
我是你
最溫柔且最堅強的後盾
他們的愛情的可貴之處在於,他們用一生的時間相互扶持。
20年前,弘道爺爺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放棄開補習班,專心傳教佈道。
弘道爺爺的補習班很賺錢,放棄開補習班,就意味著他們的生活水平要降很多個層次。
所有的人都覺得他肯定是瘋了,放下一大家子不管不顧了嗎?
但他說,「我前半輩子都在賺錢,後半輩子我要去賺靈魂,我要去傳福音。」
映美奶奶懂他,她辭掉自己的工作,擔起了照顧家庭,教育孩子的的重任,讓弘道爺爺無後顧之憂地傳道布教。
可是辭掉工作後,家裡就又少了一項收入來源,生活條件急劇下降。
好朋友來探望映美奶奶時,看到家徒四壁,驚呆了,問:「不是嫁了個名門嗎?怎麼會過得這麼拮据?」
面對這些,映美沒有絲毫的不快,很耐心地朋友解釋了情況,縱使朋友不理解,身邊的親朋好友都不能接受,映美奶奶也一如既往地支持著爺爺,做他最溫柔而堅強的後盾。
因為愛你,所以支持你所有的決定。你大膽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我永遠在你的背後為你撐腰。
弘道爺爺對映美奶奶也是一往情深,愛護有加。
映美奶奶曾兩度患癌,爺爺是拉她走出人生低谷的人。
映美奶奶第一次乳癌,她發現得早,幸而逃過一劫,但緊接著惡性胃癌又找上門來。
映美奶奶沮喪地說,「上帝給我下了兩道指令,第一道是乳癌,第二道是胃癌,我不能再過分留戀人世了。」
她覺得這是上帝的指令,她累了,也不想再堅持了。
映美奶奶沒有害怕,沒有傷心流淚,只是對生活的熱情突然冷了。不確定感充斥了她的生活,每天一睜開眼就在想上帝什麼時候把她帶走。
映美奶奶就這樣消沉了一年。
大家都在討論2000年時,映美奶奶卻覺得自己看不到21世紀的曙光。
「我要去天堂了。」映美奶奶時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弘道爺爺很心疼,「你要到天堂去?你那麼自私,你在天堂享受快樂,我在這邊孤單無助。」
然而,映美奶奶又怎麼捨得讓爺爺孤獨地留在人間?
於是,她繼續去看醫生、積極接受治療。
弘道爺爺和她一起唱她摯愛的聖經詩歌,他們沉浸在美麗的音符世界裡,祈禱平安喜樂。
他們一起積极參加運動,跑步、慢走,爺爺把奶奶從陰暗的房子里拽出來,拉到陽光燦爛的公園,也把她拉出了對生活厭棄的深淵。
他們去幫助更多的老人,在付出的過程中,他們收穫了更多的快樂和正能量。
映美奶奶的臉上逐漸出現了笑容,日子也一點點明艷快活起來。
終於,上帝好像聽到了他們的禱告,映美奶奶抗癌成功了。
兩個人相伴走過了人生的低谷,從此白首不分離。
在70多歲的年紀
重回17歲
抗癌成功後的妻子,猶如涅槃重生。
她變得更熱愛生活了,總是很積極地去嘗試身邊的新事物。
映美奶奶在報紙上看到騎行環島的招募信息,興奮地問弘道爺爺要不要一起。
老人環島騎行說簡單也簡單,只要符合招募條件就可以參加。
第一個條件,七十歲以上,他們符合。
第二個條件,會騎摩托車,他們也符合。
那就去!
「剛結婚時沒機會去蜜月旅行,現在兩人都退休了,我還你一次蜜月旅行。」
但環島騎行說難也難。
擁有再雄心壯志的靈魂,但身體依然是七老八十的軀殼,難免有各種各樣的狀況。
有騎士中途打瞌睡,從車上摔下來。
有騎士在拐彎時,因為天太黑,身體沒有平衡過來,摔了下來。
發起人中途因為身體疾病,暫停騎行住院了好幾天。
環島途中,還有各種驚心動魄的路況。
颱風過後,有一些路段坍塌。
在這樣的路上騎行,稍不注意,就會掉到山谷下去。
蘇花公路是映美奶奶印象最深刻的路段。
蘇花公路,台灣最美環海公路,清水斷崖,景色怡人,卻也是讓人提心弔膽的死亡公路,每年都有很多人死於交通事故和崖方坍塌。
那天下著毛毛雨,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浩渺的太平洋,對面的又是呼嘯而過的重型砂石車。
沒有人敢貪戀美景多看幾眼,因為旁邊就是萬丈深淵。
每個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一絲懈怠。
沒有打卡,沒有拍照,甚至沒來得及匆匆看一眼美景,但那種驚險、刺激的感覺讓映美奶奶和弘道爺爺興奮了很久。
那種興奮刺激感大概是在幾十年前了吧,他們感覺自己年輕了幾十歲,還有什麼樣的蜜月比環島騎行更讓人興奮刺激呢?
映美奶奶以前騎摩托車只有兩個目的地,一個是菜市場,另一個是教會。
她從來沒想過,摩托車會帶她去到這麼遠的地方,也沒有想到遲到的蜜月旅行完成了她的一大心愿,她騎行環島繞過了養育她七十多年的台灣島。
心裡明亮快活的人,生活中的驚喜總會如期而至。
我已不再年輕,
只剩和你並肩生活的熱情
映美奶奶和弘道爺爺無疑是幸福的,他們能在彼此的陪伴下,環島騎行,往後餘生,都有彼此的陪伴,可不是所有人都能這麼幸運的。
與他們同行的還有一對特別的「夫妻檔」,因為妻子已經不在了。
年輕的時候,清桐爺爺每年都載著妻子去環島。
有一次,清桐爺爺和妻子騎摩托車環島,風很輕,雲很淡,正如他們平凡的小日子中的小浪漫般舒適。
妻子趴在他的後背說:「桐啊,我還能給你載多久?」
丈夫笑著說:「八十歲的時候,如果我還沒死我一定還會載著你。」
哪知道,過了兩三年,結婚40年的妻子,突發腦溢血,就這樣走了。
可清桐爺爺總覺得,妻子還在。
他帶著妻子的照片,旁邊放上了妻子生前最愛的鮮花,用這種方式載著妻子環島旅行,他堅持做這件事情已經20年了。
都說承諾只有聽的人記得,可青桐爺爺偏偏是個「愣頭青」,明明聽的人已經不在了,他卻一直默默堅守著承諾。
他說,「這筆債欠她的,無論如何我都要還。八十歲,我一定再載她環島。」
青桐爺爺的深情讓人感動,也許他的後半生都要在這種隱隱作痛的懷念中度過,如果能重來,他一定還想再載妻子環島一次,可是人生沒有如果。
世事無常,你永遠不知道離開的那一天究竟什麼時候會降臨。
生老病死是人間常態,我們無需抵抗,也無從抵抗。
逝者的離去,是要提醒活著的人要珍惜彼此。弘道爺爺懂,映美奶奶也明白。青桐爺爺與妻子的故事讓他們深受觸動,也提醒了他們更要好好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時光。
「我們人生不曉得那一天要離開世界,應該再好好珍惜,」弘道爺爺轉頭溫柔地對映美奶奶說,「以後我們一個星期約會一次,好不好?」
她一臉嬌羞,低頭答應了。
他們嘴上從不說「喜歡和愛你」,可眼睛藏不住。
爺爺看奶奶時眼裡有光,奶奶回應時也是滿臉嬌羞。時間並沒有沖淡他們的感情,而是讓這份愛越來越醇厚。
一起經歷過人生重要方向的抉擇,走過病痛纏身的低谷,從不那麼熟悉,到相知相惜,再到相濡以沫。
有風雨,就攜手直面風雨;平淡時,就靜靜坐下來彈個鋼琴唱首詩歌;日子怎麼來,他們就怎麼愛。
映美奶奶和弘道爺爺的一生,就是從零開始商量著走到了現在。
「最美的愛情不過是,我已不再年輕,只剩和你並肩生活的熱情。」
往後餘生,他們做彼此最溫柔的不老騎士。
©紀錄片《不老騎士》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