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媽媽的溺愛害苦了的可憐蟲——共叔段


今天讀完《古文觀止》的第一篇

——鄭伯克段於鄢


傳說鄭莊公出生的時候腳先出來,嚇壞了母親姜氏。(此處可腦補一下,醫療水平有限的春秋時期,接生婆沒準也少遇類似案例,再遭遇個大出血之類的,趕上家中老人迷信啥的……)於是她給自己的第一個孩子起了「寤生」的乳名。從這個名字就能看出她對其是不喜歡的。


她的小兒子共叔段出生時很正常。這與他哥哥的出生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可以想見,從出生起,母親就把所有的愛給了小兒子。


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自是不必說,連世子的頭銜她也要給自己的小兒子搶一搶。就問問這老媽,大兒子難道不是您親生的嗎?


若非鄭武公沒有同意,鄭國豈不是要毀在她手裡?


接下來庄公繼位,姜氏就開始了她一系列的神仙操作,最終一步步把小兒子推向深淵!


——先是為段爭取領地。


母親一開始為他爭取的領地是地勢更加險要的「制」地。據說此地又叫「虎牢關」,地處河南滎陽。北邊是黃河,南邊是嵩山,屬於易守難攻的要塞,但鄭莊公並沒有答應。於是她選擇了「京」。文中說道「京」比都城面積還大。


——接下來段命令西、北兩邊邑,一邊聽命於他,一邊聽命於鄭莊公;


——見鄭莊公沒什麼反應就直接把兩邊邑收歸己有;還進一步擴大了領地;


——見鄭莊公依舊沒動靜,於是養馬、屯兵、修城池、備武器、定好日期準備偷襲大哥(母親在裡邊為其開門做內應);


——被早有防備的大哥打敗,最終逃亡他鄉。


歷史上有些對鄭莊公的反面評價。說他品行不端,明知道自己的母親縱容自己的兄弟犯錯,卻不加以阻止。


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覺得從小到大一直備受冷落的孩子,他的內心肯定是極其痛苦壓抑的。長期處於這種生長環境下,他早已對母親失望透頂。


或許小時候有那麼個時刻期待著母親能把對弟弟的愛分一點給自己,可是長大後肯定不會再心存幻想!否則也不會對母親說:「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讓一個從小沒有得到過半分母愛的孩子學著放下成見,愛自己被寵壞的兄弟,是件困難的事。況且與這個被寵得無法無天的小霸王站在一起的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她才是事件的幕後「英雄」!


這就是捧殺吧,希望我們為人父母的都以史為鑒,莫要因自己錯誤的行為耽誤了自己孩兒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