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網紅特質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比如這條
關於咱們邛崍豐收節的話題
一言不合就上了
新浪全國話題榜第3名
目前閱讀量超500萬了!!
有點皮的網友還想來份黑豬外賣
甚至
昨天發的微信——邛崍驚現五穀廟
也引發了一輪熱議
那麼這個
被網友熱議的「網紅廟」五穀廟
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隨著邛崍五穀廟的神秘面紗被揭開,其展現的邛崍農業文化也受到多方關注。今(18)日,記者就邛崍五穀廟中的農業文化諮詢了有關專家和負責人。
1
在以農為本的中國古代,腳下的土地尤其重要,五穀雜糧與土地,使得祖祖代代敷衍生息,對土地的感恩和崇敬使得人們修廟祭拜「五穀神」並創造神話傳說流傳後世,古時的五穀廟也遍布城鄉。
據了解,中國古代有縣官示耕的習俗。每到立春,知縣會率領僚屬、鄉紳到當地五穀廟祭祀「五穀神」。祭祀結束後,知縣會親自下田手扶犁耙,揚鞭喝牛,撒下一把谷種,示意春耕季節已到,農民應立即備耕。不僅縣官,舊時鄉里士紳、百姓在立春也會肩挑祭品,牽著牛到五穀廟祭祀,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2
關於五穀廟
讓腦洞大開的網友很是好奇
就是這張圖
這位兄dei,你對葫蘆娃套裝
是不是有啥子誤解(捂臉.jpg)
還是來聽聽咱們的專家
咋說的~
↓↓↓
曾任邛崍市文物局副研究員的胡立嘉介紹道,邛崍五穀廟中有一座神像,頭盤髮辮,肩披樹葉,腰下系樹葉裙,其餘則赤身露膚,左、右手皆托有五穀種子,以上特點可以確定為是神農氏的塑像。
神農氏是上古時農業、醫藥之始祖,教民農耕,嘗百草而被後世尊為始祖供奉。有建廟名五穀廟,或名神農廟。
——胡立嘉
除了神像,邛崍山區的道佐等鄉鎮山岩上刻有清代浮雕神農形象,也是是邛崍農村神農祟拜的民俗表現。
3
據悉,對於五穀神,目前學術界有兩種觀點。
一是神農氏,即中國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是繼女媧之後的天下共主,被古人奉為農業之神。《周易》中說他「斫木為耜,揉木為耒。」發明創造了各種用於農耕的勞動工具,並教部落的人如何耕作,奠定了我國數千年農業的基礎。同時,神農又被奉為「醫藥之祖」,《史記》中記載:「神農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嘗百草,始有醫藥。」古代還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我國第一部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就託名為神農所作。
二是炎帝,即認為神農氏與炎帝是同一個人。炎帝姓姜,發明了人工取火,因以火德而王天下,被稱為炎帝。他是上古時代姜氏族部落的共主,後來率部落東進,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被黃帝擊敗後,兩個部落結成了強大的部落聯盟,最終形成中華民族,國人始稱炎黃子孫。古代人民將炎帝奉為火神,同時奉其為灶神。《論衡·祭意篇》謂:「炎帝作火,死而為灶。」其意即炎帝發明了人工取火,死後成為灶神。灶煮五穀以供人食,與人們的生存息息相關,故人們又奉其為五穀之神。
4
由於時代的發展,現代人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五穀廟及神農農耕文化。
據資料搜索顯示,目前國內保存較好、較有影響的五穀廟僅有山西高平炎帝陵五穀廟,以及台灣苗栗縣三灣鄉五穀廟,祭祀神農,正好分別對應學術界關於「五穀神」的兩種觀點。邛崍民間現存的僅有網友們關注的那座高埂鎮光明村五穀廟。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於如今邛崍五穀廟的發展前景,主要是對五穀廟的歷史文化古迹進行保護和傳承,進一步完成對五穀廟的現代化打造。
利用更有知名度和目前發展更好的高埂鎮光明村文君荷塘開展荷花節的契機,在濕地核心區引進新的觀賞荷花品種,積極配合上級部門完成文君荷塘濕地核心區到五穀廟的道路硬化,依託旅遊景點的區域帶動力,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宣傳五穀廟的農業文化,促進光明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
。
。
來源 | 四川在線
其他邛崍人還在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