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成中華罪人!台北故宮五大爭議事件《祭侄文稿》出借日本最慘痛

最近,台北故宮又火了:被曝光內部工作人員摔爛三件國寶級文物,總價值數億元人民幣,卻隱瞞不報,引發社會公眾的憤怒。

儘管後來台北故宮出面否認,表示已經按照規定程序執行,但依然沒有平息公眾的怒火。

實際上,這不是台北故宮第一次引發爭議了。

從不顧兩岸一致反對悍然將顏真卿祭侄文稿》出借給日本,到要將國寶級文物轉交美日保護,台北故宮身上的爭議性新聞在這些年一直沒有中斷過。

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台北故宮是如何通過十大爭議事件,距離成為「中華民族的罪人」越來越近的。

一、顏真卿《祭侄文稿》出借日本,保護措施不嚴導致字畫折壽

這件事情至今讓國人難以原諒:堂堂最高級的中華文物殿堂,居然為了取悅日本,將從未在海外展出過的鎮館國寶《祭侄文稿》送給日方展出。

事情發生在2019年。

此前日本一再要求租借《祭侄文稿》在東京展出。

由於這件文物是台北故宮最具價值的國寶之一,從來沒有在海外展出過,所以台北故宮方面一直沒有答應。

結果在2019年,形勢突然出現了大逆轉,台灣故宮終於同意出借《祭侄文稿》,將這件價值連城的文物空運到日本。

當時日本方面完全是欣喜若狂。

在網上則引發了激烈的爭論:作為中華民族最珍貴的國寶文物,沒有先出借到大陸,倒是第一時間送給日本人參觀。

有網友當即就表示:「這也太孝順了!」

「日本人在侵華戰爭中一直想得到的故宮國寶級文物,沒想到在80年後居然被台北故宮主動送過來了。」

在東京公開展出時,日本天皇夫婦親自前往鑒賞,反覆強調「這真是好東西呀。」

而在日本展出期間,由於日方採取的保護措施不如在故宮嚴密,甚至允許在特定領域進行拍照,這是國寶級別書畫公開展出的大忌。

導致有專家認為這次出借的代價極為慘痛:「完全是在給《祭侄文稿》折壽」。

二、《滿文原檔》「女屍圖」失蹤

《滿文原檔》本來是清代皇太極時期以滿文撰寫的官修史書,對《清實錄》等書的校訂補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69年,台北故宮將文獻原件送到照相館進行照相,以便印製出版發行。

結果突然有一天發現畫有「女屍圖」的一頁無故消失了,最後警方介入都沒法找到。

最終成了一個懸案。

三、《四庫全書薈要》雨泡損壞

1963年,台北故宮發生了損失極大的《四庫全書薈要》雨泡損壞事件。


連續發生《四庫全書薈要》多冊原籍被雨水浸泡導致出現霉污。

由於《四庫全書薈要》是《四庫全書》的精華本,現世僅存一套孤本,可以說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四、鎮館之寶「翠玉白菜」蟲須斷裂

2007年,台北故宮被曝出鎮館之寶「翠玉白菜」出現蟲須斷裂,為此台北故宮專門召開聽證會對此事進行解釋。

當時給出的理由是:這個斷裂是一直存在的,在60年代就已經發現了。

但是對於這個斷裂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又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最終台北故宮也沒有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五、秘密轉運10萬件國寶級文物到美日

今年,台北故宮被媒體曝出:曾經考慮在非正常狀態下,挑選全館最珍貴的十萬件文物,轉運到美日地區,請求盟友協同保護。

隨後台北故宮以退休高官名義發布了一個闢謠聲明,宣布絕無此事,但卻並沒有平息輿論。

但令人奇葩的是,台北故宮方面一直沒有正式發布官方聲明,引發了網友更大的質疑。

而後來又有消息傳出,台北故宮方面的應急方案中的確考慮過在緊急狀態下,將最珍貴的一批鎮館之寶空運到海外,甚至考慮調用部隊協助進行海外轉運。

但擔心引發公眾質疑,最終還是沒有將這個內容加入進去。

對於台北故宮接二連三引發的爭議,在社交平台同樣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評論。

「台北故宮的文物都是從我們這邊偷走了,希望不要再繼續偷到其他地方去,成為中華民族的罪人。」

「連《祭侄文稿》都能借給日本人,台北故宮的心到底是有多大?」

「我們老祖宗留下的國寶文物不是你們用來取悅日美的籌碼。」

「再這麼發展下去,台北故宮距離走到中華民族罪人這一步是越來越近了。」

對於這件事情,你的看法是什麼?

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表達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