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俄烏戰事進入拉鋸戰階段,歐美等西方國家也加大了對俄羅斯的制裁。這些匆忙而又密集的制裁連同武器援助,似乎不僅僅是幫助烏克蘭,它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摧毀俄羅斯的經濟。摧毀俄羅斯這樣一個經濟體談何容易,但在這個緊密聯繫的全球化時代,制裁造成的嚴重後果也開始慢慢浮現出來,受害者不只有俄羅斯人,還有成千上萬的世界各地農民。
一切僅僅是因為俄羅斯是世界主要的肥料出口國。在全球肥料出口市場上,俄羅斯氨肥佔據23%,尿素14%,碳酸鉀21%, 加工磷酸鹽10%。根據世界銀行的化肥價格指數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化肥價格上漲了10%,要知道去年一年的價格上漲了80%,據預測,今年年底化肥價格整體會比去年增長70%。
4月份,歐盟禁止從俄羅斯進口化肥,並且懸掛俄羅斯國旗的船隻也不能停靠歐盟港口。另外在3月份,歐盟也制裁了另外一個重要的碳酸鉀出口國白俄羅斯。所有這些行為,在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前主席布萊恩·貝克博士看來,嚴重影響了化肥價格。他認為新冠肺炎本來已經對國際化肥產業供應鏈造成了極大的混亂, 而俄烏戰爭以及隨之而來的制裁讓這一切更為雪上加霜。匈牙利有機農業研究所所長朵拉·德克斯勒博士也認為俄烏衝突以及制裁讓無機肥料的價格飆升。
制裁與戰爭讓人們意識到農業與食物本地化至關重要,不能依賴於脆弱的國家供應鏈。禁止化肥出口很快將影響到全球的糧食價格及供應。缺少肥料,那些嚴重依賴肥料的作物,比如玉米和土豆會大幅度減產。同時,俄羅斯和烏克蘭也是傳統的糧食出口大國,受衝突影響,兩國的糧食出口也將受到極大影響,這無疑會進一步引起國際糧價的波動。
然而作為制裁俄羅斯的發起者之一,美國卻豁免了俄羅斯的化肥進口。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 美國在2021年進口了大約12.8億美元的俄羅斯肥料,然而研究者卻認為美國農民依然要面對化肥價格飆升的情形,因為全球化肥產業的聯繫是如此緊密。實際上,南美許多國家的農業也嚴重依賴來自俄羅斯的肥料。3月份巴西的前農業部長特蕾莎·克里斯蒂娜·迪亞茲說巴西已經連同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等幾個南美國家向聯合國糧農組織遞交了一份提案,要求豁免對俄羅斯化肥的制裁。
隨著糧食和化肥價格的飆升以及供應鏈的混亂,「饑荒」這個字眼已經開始頻頻出現在媒體頭條。實際上,受影響最大的是非洲的農民。一直以來,非洲國家從俄羅斯和烏克蘭購買大量糧食和化肥,如今糧食出口受挫以及化肥禁運註定要讓非洲農民遭受飢餓的威脅。而部分農業專家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發展本地農業,縮短供應鏈,其次是發展有機農業。從長期來看,這些方案或許可行,但遠水解不了近渴,這需要世界各國通力合作,尤其是歐美各國,需要考慮制裁的所帶來的間接傷害,避免一次大饑荒的鑰匙就在他們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