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病毒,不隔離愛:這是湖北孩子的心聲(第1輯)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席捲中華大地,全國人民勠力同心,參加抗疫阻擊戰:白衣戰士逆風而行,人民警察維護安寧,社區幹部保障後勤,志願者紮根崗位,普通百姓都居家靜守......我們都以不同的方式,與祖國共克時艱。

武漢民眾、湖北人民一直用自己的堅守和付出,與病毒抗爭,用行動溫暖著我們。近期,我們收到荊門市東寶區文峰中學周娟老師發來的「隔離病毒,但並不隔離愛」的學生專稿,真實記錄了孩子們居家期間的生活和心情。讀後,我們從那篇篇感人,句句動情的文字中,聽到了孩子們生命拔節的聲音。讀著這些作文,讀寫菌一次次流下感淚水。


01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作者 | 鍾文軒


2020年的春節,沒有川流不息的車流,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這都因一個來勢洶洶的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我和奶奶,就這樣被隔離在了老家......

隔離的第三天,村子裡自發舉行了捐菜活動,當皮卡車開到我們家門口時,已經裝滿了大半個車箱了。「咱家有幾大塊地的白菜,我們今天把它全部捐出去!」奶奶自言自語道。我望著奶奶,她的眼睛裡閃著光:「軒兒,戴好口罩,跟我去菜地。」奶奶說完,小步快走到院子里,掀開箱子,拿上鏟刀,又從西屋裡翻出幾十個塑料袋遞給我。我和奶奶戴著口罩,拿著鏟刀和塑料袋,直奔菜園。我目瞪口呆,這還是我一年到頭都不捨得買件新衣服穿的奶奶嗎?

「呼——呼——」北風突然刮來,擦得我的臉十分刺痛,眼眶邊就出現了幾滴淚花。望著滿地的白菜,這要拔到什麼時候啊!我看看奶奶,她正賣力地拔著菜,手上、腳上都是一坨坨褐色的泥巴。漸漸地,奶奶的額頭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銀色的頭髮也濕漉漉的,偶爾有幾根銀絲在空中孤獨地搖動。她仍弓著微駝的背,一隻手撐著腰,一隻手抓緊白菜根部,使足勁,連根拔起。一棵、兩棵,直到把整塊地里的菜拔完。我覺得有點羞愧,就跟著奶奶,學著她的樣子,處理拔起的白菜,一顆顆放整齊,把蔫黃的枯葉撥掉,小心翼翼地放進撐起的編織袋裡。

鍾文軒和奶奶在拔白菜


奶奶看著排列井然有序的白菜,拍了拍我的肩膀:「軒兒,真棒!」我笑了,奶奶也露出沁人心脾的微笑:「現在我們來搬白菜吧,注意,一定要輕拿輕放。」我手忙腳亂地搬起白菜,使勁扔到車裡。奶奶跑過去,檢查了一遍又一遍,看到原本鮮嫩的白菜葉碰得軟了,表情立馬變了:「我不是跟你說了要輕拿輕放嗎,這些菜都是要給在一線的醫生護士們吃的,你把菜摔成這樣,他們還怎麼吃呢?」奶奶一邊說,一邊弓下腰,抱起了一袋白菜,小心翼翼地放到車上。我紅著臉,學著奶奶的動作抱起白菜……

車箱漸漸裝滿了,開皮卡車的叔叔向我們豎起了大拇指,發動了車,帶著我們的愛,向著城裡出發了。奶奶久久地看著遠去的車,喃喃地說道:「哎哎,隔離不了大傢伙兒的!」

【評語】

因疫情隔離在農村的你,卻用「小愛」傳遞著「大愛」。初學寫作的你,學會用欲揚先抑的寫法,寫出你在奶奶的影響下實現完美蛻變。這個教育你的人——她那衰老的身影、拔菜的動作、期盼的眼神和鼓勵的話語,都是你人生的教科書。一場疫情,一次捐贈,一篇作文,讓你快速成長,知道不遺餘力的給與就是幸福。(輔導教師:周娟)


02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作者 | 金子豪

又到了新春佳節,我們一家計划去鍾祥玩,可是剛到目的地沒有幾天,手機上相繼出現了一條條新聞——「新型冠狀病毒爆發!」這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打破了這些美好的景象。

為了隔離病毒,一時間全國封城。我們困在了鍾祥姑姑的家舊宅子里,和姑姑相隔40分鐘的車程。哎,我們只能靠自己了。爸爸媽媽每天關注疫情,向姑姑報平安。我也開始用手機開始學習。

前幾天,我們一家都沒有意識到這場「戰爭」的嚴重性,只買了一點點蔬菜。到了封城的第六天,吃午飯時,爸爸只能拿出泡麵,我們才反應過來:沒有菜了!

「天哪,怎麼又是泡麵!」幾天過去了,媽媽在「美菜」網上購物商城訂購的糧食還沒到,我都餓得趴在床上不想動了。

「嘟嘟嘟——」「喂?哦……哦,好的……我馬上來……」媽媽在和誰打電話?「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菜到了!」她帶著笑容放下手機。「什麼?」我激動地從床上翻下來,「菜終於到了?!我馬上去取!」說罷,便哆哆嗦嗦地戴好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準備出門。

「哎,等等我——」爸爸不放心,戴好一次性手套和口罩後又穿上了圍裙,追了上來。

外邊春寒料峭。風,一如既往的寒冷,我們都裹緊了衣服。樹「嘩啦嘩啦」拍著手掌,天灰濛濛的。疫情,使一切都變得毫無生機……

到了指定的取菜點,我被這個場面震撼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井然有序地排成幾條,每人相距兩三米。咦?為什麼他們隔得這麼遠?

小區居民在排隊領取物品


只見送貨的麵包車上站著一位叔叔,他手握一個大喇叭,貼著嘴上的口罩喊道:「取菜的排好隊,人與人之間間隔兩米,我喊到名字的來取!」他戴的紅袖章在微風下飄揚,襯托著他那因勞累而消瘦的臉,隨風漂浮的大褂似乎在為我們這些在疫情期間迷茫的人們指引方向——有次序,聽指揮,人人出力,共戰疫情!

「周女士的快遞,尾號是2409的!」哦,是我們的菜!我們小心避開身邊的人,走上前去,那位叔叔將3提袋子遞給我們,說了聲:「注意安全,加油!」

我朝著他笑了,可惜戴著口罩,他看不見我的笑容,但我能看到他燦爛的笑容,在那藍色的口罩下……

【評語】

在疫情形勢緊張的時刻,全體民眾都勠力同心,共克時艱。你的文字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疫情期間百姓的生活現狀和志願者們所體現出來的「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使命擔當。你的文字能帶動更多的人去傳遞信念、傳遞溫暖。(輔導老師:周娟)


03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作者 | 肖志寶

又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傍晚,外面十分寂靜,靜的只能聽到北風的"呼呼"聲。

忽然一陣"咚一一咚」的敲門聲,打破了這死氣沉沉的氣氛。

「有人在家嗎?」

我聽出說話的是樓上的王阿姨。

王阿姨不僅是這棟樓的樓長,還是社區的志願者。她已經四十多歲了,個子瘦小,待人友好。以前,我每次放學回來,總能聽見她在小區里與老人們談笑的聲音。她看見我,都會親切地和我打招呼,她的聲音很好聽,在我心中回蕩,餘音繞梁。小區里的人也都很喜歡她。

我急匆匆地跑到門前,透過貓眼,看見她身上濕漉漉的還在滴水,臉色也凍得十分蒼白,手上還拎著幾個袋子。

她急急忙忙地說:「」我就在外面調查幾個問題,不用開門,我不進去。」

「您問吧。」

「你家裡住著幾口人?」她邊說邊抖動著身體,聲音還很沙啞。

我回答完後,她又接著問:「最近有沒有發燒,或者身體不適的?」她一邊說著,她便不停地搓自己凍僵的雙手來取暖。

圖:志願者在樓道里消毒


我連忙說:「阿姨,您放心吧,我們都很好。您還是快點回去吧,別在外面凍感冒了!」

她笑了:「姑娘,謝謝你的關心,不過我這份崗位,哪有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辛苦呀!我也只是盡了些綿薄之力,況且我必須盡到自己的這份責任呀!」

我愣住了,心裡很感動,嘴上卻說不出話來。哎!哎!有時候我就這麼笨!

王阿姨把手裡的袋子放了一個下來,叮囑道:「這是小區免費提供的菜,每家每戶都有的。」

走的時候,她還不忘記在樓道旁噴點消毒水。當她踏出樓道的第一步時,樓道的燈亮了,灑在她的背影上,伴隨著她去查訪另一家住戶。

我輕輕地打開了門,把菜拿了進來,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一個學生除了宅在家裡,還能做些什麼呢?對,不落下學習!保護好自己與家人!我們要齊心協力,安全地度過這次危機。

謝謝你們一一志願者、醫護人員……是你們用自己的生命,守護著我們的生命。風雪再大,春天還是會來。隔離再嚴,愛卻不會消散……

【評語】

志寶,看完你的文章,我知道你用心了。曾經,你連寫文章最基本的「文從字順」都做不到,到現在的能寫,能感、能悟。我感受到你的進步!因為你有善於觀察的眼睛、善於思考的頭腦、善於閱讀的巧嘴和有愛人的心,所以才能從筆尖流淌出舒心的文字。文中的王阿姨讓人感動,原因之一,環境描寫渲染了氛圍,烘託了人物形象。(輔導老師: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