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叔這篇評論文章,來分析俄烏戰爭和越南戰爭之間的異同。
之所以談到這個話題,是看到一位西方智庫研究員的分析覺得這種對比有點意思;可以作為他山之石來理解俄烏戰爭的一個視角。
胡志明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越南戰爭期間,曾接受美國媒體採訪,他甚至直接用流利的英語對美國人說出一番話:我認為我熟悉美國人。但是不明白普通美國人為何支持這場戰爭。
這位越南開國元勛,同時是一名熟悉5種語言的博學演講者,還曾作為一名學習美國歷史的學生,在智力和道德上都非常有能力提出這個問題。胡志明在採訪中說他欽佩華盛頓,因為他是一位擊敗了殖民主義者的自由鬥士。
胡志明對越南戰爭的理解,如果放到今天的語境之下就是為什麼俄羅斯人會支持在烏克蘭發動一場戰爭?
很多人可能以為了解俄羅斯人,因此就願意從兩場戰爭的對比中找出一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因為烏克蘭戰爭讓許多人懷疑這是否是俄羅斯的另一場「越南戰爭」。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正在重複西方列強在印度支那和美國人在越南戰爭中所犯下的錯誤。
第一個在於俄羅斯決定發動烏克蘭戰爭時的誤讀。
美國和法國等國當年在越南的失敗,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小看了越南。他們以為越南人軟弱,越南的統治階級貪圖享樂,很容易征服。但是沒看到胡志明的堅韌精神和對民族的凝聚力。所以才敢於冒險。
這就如同俄羅斯認定烏克蘭人是一盤散沙、澤連斯基不過是花花公子一樣的電影演員,卻沒有深刻理解戰爭中這一切都會和平時不一樣。
最終俄羅斯不得不為這種誤讀付出了幾萬人生命的代價。
第二個錯誤在於和美國人一樣,都缺乏對戰爭深度和廣度的認知。
美國人一直以為從人力物力和武器上短時間就可以獲得勝利。但在1968年的冬天遭遇了越南的新春攻勢。
這讓美國人突然意識到敵人的足智多謀和決心,從而質疑美國戰爭管理的效率低下。而這正是烏克蘭最近幾周在俄羅斯人控制的土地上進行大規模反攻所達到的效果。
俄羅斯開始重新認識俄烏戰爭的廣度和深度,大規模徵兵動員就是一個例子。
也就是說,為了應對烏克蘭人反攻的有效性,俄羅斯目前正在重複當年的美國對北越戰鬥精神的回應,當時的美國約翰遜政府在2年多的時間裡,就把投入越戰的美軍人數從18萬增加到50萬。但依然沒法扭轉敗局。
第三個錯誤就是以為本國民眾承受力很強。
美國在越戰期間遭遇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反戰運動。這和前線戰鬥不濟相互疊加,最終導致了美軍的失敗和撤軍。
俄羅斯是不是也一樣?雖然在當局的嚴密掌控下,反戰運動不可能如越戰時期一樣的普遍和公開舉行,但從短短10來天時間,數十萬俄羅斯人或者說精英人士逃離該國,就能看出民眾對戰爭的風險還是有著清醒認識的。
人民對打仗沒有熱情,以至於讓俄烏戰爭成了繼續在火焰中沐浴的政黨人士和將死於火焰中的無法離開的窮人的「生意」。
【所有作品已受版權保護,嚴禁抄襲、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