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食惡果?瘋狂印鈔下,美元霸權即將終結?

當非洲南部的辛巴威,還在為人均6毛錢的GDP痛苦掙扎時,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已經將印鈔機器轟得震天響,沉浸在「印鈔自由」的快樂中。

說「印鈔自由」並不是誇大,自2008年以來,美國就打開了瘋狂印鈔的口子,一輪接著一輪的QE,讓美國嘗到了「利滾利」的甜頭。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發,美國的印鈔速度更是像脫了韁的野馬,滔天的美元流入了市場,僅這一年,美聯儲印鈔規模已經達到3.21萬億美元,資產負債總額已高達7.34萬億美元,如此瘋狂的印鈔舉動,正常來說,將引起通貨膨脹,甚至是經濟崩盤。

但,令人驚奇的是,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在美國身上,沒有嚴重的通貨膨脹,美元也沒有走向崩盤。

不論是2008年的那場金融危機,還是2020年的疫情刺激,兩輪瘋狂印鈔的舉動下,通脹率卻始終處於溫和範圍內,甚至即使在疫情衝擊下,美國的經濟萎縮幅度也比德、日、印等國家還要好上不少。

這場讓美國玩得樂此不疲的鈔票遊戲,不僅達到了「錢生錢」的目的,還成功地規避了副作用 轉嫁了經濟危機,對比歷史上那些因通貨膨脹而經濟崩壞,最後聲名狼藉的國家,美國卻彷彿帶上了「男主光環」。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同樣都是印鈔,別人就是滿盤皆輸,而美國卻能全身而退,甚至坐享漁利?

連無限印鈔、債務違約都打擊不了美元信用,美元霸權真的無解嗎?

全球買單 去膨脹的如意算盤

美國印了這麼多錢,為什麼沒有通貨膨脹?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流向,大家都知道,往池子里蓄水時,如果進水口在猛勁灌水,卻沒有溢出來,那肯定是存在著一個大排量的出水口,所以,具體到美元的話,這些被瘋狂印出來的鈔票,都流去了哪裡?

實際上,超發的美元,大部分流向了各種金融資產,用於紙質資產的積累和追逐,而只有一小部分流向了實體經濟,以及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的購買,這一小部分,並不足以激起什麼浪花,所以很多人也並沒有覺得,國家出現了惡性的通貨膨脹。

金融系統就像一塊蓬鬆的海綿,在吸納貨幣方面擔任著重要角色,在各種金融資產中,銀行、房地產、股票等行業,無疑是妥妥的「用錢大戶」,這一點,從美股不斷飆升的收益率里,也能窺見一二。

大量美元的流入,為銀行體系注入了活水,再通過信貸的不斷收縮,使得流通中的美元大大減少,這樣一來,多餘的鈔票就被很好地消化掉了。另外,還有很大部分美元流向了海外,長久以來,美元在國際上逐漸建立了「霸權地位」,而當一旦有危機襲來,全球對美元的需求不降反升。

其「避風港」的作用,也讓美元成為特殊時期的搶手貨,其次,美國敢無限印鈔,必然也考慮到國內的需求情況,縱觀美國當前的社會現狀,實體經濟不景氣,失業率直線上升,與之而來的就是總需求的下降。

賺錢的路子少了,錢自然是揣在兜里捨不得花,這樣一來,即使美元超印,可流通在市場上的貨幣卻沒有增多,想通脹起來都難,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所有國家都被緊緊地綁在一起,而美國自然是深諳這一關係,所以自然有恃無恐。

將通脹的危機轉嫁到全世界,而自己則安枕無憂,打得一手移花接木的好算盤。

前面說到了美國一路飆升的失業率,受疫情衝擊,此次美國失業人數突破50萬,破了近二十年來的峰值,這一現象的出現,要歸咎於失業救濟金的提升。

要知道,正常來說,一個普通打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差不多是3200美元,而一個失業的打工人,每周能領到的救濟金卻有1050美元,換算下來就是只要你進行了失業申報,一個月就能拿到約28000人民幣,這失業的反而比上班「賺」得多。

有這樣的便宜占,誰還想去為別人打工,看到這裡,如果你產生了「美國完了」這種想法,那可就是太天真了。

因為美國瘋狂印鈔,就是為了將禍水東引,即使美國人在家干躺著當鹹魚,也能領到高額失業金,短期內,並不會對本國經濟造成什麼大影響,可全球人民就慘了,要替美國人的失業金買單。

美元霸權 難以撼動的話語主權

讓美國敢無限制印鈔的底氣,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美元的霸權地位,實際上,美元從普通貨幣到確立「統治地位」,得益於與黃金和石油的關係。

先來說黃金,我們常聽到有人喊美元為美金,這美金中的「金」就是指的黃金,美元與黃金的淵源要追溯到一戰時期,那時候,歐洲各國忙著在戰爭中掠奪資源,而無心於黃金標準的制定

趁著「老虎」不在家,美聯儲就成功地撿了個漏,並且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平日里,這位毫不起眼的小老弟卻抱了一顆上位的心,順勢打破了黃金標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野心也完全暴露,建立了以美元為基礎的金本位貨幣體系,也就是有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根據該體系,35美元可以兌換1盎司黃金,這個標準也成為了固定比例,美聯儲則向各國政府提供美元兌換黃金的服務,在這一規則下,黃金的儲備量,也彰顯了一個國家的絕對實力,美元信用也在此階段成功打下基礎。

據統計,美國在二戰後巔峰時期的黃金儲備量,高達246億美元,約為整個西方世界總儲備量的73.4%,如此高儲備的黃金數量讓美國佔盡了便宜,一張普通的美元從此成為流轉全球的硬通貨。

不過,黃金並不跟紙鈔一樣,想要多少就能印多少,黃金的不可再生性,也讓原本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出現了裂痕。時間來到六十年代,大量黃金被歐洲各國兌走,再加上越來越多的美元印出來,實際購買力逐漸貶值,美國的外貿赤字也日益變大。

頭疼的特里芬難題擺在了美聯儲面前,黃金儲備量的極速下降,使原本的美元黃金兌換比例也岌岌可危,終於在1971年,已是強弩之末的美國,不得不宣布對外停止兌換黃金,美元與黃金正式脫鉤鬆綁,至此,布雷頓森林體系也隨之瓦解。

美國的國家信用狠狠落地,摔得粉碎,美元危機就此引發,復盤這一階段,我們不難發現,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為今後的美元霸權鋪好了路,讓美元成為了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者,但這一體系也存在著缺陷,美元與黃金的綁定也意味著,美國不能無限制的濫印鈔票,每多印35美元就要搭上1盎司黃金。

在該體系瓦解後,聰明的美國並沒有放棄尋找黃金的替代品,來確保美元的主導地位,很快 「黑色的金子」石油成為了美元新的支點。

石油有多重要?

1973年,中東戰爭爆發,石油的價格坐上了火箭,直線飆升,而石油是現代工業的命脈,油價的大幅上漲,導致全世界出現了能源危機,美、日、英、法、德等工業化國家,陷入了無米下炊的困境。

1973年至1975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也就此引發,你可以拒絕美元,但絕對拒絕不了石油,美國正是看中了石油的戰略性地位,於是盯上了在OPEC組織中,具有領導地位的沙特,與之簽訂了一系列「不可動搖的協議」。

美國可為沙特提供安全庇護,而沙特則要保證美元是石油交易的結算貨幣,沙特點頭,也帶領了其他一眾成員國的簽字,從此美國找到了比黃金更好的錨定物,只要石油與美元不脫鉤,那世界各國就無法擺脫美元。

除非,誰能狠下心來不用石油,或者完成徹底的能源革命,而目前來看,以上兩種情況都很難,美元藉助石油貿易流向全球,「石油美元體系」正式登上歷史舞台,這一體系也真正讓美元確立了霸權地位。

國債托底 瘋狂印鈔的強硬底氣

美國與沙特簽訂的協議里,其實還有一條重要的內容,就是沙特需要把賺取的美元,再投資到美國國債中,這樣美國發出去的美元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自己手中,形成了美元體系的循環。

同理,美國向全球輸出的美元,最後都以國債的形式迴流,超發的貨幣大部分也迴流到國債里,對現實的物價產生不了太大影響,美國也正式利用了這種美元循環體系,來保持著美元的穩定,鞏固美元霸權。

從另一層面來講,美聯儲玩的這種資本遊戲,也可以被稱為是薅全球羊毛的詭計,作為美元控制的閥門,美聯儲是如何操縱美元的流轉?

關鍵在於加息和降息,在貨幣自由兌換的情況下,當美聯儲降息時,就是美國對外輸出貨幣的好時機,本著趨利原則,美國利息低了,那部分美元必然會出走本國,跑到利息高的國家和地區。

這時候,美聯儲就會打開閥門,加印鈔票,輸出更多的美元,以在別的市場獲取高額的收益,而隨著大量美元流出,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自然而然得到了稀釋,危機就此被轉嫁走了。

當美聯儲升息時,那些曾經被輸出的資金,又成功地被高利息吸引回來,用這樣一個降息加息的過程,就完成了美元的外放與迴流。且在這個過程中,只有美國是得益者,那些在美元循環體系中充當客串角色的國家,最後都淪為了炮灰。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降息時,美元跑到別的國家大買特買,將該國的物價、股市推上高位,然後美元升息迴流回美國,該國的物價、股市卻迅速跌落,引發經濟問題,美國順利從這一過程中薅到羊毛,還藉機控制了通脹,維繫了美元幣值的穩定。

看到這裡,我們就不難理解,美國瘋狂印鈔的意圖,以及背後的險惡用心,在這個體系下,只要循環沒被打破,美元印得再多,其信用也依然可以維持,也正是有國債來托底,美國才有濫印美元的底氣。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美聯儲有囂張的資本,但也懂得剋制,明白政府信用不能過度透支。事實上,自美聯儲1913年成立,到2013之間的一百年里,共計發行貨幣約為10萬億美元,但樂觀的話也不能說得太早。

因為早在2008年,奧巴馬為應對經濟危機,美聯儲實施了四輪量化寬鬆政策,2020年,在疫情的暴擊下,美聯儲又向市場放水超3萬億美元,拜登剛上台時,又計劃推出一項涉及1.9萬億美元的美國救援計劃。

再嚴密的體系,也有百密一疏綳不住的時候,而美國這「無限印鈔」的模式,還能持續多久,也未可知。

把眼光放長遠,或許放到現在來說,美元所面臨的的風險,並不至於讓其崩盤,但其「後遺症」的影響有多大,誰也不知道!

近年來,國際上「去美元化」的呼聲越發高漲,歐洲各國聯合成立INSTEX(支持貿易往來工具),金磚國家正在打造「金磚支付」體系,中國不斷擴大與各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的範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正在試圖從美元霸權的威壓中掙脫出來。

截止2020年底,已有53個國家選擇去美元,29個國家拋售近萬億美債,一場史無前例的去美元化浪潮正在形成。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美聯儲仍放任著「放水印錢」,那麼美債市場將急劇縮水,喪失流動性。

到那時,美國還想利用美元霸權來割韭菜的話,那真的要看看世界各國買不買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