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二維碼取衛生紙事件感想:每天我們浪費多少時間在二維碼上

自二維碼發明以來,它的應用在中華大地上遍地開花,買衣服結賬掃二維碼,吃飯點菜掃二維碼,騎單車解鎖掃二維碼,毫不誇張地說二維碼已經覆蓋了我們的衣食住行,這不最近北京西站候車廳又推出了掃碼取衛生紙服務。

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二維碼嗎?二維碼由於本身的信息傳播屬性,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與傳統的生活方式相比二維碼就沒有一丟丟不足嗎?我認為不盡然。

就拿這廁所掃碼取衛生紙的的服務在我看來就是:脫掉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姑且不說一部分老年人不會用手機的二維碼功能,另外還有一部分人手機可能沒電(這個情況不可否認是存在的,不然共享充電寶的理念就不會圈那麼多投資人的錢)最後大部分人去廁所上大號,是被逼無奈,這會在上廁所之前你要他掃一個二維碼?碰上個性子急。脾氣爆的的能給你把機器砸了,信不信?

另外一部分商店雖然號稱支持現金支付,但是買個煎餅果子還得掃二維碼預約,然後支付。注意是掃碼下單預約,支付方式可以是現金。這無形當中就把現金支付擋在門外。

近些年,隨著智能機的普及,大家對手機、對二維碼的依賴也越發嚴重,其實有時候想想,買一瓶一塊錢的水。一個是掏出一塊錢給老闆然後拿水走人,另外一種是掃二維碼,輸入密碼,給老闆確認,搖一個謝謝惠顧的獎勵,最後拿水走人。大家開動腦筋好好想想,哪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