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鐵桶防禦」的克里米亞大橋被炸,或許是有人栽贓陷害烏克蘭

4月21日,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達尼洛夫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俄羅斯通過克里米亞大橋的路線增援物資和裝備,一旦出現這樣的機會,烏克蘭一定會攻擊克里米亞大橋。

六個月後,克里米亞大橋真的爆炸了……

10月8號,歐洲的黑海亞速海刻赤海峽上方發出一聲巨響。不久,全世界的新聞都在報道克里米亞大橋被炸的消息。

克里米亞大橋是歐洲最長的大橋,為了打造這座大橋,俄羅斯花費了大量的財力和精力,它連接俄羅斯南部的克拉斯諾達爾和克里米亞刻赤市,作為俄羅斯在「俄烏」對抗中的焦點,俄羅斯的前方戰備補給基本上依靠這座大橋得以實現。

正是因為克里米亞大橋對俄方有如此重要的意義,所以在俄方眼中大橋被視為戰略「生命線」。

配備全球頂級防禦系統

一方面承擔著重要交通運輸職能,另一方面因它有著特殊的戰略需要,因此克里米亞大橋所享受的防禦呵護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大橋都不能比擬的。

從大橋建設開始,俄方在大橋防禦上堪稱下了「血本」。

首先它被俄方列為第一類戰略目標,配備了俄軍頂級的防禦系統,時刻由S-400防空導彈保護,據說這種防空導彈能夠精準打擊美國第五代F-35戰鬥機。

另外,在大橋的下方附近有船舶隨時待命守護,船上安裝著雷達信號增強裝置,防止有導彈從空中打擊大橋,只要有導彈靠近,雷達會釋放信號吸引導彈。

即使有導彈和制導雷達監護,俄方仍然不放心,還要在橋上安裝大量的發煙器和電子干擾車。

萬一進入緊急戰備狀態,所有的發煙器會同時起作用,讓煙霧把大橋籠罩起來。在大橋的水底下,也進行了周密的布防,各種探測器自然不用多說。橋上每一輛通行的車輛,都要經過「安監」掃描。

可以說俄方給克里米亞大橋上了一份「陸海空」保險。在這種立體防禦體系下,大橋簡直是一座無懈可擊的鐵桶。

即便俄方布置如此周密,克里米亞大橋還是出事了,被一輛載有炸彈的卡車給「破防」了。

事出意外,但意料之中

克里米亞大橋應該是全世界身世最為複雜的大橋沒有之一,圍繞它的發生了太多歷史故事。

由於位於刻赤海峽正上方,地處克里米亞刻赤半島與俄羅斯塔曼半島,它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太平過,先後遭遇希臘人、蒙古人斯拉夫人光顧。到近代二戰時,德國人也曾打過它的主意。

蘇德戰爭期間,德國計劃從高加索地區下手,對蘇軍實行閃電打擊,曾計劃在此建設大橋。

經過一幫德國專家的勘察論證,發現此地位於地震帶上,地震時有發生,想建設一座跨海大橋的成本和難度係數太大,修了一些基礎設施後,放棄修建克里米亞大橋的想法。最終在海峽兩端搭建了一座臨時索道用於運輸戰爭物資。

德國戰敗後,蘇聯接管刻赤海峽,並且意識到修建跨海大橋的戰略意義,從而在德國原來規劃基礎上於1944年開始動工修建刻赤鐵路大橋。蘇聯的基建水平並不發達,這座長度為4.5公里的鐵路大橋,用了不到半年被大水沖毀了。

從此,刻赤半島與塔曼半島只能依靠輪渡實現互通往來。

直到2014年烏克蘭國內出現問題,經過公投表決,克里米亞回到俄羅斯。普京為了穩定克里米亞地區的形勢,正式動員俄羅斯修建克里米亞大橋,並在2018年完工實現通車。

古代史就不說了,克里米亞大橋幾乎經歷了東歐近現代一切的滄桑變化,每一次關於東歐的歷史事件都能夠看到它的身影,這也給它深深地烙上一層國際政治的底色。

地處一片是非之地,出了這種事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大橋被炸至少會有三大影響

這次克里米亞大橋被炸一事,到目前沒有一個組織站出來承認對此事負責。只是俄羅斯單方面聲稱或許是烏克蘭策劃的一場恐怖襲擊。

估計此事也不會有組織敢站出來承認,因為這將是自冷戰以來,對俄羅斯最大的一次挑戰。大橋被炸正在調查,但它所帶來的三個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一是有人在向普京宣戰。克里米亞大橋是普京的傑作,從計劃建設到建成通車,普京在克里米亞大橋身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在正式通車的儀式上,普京曾兩次親自試駕。結果,此次大橋被炸發生在10月8日,而普京的生日是10月7日。把這一切連起來看,炸橋的組織實施者無疑是在表達著對普京的不滿,甚至是向普京發起挑戰。

二是克里米亞的「生命線」或許出現短暫的被動。前邊說了,俄方修建克里米亞大橋的目的是進一步掌握克里米亞地區。要想穩穩地拿捏住這塊土地,就必須保證各種軍方和民用物資能夠供應正常。現在大橋被炸了,尚不清楚大橋的損毀程度,但勢必會影響到俄羅斯原有的布局戰略。

三是或許會加劇俄烏的「仇恨」。克里米亞大橋被炸一事,剛好發生在俄烏衝突最為激烈的時候,換做誰都會把第一嫌疑人鎖定為烏克蘭。雖然俄羅斯很氣憤地表示是烏克蘭策劃的一切,但烏克蘭始終沒有承認。

更巧合的是,在數月前,烏軍曾經跟俄軍吵嘴架,嚷嚷著說「你等著,只有條件成熟,我們就把這座橋給炸了」。俄軍則回擊說「只要你敢動這座橋,當心我們用核武器滅了你」。

結果,橋真的炸了。烏克蘭是百嘴莫辯,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在俄羅斯人眼裡,你烏克蘭當時放出狠話說,要炸了克里米亞大橋,如今橋炸了不賴你還能賴誰。

實際上,以烏克蘭的實力真沒有攻破俄羅斯層層防禦完成炸橋的技術。或許,有人栽贓陷害烏克蘭,故意挑起俄烏局面進一步惡化也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