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便宜的電動汽車之爭:澳大利亞上演的中國德比—比亞迪VS上汽MG

優點

  • Atto 3:卓越的價值,有趣的內飾,純電平台
  • ZS EV:品牌優勢,保有量大,提車時間短

缺點

  • Atto 3:未經證實的品牌、較長的等待時間、保修不確定性
  • ZS EV:操控乏味,內飾平庸,功能不豐富

新能源汽車革命變得越來越容易,也越來越便宜。澳大利亞電動汽車的入門價格現在是 45,000 澳元,由於有趣的且非常便宜的byd Atto 3電動 SUV(比亞迪元plus)的加入,澳洲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正在加劇。

比亞迪BYD(Build Your Dreams 的縮寫)——是眾多即將上市的中國汽車品牌之一,它剛剛抵達澳大利亞。Atto 3 是一款基於專用電動汽車架構打造的小型 SUV,是第一款在澳大利亞全面銷售的比亞迪車型。

比亞迪Atto 3 試圖從同樣是中國製造的MG ZS EV那裡竊取市場份額,名爵 ZS EV自2020年底以來一直在澳大利亞銷售。不過最近名爵更新了報價,它仍然是澳大利亞最便宜的電動汽車——但這是在降價2000美元之後,低於其新對手比亞迪atto3的44,381澳元(不含公路成本)。

這兩款高科技小型 SUV 價格相差不遠,但它們遠遠不一樣。

名爵zs ev和比亞迪atto3

定價和功能

BYD Atto 3 Extended Range不含上路費用為 47,381 澳元。它使用一個 60.4kWh 的電池組為帶有前輪驅動的前置電機供電。

標準續航里程 Atto 3 配備 49.9kWh 電池,不含上路費用前為 44,381 澳元。

MG ZS EV Excite 還使用前置電機為前輪提供動力,並配備 50.3kWh 電池。它的成本為 44,990 澳元。

比亞迪 Atto 3 與 MG ZS EV:基礎參數


比亞迪 Atto 3 ER

名爵 ZS EV Excite

電池:

60.48千瓦時

50.3千瓦時

電機:

永磁同步

永磁同步

功率:

150kW

130kW

扭矩:

310牛米

280牛米

長/寬/高:

4455/1875/1615mm

4323/1809/1625mm

軸距:

2720mm

2585mm

重量:

1750公斤

1570公斤

續航:

420公里(WLTP,聲稱)

320公里(WLTP,聲稱)

最大交流充電率:

7kW(從 0-100% 充電約 8.5 小時)

11kW(約 5 小時 0-100% 充電)

最大直流充電率:

80kW(約 45 分鐘至 100% 充電)

50kW(10-80% 充電 54 分鐘)

雖然我們的Atto 3測試缺少Apple CarPlay或Android Auto,但它們都提供了一長列標準設備,沒有明顯的遺漏。比亞迪表示智能手機鏡像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當然MG ZS EV提供了這兩者。

但除此之外,比亞迪Atto 3在價格上提供了更多的標準設備,在紙面上也更划算。

比亞迪提供了其他名爵沒有的設備,包括人造革內飾(MG的布料);前座電動調節;電動開啟/關閉後擋板;大天窗;盲點監控和半自動巡航控制。比亞迪是18英寸的輪轂,而MG的是17英寸。

兩款車都配備了四個停車攝像頭,但比亞迪在中央屏幕上的顯示解析度要高得多。

它們也都塞滿了安全設備,但比亞迪有7個安全氣囊,MG有6個。MG在2019年獲得了ANCAP五星評級,但比亞迪尚未進行碰撞測試。

比亞迪更進一步,推出了內置行車記錄儀。這兩款車都支持V2L,這意味著使用附帶的適配器,你可以使用240V的電器,非常酷。

Atto 3僅有紅、藍、灰、白四種顏色可供選擇。白色是標配,但藍色、紅色或灰色要加收700澳元。你只能在高配款上得到紅色。而且只有一種內飾可用,那是一種略顯大膽/俗艷的藍灰(可能不符合每個人的口味)。

MG ZS標準色是白色或黑色。花上700澳元,你可以買到藍色、紅色或銀色金屬色。

比亞迪配備了8個揚聲器,而MG只有4個,無論從紙面上還是實際表現上,它都擁有更好的音響系統。

舒適和空間

這兩款車都提供了充足的空間,但進入車內後,比亞迪感覺更寬敞,這要歸功於更大的尺寸和 135 毫米長的軸距。

Atto 3 的內部更加通風,光線更加充足,部分原因在於其大型(標準)天窗。

雖然它的外觀造型有些傳統,但風格古怪的內飾不同於市場上的任何其他汽車,是名副其實的概念款沙發。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央12.8英寸的信息娛樂顯示屏,可以在縱向和橫向模式之間電動切換。

方向盤後面有一個5.0英寸的小型數字儀錶顯示器,讓我們想起了摩托車;還有非常不同尋常的內部門把手,為了幫助將物品保留在較低的門箱中,拉緊的鬆緊帶可以像吉他一樣彈奏。它們也在後門上,但對於有小孩的車主來說,有個好消息:通過一些基本工具,它們似乎可以很容易地移除。

雖然比亞迪的內部充滿了新奇,但一切都很正常。比亞迪的座艙用類似皮革的材料製作得很好,總體來說是一個坐起來很舒服的地方。

相比之下,MG的內飾更小,感覺更傳統,更容易快速熟悉。這款車給人的感覺也比比亞迪更窄、更高。

許多人會喜歡只要插進手機,蘋果CarPlay或安卓Auto就能在10.1英寸的中央觸摸屏上彈出漂亮清晰的大屏幕。MG還因其寬大的門箱而獲得額外加分,可以輕鬆容納1.5升的瓶子。

MG ZS EV 後排座椅

名爵其他地方的內飾都很不錯——感覺像是模仿大眾高爾夫(Volkswagen Golf)的內飾——但不如比亞迪。此外與比亞迪相比,這款車缺乏方向盤伸直調節功能,讓人更難獲得舒適的駕駛體驗。

另外,在擁擠的車流中,副駕駛座的後部有一個很大的盲點,這會影響人們在換道時的信心——而且,與比亞迪不同的是,我們的MG測試車沒有盲點監控。

兩款觸屏信息娛樂系統都反應靈敏,使用方便。這兩款車都將一些空調控制放在觸摸屏上的菜單中,這有點煩人。

比亞迪 Atto 3 後排座椅

比亞迪對后座乘客友好得多。MG為成年后座乘客提供了充足的膝蓋和腳部空間,但比亞迪在這方面更進一步。MG後排座位上的乘客有兩個中央AC通風口以及USB-A和USB-C插座,但與比亞迪不同的是,MG沒有配有杯座和後閱讀燈的中央扶手。

在比亞迪的前座後面也有地圖口袋(MG沒有)。比亞迪的后座感覺更寬敞,這要歸功於巨大的天窗和完全平坦的地板,MG的地板上有一個小小的變速箱隧道。總體而言,比亞迪的後排座椅要好一些。。

在這兩款電動車中,MG 的後備箱更好。數據上比亞迪更大為 440 升,而 MG 為 359 升。

實際上MG 的後備箱地板稍低,可以更輕鬆地容納更多裝備。

這兩輛車都沒有在發動機罩下提供前行李箱。兩者都有「粘液罐」穿刺修理包,而不是節省空間或全尺寸備用輪胎。

MG 和 BYD 都在後排外側座椅上安裝了 ISOFIX 兒童座椅錨固件。

在路上的表現

在幾乎所有情況下,比亞迪 Atto 3 的駕駛性能都比名爵 ZS EV 好得多。

乘坐質量更舒適,更安靜,在更高的速度下感覺更穩定。

按下安裝在儀錶板上的「開」按鈕,兩輛車都安靜地啟動,或者伴隨著可聽見的砰砰聲或鐘聲,在選擇「D」後平穩而安靜地離開,就像我們喜歡電動汽車一樣。

這兩款車都非常容易駕駛,轉向輕巧——但 MG 的轉彎圈更窄,可以進行三點轉彎,而且停車場的閑逛更輕鬆。

兩輛車的控制都令人愉悅,但比亞迪感覺更好,設計更好,更現代。

在加速和再生過程中,MG 的電動機發出的機械噪音略多一些,與比亞迪相比,您可以聽到更多的懸架聲音。

在25 公里/小時的速度下,它使用了一個外置揚聲器,以一種巨大的嗡嗡聲警告行人,測試人員發現這有點奇怪,就像同時按錯了鋼琴上所有的鍵。你會習慣它,但它無法關閉。

這兩款車由於電動馬達的瞬時扭矩,它們能提供近乎無聲的快速加速。

憑藉 150kW/310Nm 的電機和 1750kg 的整備質量,比亞迪的功率重量比為 86kW/噸,而名爵為 83kW/噸。ZS 的 130kW/280Nm 電機只需移動 1570kg - 對於電動汽車來說相當輕。

比亞迪 Atto 3 可以在 7.3 秒內完成 0-100 公里/小時,而 MG 為 8.6 秒。

MG ZS 使用更好的標準Michelin Primacy 3ST 輪胎,採用 215/55 R17 格式,但由於其更簡單的扭力梁後懸架設置與比亞迪更現代的獨立布置相比,它更遠離任何運動外觀。MG的懸架也感覺不那麼先進,有一些顛簸的傾向。

令人驚訝的是,這兩款車都沒有提供許多電動車車主所追求的「單踏板」駕駛感覺(制動恢復可以如此強大,您只需鬆開油門即可減速)。

雖然 MG 具有雷達巡航控制系統,但 BYD 提供了下一代半自動巡航系統,它可以在沒有手放在方向盤上的情況下短時間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比亞迪比名爵 ZS 具有續航里程優勢,但充電時間更長。兩輛車都使用通用的 Type 2/CCS2 充電埠。

比亞迪 50kWh 基礎 Atto 3 的續航里程為 345 公里,60kWh 的加長版續航里程為 420 公里,價格要高出 3000 美元。比亞迪的最大家用交流充電率為7kW,8.5小時充滿電。

對於配備較小電池的 ZS EV,MG 聲稱其續航里程為 320 公里,並且由於家庭交流充電率高達 11kW 的更高,當連接到正確的設備時,可以在短短五個小時內從零充電到 100% .

一些瑕疵。MG 和 BYD 的製造質量看起來不錯,儘管去看看,你會發現看起來像「手工製作」的東西,比如 MG 中央堆棧中不均勻的一排 HVAC 按鈕;或者比亞迪分體式後排座椅靠墊上的一些裝飾物如何排列不整齊。

MG 的電池和車輛均享有 7 年和無限公里的更好保修。

比亞迪的保修目前是一些爭議的主題。最初宣布為 7 年和無限公里,它被修改為汽車的 6 年或 150,000 公里和電池的 8 年或 160,000 公里。

情況變得更糟:在細則中,比亞迪有爭議地保證某些項目的期限較短——例如,充電電纜僅保修一年,信息娛樂系統保修三年或 60,000 公里。由於保修政策的變化,一些准車主取消了他們的訂單。

在維修成本方面,名爵也勝過比亞迪。前六年每次服務的費用為 268 澳元,間隔為兩年/24,000 公里。

對於擁有權的前五年,比亞迪提供的年度服務上限價格為每次 189 澳元,前提是在此期間車輛行駛不超過 60,000 公里。

否則,服務間隔為每 12 個月或 20,000 公里,Atto 3 的服務費用為 2390 澳元,服務時間超過 8 年。在同一時期,以今天的價格維修 ZS EV 將花費 1611 澳元。

結論

在駕駛和標準裝備方面,比亞迪 Atto 3 優於 MG ZS EV。它感覺更新了一代,駕駛起來更好,而且它顯然是從頭開始設計成電動汽車的(純電平台)。

MG有一種討人喜歡的簡潔性,但與比亞迪相比,它感覺就像一輛翻新了電池和電機,並配有一些內部數字顯示器的老爺車油改電

對於一些人來說,比亞迪不同尋常的內飾可能會讓他們望而卻步,因為他們更喜歡MG傳統而熟悉的內飾。但大多數人至少會習慣byd的怪異,然後發現自己駕駛的是一輛性能驚人的電動汽車。

另一個破壞交易的因素可能是等待。截至2022年9月,等待一輛比亞迪Atto 3的時間是5到6個月,而如果你對顏色有靈活的選擇,並樂於打電話給經銷商尋找庫存車輛,你可以在幾周(如果不是幾天的話)內擁有一輛名爵ZS EV——成為電動汽車革命的一部分。

比亞迪 Atto 3 vs MG ZS EV 規格


比亞迪 Atto 3 增程版

名爵 ZS EV Excite

身體:

5門5座小型SUV

5門5座小型SUV

駕駛:

前輪

前輪

電池:

60.48千瓦時

50.3千瓦時

電機:

永磁同步

永磁同步

功率:

150kW

130kW

扭矩:

310牛米

280牛米

長/寬/高:

4455/1875/1615mm

4323/1809/1625mm

軸距:

2720mm

2585mm

重量:

1750公斤

1570公斤

0-100公里/小時:

7.3 秒

8.2秒

續航:

420公里(WLTP)

320公里(WLTP)

最大交流充電率:

7kW(從 0-100% 充電約 8.5 小時)

11kW(約 5 小時 0-100% 充電)

最大直流充電率:

80kW(約 45 分鐘至 100% 充電)

50kW(10-80% 充電 54 分鐘)

插頭類型:

類型 2 / CCS 2

類型 2 / CCS 2

輪胎尺寸:

440L

359L

底盤:

麥弗遜式支柱 (f),多連桿 (r)

麥弗遜式支柱 (f),扭力梁 (r)

剎車:

通風盤 (f)、實心盤 (r)

通風盤 (f)、實心盤 (r)

輪胎:

215/55 阿特拉斯蝙蝠俠 A51

215/55 米其林 Primacy 3ST

輪胎:

18英寸合金(備用穿刺修理包)

17英寸合金(備用穿刺修理包)

價格:

47,381 澳元(不含上路費用)

44,990 澳元上路